01
發工資
這些情形不能有
收入申報容易引起稅務局重點關注,以下情形,需要企業和會計重點注意:
1.故意混淆勞務和工資申報。
2.單位員工的工資長期為0元、5000元。
3.部分規模較大或經營狀況較好的單位長期申報稅額為0元。
4.補貼不申報個稅。
5.公司年終存在向自然人股東分紅未代扣個稅現象。
6.虛增人員分攤工資。
7.存在聘用退休人員、臨時人員上班但是未申報個稅,支付外部人員勞務費雖已代扣個稅,但是沒有申報個稅現象。
8.隨意變更稅目,錯誤適用稅目。
9.年終一次性獎金只能按規定享受一次,有部分單位存在一直已發放、從來未申報的現象。
10.扣繳義務人在填報申報表時隨意添加免稅項目。
目前,絕大多數人是沒有免稅項目的,免稅項目要符合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才可以填報。
11.黨費、年金等費用填入其它項目。
黨費不是扣除項目,年金有專門的填報欄目。
12.對申報收入數據隨意加工,填報數據不實。
申報收入要求如實填報,有單位對政策理解錯誤,在申報收入時填入已扣除三險一金和基本扣除數字,造成扣除項目重復計算,導致少繳稅款。
02
申報表工資總額比對異常?
千萬別忽視
工資總額對比異常也不能說就一定存在問題,由它們引起的申報表差異是有據可依的,只要企業能提供合理解釋,就沒有問題!
首先,來看一下兩份申報表對工資總額的填報原則。
1.個人所得稅:按“收付實現制”
舉例:A公司3—5月份的工資發放及個稅申報時間如下表:
2.企業所得稅:按“權責發生制+實際”發放
注意:如果企業在匯算清繳之前,還未實際發放工資,則需要作納稅調增處理。
可以看出:由于個人所得稅的申報表是按實發數,企業所得稅申報表是按賬面計提數并實際發放數。兩者申報會有時間差,但兩張申報表之間的差異也不會太大。
如果企業出現重大差異,不管是何種情況導致的,都應當第一時間查明原因!各類申報表之間的項目比對如出現較大差異,往往是稅務檢查的重點!
03
“四大切入點+兩稅對比”
一、四大切入點
二、企業所得稅與個人所得稅數據對比
兩者稽核比對的數據來源為:
1.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工資薪金
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中《職工薪酬支出及納稅調整明細表》
2.個人所得稅的工資薪金所得
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中的全年累計收入額
04
注意了!發工資風險點,
趕緊對照自查!
1.虛列人員
2.工資發放不符合規定
3.重復扣減專項附加扣除
4.故意或非主觀計算有誤
5.隨意變更適用稅目
6.未依法代扣代繳個稅
7.多次適用年終獎計稅辦法
8.未按規定適用減免政策
來源:財務第一教室、稅務大講堂、梅松講稅、稅臺、稅務經理人、財務經理人等
覺得不錯,請關注?
其他粉絲福利
成本管理主要管理什么?
成本數據從何得知?
成本數據如何看?如何分析?
1月23日-1月24日 19:00
前東電電子財務部長
大型集團CMA內訓課特邀講師王秋艷
上海市財政局財會中心外聘專家
眾多500強企業財務咨詢顧問李品
進行成本分析
做不斷升級的高薪財務人
點擊圖片預約0元免費參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