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腳踏實地,勤學篤行
文體兼修,熱忱志愿
認真譜寫屬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從大一下學期的成績不佳
到大二學年總評的成績位于專業前列
她踐行著“自立自強”的諾言
用不懈奮斗實現“華麗轉身”
她就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24年度本科生“青春人物”
榮譽稱號獲得者
經濟與管理學院2021級本科生
劉若蘭
在圖書館的角落里
一個身影專注地沉浸
時而奮筆疾書,時而沉思冥想
畫面一轉
在志愿服務的活動現場
她忙碌的身影充滿活力
散發著溫暖人心的光芒
這正是經濟與管理學院2021級本科生
劉若蘭的大學生活寫照
她用學業和志愿服務
這兩個看似不同卻又緊密相連的主題
書寫著屬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在青春的旅途中
每個人都是自己夢想的追逐者。”
當學習的專注與志愿服務的熱情相遇
會演繹出怎樣的精彩故事呢?
01.
大學初體驗:
意外收獲與怠惰萌芽
2021年,初入大學的劉若蘭對未來的學習生活還沒有明確的規劃。
大一上學期,她按部就班地上課,雖不算特別努力,但態度認真。學期末成績揭曉,劉若蘭發現自己專業排名在第60名左右,大概位于前1/4。這個成績雖然算不上特別優異,但是卻超乎她的初步預期,“好像大概學學就可以了啊,成績排名也不會特別差”,她不禁有些沾沾自喜。
然而,大一下學期,劉若蘭的學習狀態卻急轉直下。沒了動力和目標,課程雖未缺席,知識卻未入腦,圖書館和自習室也鮮少踏足。期末考試讓她嘗到了苦果:幾門核心課程低分“飄過”,成績排名大幅下滑。這對她產生了很大的打擊,“我知道自己本可以做得更好”,劉若蘭說道。
經過一番掙扎與思考,她決定改變自己,告別渾渾噩噩,不再讓大學生活如此消沉。
02.
從低谷覺醒到努力蛻變
開啟奮進之路
劉若蘭深知“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大二學年伊始,她確立了課程與競賽兩手抓的目標。
在課業方面,她認真分析成績下降原因,對比自己與同學的差距。課堂上,她認真聽講、做好筆記;課后,她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及時去圖書館復習。對于難度較大的數學類課程,她更是全力以赴,課堂認真做筆記,課下不懂就問,通過畫思維導圖等方式總結梳理知識點。“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復雜概念和棘手難題,每當這時,我都會穩住自己的心態——這是正常的現象嘛,不要著急,慢慢來。”必要時,劉若蘭經常向身邊的同學和朋友請教,得到解答后仔細琢磨、整理思路,并尋找類似的題目進行鞏固練習。
也是從這會兒,她開始參加財經類、創新類、數學類、英語類等各類競賽,積累經驗、收獲成績。對她而言,參與競賽是為了“賺”經歷、“得”能力。這些競賽經歷拓寬了她的眼界,讓她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提高了她的綜合素質,增強了團隊協作和抗壓能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23年的學年綜合測評中,她的成績大幅提升,位居專業前列,這給了她極大的鼓舞和肯定。
03.
知行合一
踐行責任擔當
大三起,劉若蘭繼續保持端正的學習態度,并開始擔任班級團支書。她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團支部工作中,密切聯系青年,更加積極地帶頭投身志愿服務,迎新、雙選會、大型賽事中都有劉若蘭志愿服務的身影。
大四上學期,劉若蘭參與了“敬老長壽面,情暖重陽節”志愿服務活動,和志愿者們共同為社區的老人們制作長壽面,為他們送去溫暖和祝福。從場地布置到節目表演,再到長壽面的制作,每一個環節都洋溢著歡聲笑語。當大多數老人已經品嘗完長壽面時,一位老人蹣跚著站了起來,舉起了手機,開始圍繞著活動現場一邊踱步一邊錄制視頻。她先是和鄰居們打了招呼,隨后又向志愿者們真誠地表達了感激,話語間,老人的眼眶中竟漸漸盈滿了淚水。
這一幕深深地觸動了劉若蘭的內心,讓她更加強烈地體會到了志愿服務背后的意義與價值。“每一次志愿服務,既鍛煉了自己,又幫助了他人,既深化了我對社會責任的認識,也堅定了我未來積極參與公益事業的決心,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更多人帶去溫暖。”劉若蘭說道。作為青年學生干部的她,正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成長。
劉若蘭(上圖2排右6,下圖3排右5)參加第七屆“瑞金之星”大學生合唱節
04.
從感悟成長到堅定前行
吸引力法則指引未來
回顧大學幾年的學習狀態和心路歷程,劉若蘭有了一些感悟。
一是保持良好心態,勝不驕敗不餒。參加競賽時,劉若蘭也曾因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卻未取得成績而情緒崩潰,但她明白,有情緒正常,沒有成績也是正常,不能被情緒打敗,要收拾好心情再出發。二是吸引力法則——相信自己、勇敢邁出每一步并持之以恒,正面回饋就在前方。三是敢想敢做,勇于走出舒適圈。面對不擅長的領域,不要有畏難情緒,大膽嘗試,經歷失敗后復盤,或許事情并沒有那么難。
“落木無邊江不盡,此身此日更須忙”。與其消磨時間后嘆息,不如早日奮斗。劉若蘭相信,今日的努力必將成就明日更絢爛的風景。
劉若蘭說:“青春就像一場冒險,有挑戰也有驚喜,希望我能始終保持奮進的姿態去面對它。”在拼搏中前進的她,已經找到了更好的自己。
未來的路還很長,但只要心中有目標、腳下有行動,她堅信,自己一定能走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2024年,學校修訂出臺《本科生青春人物評選工作實施細則》,著重挖掘一批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甘于奉獻、長期堅持的身邊人物,激發更多學生的自我內生驅動力。在評選方面,結合實際設置管理服務、樂于助人、宣講宣傳、多面發展、自立自強、民族團結等六大評選方面,并制定評選標準,如在自立自強方面,面對學業成績等與其他同學有較大差距,不甘消沉,通過不懈努力,取得明顯改觀并能長期穩定處在改觀狀態。對于學業成績進步者,要體現出一年及以上前后的對比變化。
學生記者 / 孫濟源 魏燦
攝影 / 郝震焜 排版 / 白婼鑫
編輯 / 王冠玉
責編 / 王 格
出品 / 黨委宣傳部〔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