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的歐洲,正經歷著又一場極端高溫的炙烤。
西班牙南部氣溫突破46攝氏度,法國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一天,奧地利、斯洛文尼亞等國相繼拉響高溫紅色預警。
然而,在這片熱浪滾滾的土地上,只有約20%的家庭配備了制冷設備。英國空調普及率僅為5%,德國更是低至3%。
當美國人享受著90%的空調普及率,中國達到60%左右時,歐洲人依然在靠開窗通風、拉百葉窗、喝涼水的方式苦熬盛夏。
歐洲對空調的“抗拒”首先源于氣候條件塑造的歷史慣性。
在德國慕尼黑生活了三十年的張女士回憶:“二十年前的夏天根本不需要空調,夜間溫度常跌破20℃。”
這種氣候特征使空調長期被視為“非必需品”。
即使在南歐國家如意大利、西班牙,夏季高溫也被認為是“短暫可忍受”的,直到2025年西班牙韋爾瓦省46℃的高溫打破6月紀錄,人們才驚覺氣候已悄然改變。
然而,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幾十年來,歐洲一直視美國對空調的依賴為過度消費的象征。
在年長一代中,普遍存在“吹冷風傷身”的觀念,這種文化認知在高溫致死的現實面前顯得格外蒼白。
除了心理上的壁壘,歐洲的建筑傳統進一步固化了“抗空調”基因。
大量建筑采用厚墻體、小窗戶、石材或磚砌結構,設計初衷是冬季保暖、夏季隔熱。
如今這些歷史遺產卻成為安裝空調的障礙。
比如英國,就有相當一部分住房是建于1900年之前的,這些老建筑根本沒有預留空調管道或外機安裝位置。
在巴黎,空調外機必須隱藏在百葉窗后,倫敦要求將外機偽裝成綠植,西班牙塞維利亞的老城區甚至直接禁止安裝外機。
審批難題讓歐洲人雪上加霜。德國市政廳對建筑外立面的嚴格管控讓居民無奈:“政府辦公樓都開空調,而我申請安裝時卻因‘影響外觀’被拒絕。”
2024年,德國申請裝家用空調被駁回的比例高達四成。
即使突破審批難關,歐洲人還要面對殘酷的經濟現實。
在德國,一臺普通1.5匹空調售價600至800歐元,而安裝費用超過1500歐元,這筆開銷相當于許多低收入者一個月的全部收入。
俄烏沖突引發的能源危機更讓情況雪上加霜。
天然氣供應減少導致電費飆升,法國普通人每月要多交三百歐電費。
倫敦地鐵去年裝空調后電費漲三倍,直接導致票價翻番。
此外,歐盟的環保規定還限制了空調使用。
西班牙空調最低只能開到27度,法國則提倡吹“暖風”,這種規定在46℃的高溫面前顯得如此無力。
就在歐洲人苦熬酷暑時,中國的空調市場正迎來“盛夏狂歡”。
蘇寧易購數據顯示,6月下旬至今全國新一級能效空調銷售同比增長82%,哈爾濱增幅高達959%,成都、青島分別增長195%和181%。
中國市場的火爆背后是政策與氣候的雙重驅動。
今年國補政策將空調補貼由1臺/人擴圍至3臺/人,直接刺激了消費需求釋放。
同時,2025年夏季中國多地氣溫突破40℃,中央氣象臺連續發布高溫預警。
中國應對高溫也更系統化。
7月初,國家疾控局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分低風險、中等風險、較高風險、高風險、極高風險5個等級。
歐洲的空調困境正演變為尖銳的社會問題。
法國極右翼領導人勒龐公開批評政府無作為,德國環境部長也承認“真正需要保護的人群反而最難獲取降溫手段”。
殘酷的現實是:有能力的中高收入群體已開始配備空調,而低收入人群仍被迫在酷暑中苦熬。
這種分化在熱浪中格外刺眼,巴黎已收容五百多名處境極其危險的人,法國官方確認兩人直接死于高溫,三百余人需緊急救助。
“過去是奢侈品,現在是剛需”,空調安裝商訂單爆滿印證了這一變化。
但空調普及進程暴露的階層分化,讓“氣候公平”議題被推向輿論中心。
歐盟預計到2050年空調數量將增至2.75億臺,是2019年的兩倍多。
中國企業的空調正在歐洲熱銷,美的為德國研發的便攜式空調已售出10萬臺,海爾在歐洲銷售額增長30%。
但歐洲的空調困境揭示了一個更深層的問題:當氣候危機襲來,那些在厚實的歷史建筑中尋求庇護的人們,卻發現自己被困在了一個沒有空調的溫室里。
空調從奢侈品變為剛需的過程,折射出的是全球氣候變化下人類社會共同的適應困境。
參考資料
1. 搜狐:《Vatee外匯:極端高溫重塑歐洲生活方式:空調為何仍難以普及?》
2. 賢集網:《2025盛夏空調市場“高燒”,熱浪下的狂歡與隱憂》
3. 山西日報網:《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
4. 中華網:《歐洲熱死人了但還是開不起空調 高溫下的無奈堅持》
5. 潮流家電網:《節能降碳行動方案落地!力爭2025年家用制冷設備高效節能產品占比達60%》
6. 中華網:《歐洲人為什么不裝空調 氣候與文化的碰撞》
7. 新浪網:《歐洲熱死人也開不起空調 認為吹冷風傷身》
8. 品牌榜:《2025年空調行業市場格局解析:雙雄爭霸與新生代破局之路》
9. 央視網:《智慧裝備、緊急救助、防暑降溫……各地多舉措積極應對高溫“烤”驗》
10. 慧聰熱泵網:《歐盟突然出臺法令,將全面禁止這些空調和熱泵》
(小可 老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