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北海有新發(fā)現(xiàn)!
日前,北海市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發(fā)現(xiàn)一處隋唐時期的重要文物——大樹根古墓群。
大樹根古墓群分布范圍示意圖。
地表裸露的墓葬。
大樹根古墓群位于銀海區(qū)福成鎮(zhèn)古城村委大樹根村西北側約200米的坡地上,分布面積約33000平方米。該墓葬群西側臨近022鄉(xiāng)道,東側距離福成河約1.5公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于長期以來的生產(chǎn)作業(yè)活動,墓葬群部分墓葬和器物坑暴露在地表。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聯(lián)合北海市博物館對該墓群暴露地表的遺存進行搶救發(fā)掘,并確認了大樹根古墓群年代約在隋唐時期。
大樹根古墓 群磚石合構墓俯視照。
大樹根古墓群磚室墓俯視照。
大樹根古墓群石室墓俯視照。
大樹根古墓群甕棺葬俯視照。
該古墓群主要分為磚、石砌筑的長條形墓和甕棺墓兩種。長條形墓形制狹長而淺,規(guī)制簡陋,墓室長2—3米不等,寬度多在0.6—0.8米之間,深度多不超過0.5米。甕棺墓系由兩個四系陶甕平躺對扣構成。該古墓群的墓葬之間有多處豎置的陶甕罐類器物暴露在地表,這一遺跡現(xiàn)象與已清理的平躺對扣的甕罐構成的甕棺墓不同,疑為器物坑,可能與墓地的祭祀活動有關。
大樹根古墓群采集水波紋四系陶罐。牛凱 攝
大樹根古墓群采集乳釘紋四系釉陶罐。牛凱 攝
經(jīng)整理出土遺物有陶器、瓷器、金屬器、琉璃器等類。可辨器形有硬陶四系甕、四系罐、夾砂陶釜、青瓷碗、帶銅箍的鐵刀、琉璃珠。陶器紋飾以水波紋較為常見,另有乳釘紋、葉脈紋、篦劃紋、弦紋等。此外還發(fā)現(xiàn)較多幾何紋磚及少量“窅亭”銘文磚。
大樹根古墓群采集青瓷碗。牛凱 攝
“窅亭”銘文磚。牛凱 攝
該墓群發(fā)現(xiàn)的器物,風格特征與廣西欽州隋唐墓、廣東茂名蔡公山遺址、廣東吳川馬飄嶺遺址等地所見相類。唐初貞觀年間合浦縣南短暫設置過珠池縣,該墓群或許與之存在一定關聯(lián)。
市旅游文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大樹根古墓群是目前北海市發(fā)現(xiàn)的除合浦漢墓群以外規(guī)模最大的一處古墓群。該墓群的發(fā)現(xiàn),填補了北海隋至唐初考古遺存的空白,同時也為尋找唐代珠池縣提供了新的線索。墓群采集和出土的遺物,具有較為濃厚的“俚僚文化”特征,為研究兩廣南部隋唐時期俚僚族群的歷史文化及社會形態(tài)等課題提供了重要的實物支撐。尤其是該墓群獨特的墓葬形式,在廣西全區(qū)乃至國內均屬罕見,是研究隋唐時期邊地文化面貌不可多得的文物史證,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學術研究價值。
來源:北海日報 悅北海綜合編輯
聲明:文章及圖片僅做分享之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請聯(lián)系我們處理。
悅北海 北海人都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