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特朗普就一直在對中國釋放友好信號,稱中美聯手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并邀請中國高層出席他的就職典禮。在1月18日時,特朗普宣稱,將會在上任后百日之內訪華。
要知道,在拜登任期內,他從來沒有一次訪華,和中國之間存在著極大隔閡。特朗普此舉,對中美雙方來說意義重大。
而在特朗普的就職典禮之前,他還和中方領導人進行了線上通話,雙方在電話中表明了保持中美關系穩定發展的美好愿景。在就職典禮的整個過程中,美方也對中國特使展現出了非比尋常的重視,一切待遇都展現出特朗普對中國的友好。
之前特朗普多次在集會和媒體面前提到中國,無疑讓人心生警惕,認為是特朗普所放的煙霧彈,用以迷惑大眾的視線,真正意圖則是準備對中國實行打壓。但近期特朗普卻極少提到和中國相關聯的事情,保持著詭異的沉默。
特朗普之前聲稱要對中國加征關稅,但在他上臺后簽署的關稅命令中,卻沒有什么涉及到中國關稅的內容。而他上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延長TikTok禁令,除了反對拜登的原因之外,實際上也是在緩和美國政府和中國企業的摩擦。
中美的各種互動,以及特朗普上臺后的行為,無疑展現出一種態度。那就是中美關系在特朗普的任期內,將會是一個新的起點。
而對于特朗普要在百日之內訪華的意愿,我國也給出了回應。1月20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稱,中國愿意和新的美國政府一同推動中美關系的發展。
在1月21日,我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同樣回答了這個問題。中國始終愿意本著互相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在中美雙方領導人的引領下,站在新的起點前進。
中美作為世界大國,意識形態、國家方向各有不同,有分歧是肯定的。但存在分歧的同時,中美也始終存在著互利的基礎。在去年,中美存在科技封鎖和貿易戰的同時,兩國的貿易額也同比增長了2.9%,七萬多家美國企業在中國盈利達到500億美元,對中國的出口更是支撐起美國近百萬人的就業。
在其他更多領域中,中美之間也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需要進行合作和交流。在國際的重要問題上,同樣也離不開中美兩國。雙方能夠展開合作,是雙方乃至國際社會的共同期盼。
那么為什么特朗普能有這樣的態度轉變呢?
一方面是中國的實力足夠強大。拜登任期內,屢次對中國進行打壓封鎖,在去年接近任期結束的時候,拜登的措施也更加無所顧忌。然而在這樣的手段中,中國卻依然屹立不倒,并沒有受到打擊,反倒是美國傷筋動骨。比如去年,中國對外貿易的順差甚至創下歷史新高,美國獨占三分之一。
而在軍事領域,中國的先進軍備也讓各方投鼠忌器。同樣是在去年年末,中國的珠海航展、六代機首飛以及四川艦下水,都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如果對中國進行直接的打壓政策,并不符合特朗普利益為先的作風。
另一方面則是中國和美國之間猶有余地。近幾年的中美GDP之比是連續走低的,而美國對GDP劃下的紅線則在60%,單從這一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來看,中國對美國的威脅性似乎正在降低。當然我們知道,它的統計實際上有所局限,但GDP在國際上一直是重要的衡量標準。
但我們也不能真正放松警惕。特朗普剛剛上臺,雖然中美看似緩和,但這只能表明特朗普對中國更為慎重,而非真的不對中國下手了。部分專家認為,特朗普可能會避免和中國直接沖突,但會通過其他國家來迂回地對抗中國,就像烏克蘭是歐美國家對抗俄羅斯的傀儡一樣。
中國的態度從始至終都是一樣的,懷抱著友好態度來和中國進行溝通合作,中國愿意展現自己的真誠和友善。而如果非要觸及中國底線,中國也會行使正當防御和反擊的權利。
對美國,我們向來是聽其言觀其行,畢竟美國的信用度一向不怎么好。特朗普是否愿意和中國握手言和,推進雙方合作,減少沖突對抗,還要看美國接下來的行動。
不管如何,在新任總統上位之初,中美關系有所緩解,這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