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被視為AI產業落地元年,作為國內云計算和AI基礎設施建設者和領跑者,阿里云在這一年里攜手廣大合作伙伴正不斷將AI像水和電一樣輸送到各行各業,加速中國產業智能化進程。
在此背景下,至頂科技訪談了凌云創想、青蓮網絡、源信網絡、神州數碼、遠石科技在內的5家阿里云合作伙伴,旨在挖掘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下,中國云計算產業分銷生態AI轉型和助力產業升級的時代故事。
本文為【阿里云和Ta的朋友們】“AI創新加速季”專題報道系列內容第三篇。
在古代,渡口是連接兩岸的生命線,而擺渡人,則是穿行水際的引路者。他們識水性、辨風向,熟知航道與沿岸的地貌人情,在波濤中穩掌船舵,將一批又一批旅人送往彼岸。
時光流轉。從工業化到信息化,再到智能化,科技的潮頭不斷推高浪尖。今天,無數企業正立于轉型的“新渡口”,呼喚著一批新時代的“擺渡人”——他們深諳技術“航道”,洞悉行業“風向”,載著企業穿越技術深海,駛向智能化的彼岸。
在上海這座科技之城,就有這樣一家企業。七年來,它經歷了從云計算到大模型的技術躍遷,為數千家企業帶來前沿技術解決方案。它的故事,正是一則關于“數字擺渡”的當代寓言。
握手:與時代同頻的選擇
2018年雙12,上海,一間不大的辦公室里,陳俊和幾個合伙人剛剛敲定了新公司的名字——源信網絡。此時的他們,剛從上一段職業征途中抽身,尚不知這個僅七八人的團隊,會在此后的七年間,成長為服務超過3000家企業的IT解決方案商。
上海源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但一些更早的線索,已經埋下。2009年阿里云打開了國內云計算市場的開端,給傳統IDC業務帶來了很大的沖擊。陳俊記得清楚,“當時很多客戶都從虛擬主機遷移到了云上。”那時他做的是數據托管業務,同時為中小客戶提供虛擬主機服務。
面對云計算的沖擊,陳俊團隊曾嘗試自研公有云,但不久便以失敗告終。這次失敗讓他們對云計算的技術深度和生態價值有了更深的理解。因此當2018年重新創業時,陳俊做了一個關鍵決定:與阿里云合作。
在當時看來,這是一個非常務實的選擇。彼時阿里云已經穩居國內云計算市場龍頭,在全球市場上更以92.6%的增幅躋身前三。
2017年至2018年全球IaaS公共云服務市場份額(單位:百萬美元)| 來源:Gartner
談起當時的判斷,陳俊目光依然篤定,“阿里云市場占有率第一,品牌認知度高,經過十年沉淀已經有大量成熟的行業解決方案,我們可以直接拿來服務客戶,省去大量的打磨時間。”
這場合作,像是與時代同頻的一次握手。盡管從初識到正式合作相隔十年,但自那之后,源信網絡的每一次關鍵轉型,都與阿里云的技術演進同頻聚焦。
起航:第一場風浪的試煉
創業的起步期,從來不會風平浪靜。2019年春節,上海一座寫字樓內的會議室里燈火通明。“這個事情解決不了,大家都別過年了。”陳俊神色焦急,話語間音調不自覺高了幾度。
當時,剛成立一年的源信網絡遭遇了一個重大技術危機——客戶的存儲系統在高并發壓力下瀕臨崩潰。這樣的技術難題,猶如呼嘯而來的海浪,打在這支剛剛起航的團隊身上。
危機之下,他們四處求援。陳俊回憶,“當時阿里云給我們提供了可參考的高并發解決方案,整個核心技術團隊日夜奮戰。大家都下了狠心,一定要攻克難關。”最終,危機在假期結束前被成功化解,客戶系統恢復穩定。
這次淬煉,讓陳俊對“生態伙伴”的內涵有了更為深的理解。真正的伙伴關系絕非簡單的資源供給,而是風險面前的協同共擔;強大的生態也不僅僅是編織一張商業網絡,更是危難關頭,同行者之間緊密相連的信任纜繩。
此后,源信網絡的業務穩步擴張,團隊人員大幅增長。2021年,源信網絡接連獲得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和阿里云精英級合作伙伴資質。
在這個階段,源信網絡的業務模式持續進化,與阿里云的合作關系愈加緊密。公司的業務模式已經相對成熟:以云服務銷售為基礎,以技術服務為差異化優勢,通過深度的客戶關系管理實現長期增長。
轉舵:All in AI的決斷
2022年11月,ChatGPT的出現讓整個科技行業為之震動。對于源信網絡而言,這不僅是一個技術突破的消息,更是一個改變公司方向的轉折點。他們意識到:AI這片新的技術海域,正在迅速漲潮。在整個科技界還處在震驚的當下,他們果斷做了決定——All in AI。
這不是簡單的業務擴展,而是對公司未來定位的根本性重新思考,是一場組織肌理的重構。他們將更多核心管理人員調配到AI業務線,原負責采購的合伙人甚至直接轉崗,主抓AI業務。研發架構、客戶方案、資源分配也隨之全面傾斜。
從更深層次看,源信網絡的“All in AI”并非激進追風。過去數年與阿里云的深度合作,早已讓他們在技術視野和信任基礎上,做好了“駛入深海”的準備。陳俊直言:“阿里云在AI領域的重投入,給了我們向AI轉型的信心。”
上海源信網絡創始人陳俊
近年來,阿里云不斷夯實基礎AI能力,無論是百煉平臺,還是通義大模型,持續的產品迭代與開放策略,都讓源信網絡這樣的服務商能更快速地適配、試錯、打磨,最終形成面向客戶的交付能力。這種生態協同的力量,正是源信網絡敢于“All in AI”的底氣所在。
在這場技術巨變中,他們沒有選擇觀望,而是堅定地將舵盤一轉,駛入AI時代的主航道。這一次,他們不是被浪裹挾,而是主動迎風。
涌進:駛入智能服務的深水區
相較于標準化程度較高的云服務,AI的世界則復雜得多——它不是賣資源、開賬號那么簡單,而是一次次定制化的“深水交付”:每家客戶的數據結構不同、業務流程不同,落地訴求也千差萬別。
對源信網絡而言,這不僅意味著技術棧的更新,更是一場從“賣云”到“企業智能化服務商”的全面轉型。
第一關,是人才。AI項目的交付需要掌握機器學習、大模型微調、智能體部署等全新能力,原有團隊的知識體系遠遠不夠。公司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技術團隊的重構,搭建智能產品線,并在客戶一線磨煉交付經驗。
第二關,是客戶。與云服務不同,AI落地沒有通用路徑。許多企業在數據開放、安全合規、ROI評估上都持觀望態度,源信網絡需要從頭開始與客戶建立信任。一些項目推進周期長、溝通成本高、交付流程反復打磨,對團隊的耐力和洞察力都是嚴峻考驗。
“最大的挑戰,其實是客戶愿不愿意把數據給你。”陳俊指出,只有企業把真實業務場景敞開來,他們才能做出真正有價值的智能體。
經過兩年的摸索,源信網絡的AI產品線逐步成型,目前聚焦在兩個核心場景:
其一是面向金融機構的數字員工,幫助券商、銀行等將繁雜流程自動化。陳俊形容,“原本要三個小時的工作,現在十分鐘就能完成”,這極大提升了金融機構的效率;
其二是面向外貿企業的智能客服,它解決了多語言、多時區的溝通痛點,實現了全天候響應。通過深度學習企業知識庫,能夠快速、準確回答用戶問題,可廣泛接入網站、小程序等終端。
然而,AI時代的競爭,遠比過去更加殘酷。2024年,一家客戶企業提出降本要求,陳俊說,“可能是友商的報價更低一點,當時我們壓力很大。”他很清楚,這不僅是一次價格博弈,更是客戶對技術服務能力和業務理解深度的試探。
團隊第一時間趕到客戶現場梳理需求,深度交流,并保持每周兩到三次的駐點服務。與此同時,阿里云也調動資源,派出技術骨干協同支持,為客戶提供更加穩健、靈活的底層能力。
結果超出預期:客戶不僅未被挖走,反而將原本的月度合同升級為多年的長期合作。對源信來說,這是一場漂亮的硬仗,也是對他們“服務力”的最好印證。這反映出一個微妙的商業規律:AI時代,技術服務商的護城河并非價格,而是對客戶業務的深度理解和持續的價值創造。
總而言之,從“賣云”到“交付智能”,源信完成的不是一次產品層級的升級,而是服務哲學的蛻變:AI不是賣給客戶的,而是陪客戶一起打磨出來的。這意味著,未來的技術服務商要做的不僅是布貨;而是真正走進企業內部,理解其業務底層邏輯,并以技術為工具,重新定義它們的運行方式。
引航:駛向更深更遠的航線
從成立伊始,源信網絡就厘清了自己的生態定位:他們不是技術的締造者,而是技術價值的放大器;不是模型的定義者,而是智能體驗的構建者;不是站在風口的造浪者,而是順流而下,為企業穩住風帆的人。
正如陳俊所說,“大模型訓練這件事,一定是像阿里云這樣的大廠才能做的,而我們能做的是配合大廠的模型,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這種生態分工的價值在于:大廠提供標準化的AI能力,源信網絡這樣的合作伙伴負責將這些能力與千差萬其他企業需求相結合,形成真正有商業價值的解決方案。他們既是大廠AI能力的放大器,也是中小企業AI轉型的“擺渡人”。
正是這種清晰的邊界感,讓源信在AI生態中,找到了自己的角色:
交付智能體:基于阿里云通義大模型和百煉平臺,針對不同行業和場景開發定制化的AI Agent,讓通用大模型真正服務于具體業務場景;
推動轉型:憑借與阿里云多年的合作經驗和對其產品體系的深度理解,提供從需求梳理、方案設計到部署交付的全鏈路服務,降低企業邁入AI的門檻。
七年征程,源信網絡的每一步都踩準了技術發展的節拍,而每一次轉型成功的背后,都有阿里云技術底座的支撐。從云服務到AI解決方案、從技術危機到價值重塑,阿里云始終是源信網絡最可靠的同行人、支持者。陳俊用“越來越熟悉”來形容雙方的合作,他說,“我們對阿里云的產品越來越了解,在客戶支持上的配合也更加默契了。”
尾聲
2025年,AI 浪潮依舊奔涌向前。陳俊切身地感受到市場的熱度:客戶對AI服務和GPU產品的咨詢明顯增多,每家企業都在摸索屬于自己的智能化路徑。
進入6月以來,阿里云推出“AI創新加速季”活動,加速多場景AI應用落地。源信網絡提前布好陣勢:儲備資源、設計產品組合優惠方案、組建專門的技術支持團隊,還設立激勵機制為團隊打氣。截至6月下旬,業務同比增長近30%。而將目光放得更遠些,他們的目標,是三年服務破萬家企業。
古人云:“舟楫之利,以濟不通。”對萬千企業而言,智能化的征途注定不會一帆風順,而像源信網絡這樣的技術服務商,正載著一批又一批企業,在不確定的技術水域中,探尋最安全、最高效的航線。正如“源信”名字的寓意——“源于信任”那樣,這份樸素的初心,從2018年那個冬日開始,穿越七年風浪,始終未曾偏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