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向社會公布第三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名單和美麗海灣名單,北海潿洲島成功入選兩個名單,是廣西唯一入選的“雙料”海灣,也是繼北海銀灘后第二個入選美麗海灣的案例。
潿洲島位于廣西北部灣海域中部,海島岸線長26.51千米,陸域總面積24.98平方公里,是廣西沿海最大的島嶼,也是我國地質年齡最年輕的火山島。潿洲島擁有獨特的火山景觀、海蝕景觀、植被景觀和人文景觀,島上植被茂密,珊瑚、布氏鯨等海洋生物多樣性豐富,先后獲評中國最美十大海島、和美海島、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等。
俯瞰潿洲島。
一直以來,我市堅持陸海統籌治理、保護與修復并舉、綠色可持續發展等理念。在市生態環境局的牽頭組織推動下,先后開展潿洲島陸域海水養殖場綜合整治、推進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建設、岸線和沙灘保護修復、珊瑚礁保護修復、“海島零廢棄行動”等一系列工作,打造“水清灘凈”的美麗海島。通過頒布實施《北海市潿洲島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和《北海市沿海沙灘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從根本上形成依法保護潿洲島的長效機制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強大合力,有力維護潿洲島良好的生態環境。
潿洲島海域珊瑚種類繁多,長勢良好。
同時,我市充分利用潿洲島豐富的旅游資源,將潿洲島海洋特色與體育運動相結合,建設潿洲島南灣海洋運動公園,進一步拓展親海空間。通過推行民房建設改革,在保護潿洲島傳統珊瑚石民居風貌的同時,嚴格控制新增建筑總量、建筑密度和層高等,并以特色珊瑚石民居為亮點,打造“一帶連八村”“一村一品”等特色民宿群,改善海島村容村貌,推出“文化+旅游”玩轉景區模式,不斷提升親海品質。
游客體驗潿洲島海上運動項目。周祥鵬 攝
在潿洲島海域,時常可見布氏鯨。
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近年來,潿洲島近岸海域水質始終保持一類水質,海水水質優良面積比例穩定保持在100%。潿洲島珊瑚礁生態系統持續保持健康狀態,珊瑚覆蓋度從2021年的14.7%提高到2023年的23.2%,2023年調查發現造礁石珊瑚種類約有47種,占中國400余種造礁石珊瑚種類的10%。2024年北海潿洲島的布氏鯨識別個體已超過70頭,為全球最大的近岸小型布氏鯨群體。同時,潿洲島是沿太平洋海岸遷飛候鳥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候鳥年遷徙量達百萬只以上,據統計,現有記錄鳥類達到23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8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47種。
來源:北海融媒 悅北海綜合編輯
聲明:文章及圖片僅做分享之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請聯系我們處理。
悅北海 北海人都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