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敬”字當先
學習太極拳,“敬”是第一要旨。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沒有“敬”,就談不上學習,談不上其余一切。何謂“敬”?和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一、敬其道
就是要熱愛太極拳。既然我們要學習太極拳,就要熱愛太極拳,對太極拳“心存敬意”。熱愛太極拳首先要認識到:太極拳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優秀文化,要把它作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作為“國粹”來學習和熱愛。
同時,還要了解太極拳于我們身心好處之所在。只有明曉學習太極拳的好處,才能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它、信奉它、尊崇它。
如果不能認識到太極拳對自己有什么益處,對其也就可能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態度,甚至會“三心二意”,以至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今天心情好就練一練,明天心情不好就不練,斷斷續續,且練且停,必會無果而終。
有的人急功近利,剛練不久就想見大功效,殊不知“欲速則不達”,短期成效不明顯就打“退堂鼓”,不練了,這怎么能練成?太極拳對人身心的好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須持之以恒。
實際上,只要認真練習,一般兩三年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們的一位拳友原來身體不好,聽說練太極拳對身體有好處,就毅然參加練習,練起來十分認真,既有恒心又有毅力。幾年之后,身體狀況不知不覺漸好了,原來的一些病痛逐漸消失,精神面貌也有很大改變,他現在更是信心百倍,忠于太極運動,成為太極拳的“粉絲”。
總之,練太極拳, “敬”是第一要旨,只有在敬其道、信其道的基礎上,才可能認認真真練習,才會真正領悟其中的奧妙和精髓,領悟其博大精深的內涵,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二、敬其師
練習太極拳是“內外兼修”,既是修其身,也是修其心、修其德,而修德之首便是尊師。學習太極拳不僅要敬重太極拳,而且要敬重教授太極拳的老師、前輩,初學太極拳的人應當這樣,就是以后拳藝進步了,有了一定成就的人也應如此。
有的人學了幾天拳,依仗自己的“聰明”,舉手投足似乎已經“像模像樣”,就驕傲自滿,自以為是,認為太極拳也“不過如此”,便目中無人,目中無師無尊長。這種人對太極拳的認識當然是膚淺的,可以說他還沒有“入門”,對太極拳之精髓還一無所知,不過是“夜郎自大”。只有尊其師,才能信其道。老師多年研究、演練太極拳,深諳太極拳之要,自有其過人之處,足夠做學生的學習一輩子。總之,學習太極拳, “敬其師”十分重要。
“敬其師”并非要禁止學生“博采眾長”。在弟子舉行了拜師儀式,成為正式的“入室弟子”之后,仍然要允許弟子“人往高處走”。一個人一輩子并不是只能有一個老師,正像學生有小學老師、中學老師、大學老師一樣,在某個階段有自己特定的老師是正常現象,但無論你走到哪個階段,老師永遠是老師,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就是這個道理。
做老師的也要有寬廣的胸懷,不要限制自己的學生向更高明的人學習。學子“博采眾長”,往高處走,是弟子心性向上、追求卓越、追求進步的表現,應該受到支持和鼓勵,這樣才會有“長江后浪推前浪”,才會有“青出于藍勝于藍”,才會有太極拳運動的發展和進步。這正是太極文化的要義和精髓。
三、敬其友
“敬其友”即要尊重拳友。修拳即修德,德行高尚之人,必能尊重他人。太極拳練習者首要就是要修煉自己的德行,做到尊重他人。對初學之拳友要尊重,不要因為他們初學時手足無措、僵手僵足、別別扭扭,就瞧不起他們,斥之“蠢”、 “笨”。
對待初學者,只能幫,不能毀,應熱情耐心,給他講拳理,幫他糾動作,助他釋要義。對待比自己學得好的拳友,不能“羨慕而生嫉妒”,雞蛋里面挑骨頭,千方百計去拈過拿錯,用己之長,比人之短,而應虛心向人家學習。對自己同門同宗師兄弟尊重不難,還應該尊重不同拳種和不同師門的道友。
有的人認為自己所學的拳種好,其他的拳種不行,于是對其他拳種就評頭品足,甚至詆之、謗之,這是要不得的。須知,天下拳友是一家,即使是一母所生,兄弟姐妹也還有差別,難道為人父母者也能夠有親疏之分?因此尊重他人,就是尊重太極文化,尊重太極之道,更何況“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太極拳練習者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編輯:小七
來源網絡,轉載旨在分享,侵權聯系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