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石門縣境西北部,澧水支流渫水縱貫全境,在茫茫水面上,岸曲折綿延,伴倚秀絕青山和幽深峽谷,一路前行,便是號稱千年古鎮磨市,此地古時就是茶道的交通要沖,此關隘當地有“文藏天機,武鎖蛟龍”之說,曾經古鎮磨崗隘鎮頭渫水與商溪河交匯處,夾渫水幽谷之秀麗的商溪潭附近,一家碎石廠在炸巖過程中竟然炸出了一尊逼真的“羅漢菩薩”,活靈活現,非常逼真,造型古樸,神態典雅,靈光栩栩,金輝熠熠,天然生成的大殿柱子靈態萬千,氣勢非凡,深得當地人的推崇。而這山間鄉鎮真正熠熠生輝的便是走出了一位抗日名將鄭洞國。
鄭洞國,字桂庭,出生于湖南省石門縣磨市商溪河南岳寺村,他在家里排行老小,有長自己14歲的兄長鄭潼國,還有3位姐姐。母親是在43歲的那一年生的他,在解放前這的確是不多見的,那時,他的盡管家里條件不佳,但讀過兩年私塾的鄭父千方百計供潼國、洞國兩個兒子讀書。鄭潼國赴日留學后,回到家鄉教書,他口中的“民主”“革命”這類新鮮詞語,給鄭洞國留下一個觀念:清朝皇帝不好,必須推翻帝制,建立民國,中國才有希望。
1921年,他棄學投考湖南陸軍講武堂,但由于局勢混亂,講武堂無法開辦,又只好回到石門縣,接著讀書。從軍不成,鄭洞國后來只好報考長沙的商業專門學校(今湖南大學前身),開始學習經商。后來,他聽說廣州創辦了黃埔軍校,他說服兄長借錢給自己,沒有告訴家里其他人,再一次棄學從軍,這次,他來到了廣州。可惜他來到的時候,第一期報名已經截止。正當他大失所望時,好朋友黃鰲說,他當初到廣州時,怕一次考不上,先后報了兩次名。現在他已被錄取,卻還空著一個名額,建議鄭頂著他的名字去考試。鄭想了想,覺得除此也無他計,于是決定大膽冒名一試。
沒有想到的是,他冒名頂替竟然考上了黃埔軍校第一期,從此開啟了他長達數十年的戎馬生活。黃埔軍校畢業后,他參加東征、北伐,歷任國民革命軍營、團、旅、師長,1933年率部參加了長城古北口抗戰,“七七事變”后,相繼率部參加保定保衛戰、臺兒莊大捷、武漢大會戰、昆侖關血戰、鄂西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等戰役,屢創敵頑,戰功卓著;后成為遠征軍新一軍軍長,率部會同盟軍收復緬北,揚威國外,授予中將軍銜,在解放戰爭期間,卷入內戰的東北戰場,1948年長春被圍困后,他被迫放下武器。
建國后,因鄭洞國享受起義將領待遇,他自己的想法是隱居磨市鎮務農,但受到高層領導人的邀請參與到國家建設中來,先后擔任水利部參事、國防委員等職務,成為一名正部級干部。拿同事和戰友們的話說,他在二大陣營中都受到重用,而且仕途一帆風順,可以算是一名福將。然而,他的個人生活,卻是歷經坎坷。他成年不久,父母就做主為他娶了妻子,感情可以說是很好,然而不幸暴病身亡丟下三個孩子。后來當上將軍后又娶一名妻子,因感情不合離異。可謂是受到多重打擊。
直到鄭洞國當上部級干部,此時年紀已經53歲,才真正找到了真愛,娶了妻子顧賢娟,當年32歲,她的祖籍浙江,著名的西子湖畔大美人,人如其名,賢惠溫婉而端莊娟秀,溫婉賢惠,知書達理,秀外慧中,婚后生了個女兒名叫鄭安玉,已經是年過半百的鄭洞國老年得女兒,自然是非常高興,對女兒非常疼愛,從此過上了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然而好景不長,就在女兒鄭安玉十多歲的時候,貌美如花的妻子顧賢娟不幸病故,留下鄭洞國獨身一人,這對已經進入古稀之年的他打擊不小,所幸的是還有一個小女兒鄭安玉陪伴,父女可謂相依為命。
女兒鄭安玉繼承了母親的優良基因,長相十分甜美,無論走到哪里,都是人群當中的焦點,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就被人稱為校花,而且學習成績非常好。學校畢業后,分配在一家印刷廠工作,在工廠里也被人譽為“廠花”,身邊的追求者就絡繹不絕。對此,為人低調的鄭洞國,教導女兒鄭安玉,要求她不要向身邊的同學和同事們透露自己的身份,要把心思放在學習和成長上,這才是做人的本分,在鄭洞國的教導之下女兒更是氣質絕佳。
恰在這個時候,我國恢復了高考制度,對于無數學子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好消息,有了高考,人們就可以上大學,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為自己的未來謀一份出路。此時學習成績一向優異的鄭安玉決定參加第一次高考,鄭洞國一聽這消息十分欣慰,鼓勵女兒好好學習,同時,還對她進行了課程的輔導,那時,鄭安玉在準備參加第一次高考,當時百廢待興,幾乎沒有合適的老師。作為出身書香門第,中西學都有基礎,報考黃埔軍校前還當過老師,所以給女兒做輔導完全夠格。
父女倆一個學生一個老師,備考進行得相當順利,鄭洞國安慰女兒不要太緊張,學習不能太耗心力,要做到勞逸結合,這樣才能考出更好的成績,同時,女兒臨行要上班的那一天,還特意買了兩張電影票,和女兒一起看了場電影,看完電影后,叮囑女兒要好好休息,以備高考考出更好的成績,同時,那天特意把女兒送到廠門口老人才回家。
令鄭洞國沒有想到的是,這次送女兒到廠門口,竟然是一對老父愛女的生離死別。第一天清晨,兩位公安人員不到他的家里,告訴他一個噩耗:您的女兒在宿舍里身亡,現場勘查的結果顯示,有一種可能性是自殺。并詢問他女兒在家的時候有沒有什么反常表現,以及說了什么話,交往情況等。
一聽此消息,鄭洞國一時如五雷轟頂,和他一起在工作的老友說將軍一貫腰背挺拔,老而不衰,但這一次出事后幾乎以肉眼可及的速度迅速衰老下來,迅速佝僂起來,可見打擊之大。盡管他十分悲傷,但畢竟統帥過千軍萬馬,鄭洞國將軍還是很理智地回答了公安人員的問題。同時,還十分肯定地說,自己與女兒二十來的的相處中,她沒有絲毫自我毀滅的可能性,低調謹慎的將軍這一次卻給有關部門寫了信,希望能“盡快破案,嚴懲兇手”是將軍一生中唯一一次向上級提出請求。
事實證明,鄭洞國將軍的判斷一點也沒有錯,通過公安人員的偵查,女兒確實是被人殺在宿舍,而且還偽造現場,制造了她自殺的假象。原來,在案發現場,鄭安玉的宿舍干凈而樸素,門窗閉鎖玻璃完好,而且都是采用插栓關閉的,理論上似乎只能從內部關閉。屋頂地面沒有異常,在室內只能檢出鄭安玉一人的近期指紋,處處顯示案發時這里沒有第二個人的存在,現場沒有血跡和搏斗痕跡,顯示死者可能未進行激烈的抵抗,或無法作出激烈的抵抗。死者沒有足以致命的外傷,用繩索懸吊自殺。
通過法醫檢驗結果判斷,兇手是單手扼死了被害人,并以膝蓋頂在死者胸前使其無法反抗,按壓窒息致死,一般俗稱“捂死”,和上吊自殺差別是很大的,比如按壓會造成人體被壓部分皮膚出現異常白色,尤其是人死亡后再懸掛在頸部形成的傷痕與生前自縊完全不同。兇手懂得戴手套作案,布置現場有條有理,作案者十分熟悉環境而且有預謀,可以斷定并非流竄作案,一定是熟人趁其不備時下手。作案之后,還用猴皮筋完成鎖門的動作,給人一種沒有人進去的所謂的密室假象。
再狡猾的狐貍也逃不過獵人的眼睛,通過公安人員細心偵查,終于鎖定兇手閻某,出生于干部家庭,他曾經追求過鄭安玉,但沒有成功。近日鄭安玉積極準備考大學而且頗有把握,如果真的考上了,肯定會離開這個廠,所以閻某前一階段有點兒情緒不高,追求不成是他作案動機的誘因,然而令人感到荒誕,其人的作案動機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當初印刷廠有一本外國偵探小說,上面記述一個“密室殺人”的情節,一名兇手在房間里殺害了自己的妻子,并且偽造了現場,洗脫了自己的嫌疑……于是此人選擇的攻擊對象,便是求愛不成的鄭安玉。
就這樣,這位工作認真負責、學習成績優異的女孩就這樣死在了自己的同事手中,而理由竟然如此荒誕,令人感到憤怒。如果鄭安玉沒有遇到陳某,以她的成績足以考上一所優異的大學,在未來大有可為,但是她美麗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二十一歲的這一天。最后,兇犯被繩之以法,但女兒的無辜慘死,讓老來喪子的鄭洞國長時間沉浸在悲痛之中。所幸的是他的結發妻子有子女陪伴他度過晚年的歲月。
經歷過波瀾壯闊的戰爭歲月,也有過曲折不斷的感情經歷的鄭洞國,人生并不上完美,但也稱得上極為豐富了!去世之后子孫將他安葬回到老家石門夾山南麓。墓室用漢白玉石砌成,通往墓室的石臺階兩旁種有松柏和桃樹,墓地入口處立有“抗日名將鄭洞國墓”大理石碑,墓地上高懸兩副挽聯:將軍名垂抗日史;猛士魂唱大風歌。乘清風明月 英雄魂兮歸故里;憶鐵馬金戈 將軍威哉寫春秋。——這,既是寄托哀思,又是對他的蓋棺定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