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上午,民政部召開2025年開年工作動員部署會,盤點工作、部署任務。
這是春節長假后,民政部召開的第一次高規格會議。對于確保各級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對全年工作有全面的了解和認識,為全年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有著重要的意義。
本次會議,有幾處提到與公益慈善行業和社會組織的發展相關的內容,其中不乏新提法,值得我們格外關注。
1.優化社會組織登記布局,引導支持社會組織更好發揮積極作用。
這說明當前社會組織存在區域分布不均、類型結構失衡等問題,而部分領域社會組織過剩。這需要社會組織關注政策導向,選擇重點支持領域進行布局,同時提升專業化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
2.持續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凈化社會組織發展生態。
非法社會組織擾亂社會秩序,損害公益慈善行業公信力,必須持續打擊,為合法社會組織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公眾信任基礎。這也提醒社會組織,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確保合法合規,同時積極參與行業自律組織,共同維護行業聲譽。
3.規范引導慈善事業健康發展。
國家已經明確,慈善事業在第三分配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但目前仍存在透明度不足、公信力受損等問題。“規范引導”旨在推動公益慈善組織透明化、專業化和多元化發展,以適應社會需求的變化。
4.加快推進出臺慈善事業領域重要文件,認真研究制定促進社會救助、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文件。
一方面說明,新修改的慈善法實施后,亟需配套細則和政策補位。另一方面說明,社會組織雖然已超90余萬家,但存在結構失衡、專業能力薄弱、資源依賴性強等問題,需要通過高質量發展來破解瓶頸。可以想到的是,這些文件的出臺,將是中國公益慈善行業從規模擴張到質量提升的進一步轉向。
5.推進修訂基金會管理等法律法規。
單獨提出這條內容,說明政府對基金會的監管和引導將進入一個新階段,以適應時代發展新要求。也提示各基金會,需要持續在合規化、專業化和透明化三個維度發力,不可馬虎。
6.堅決防范社會組織、慈善事業等領域的政治風險。
在小編印象中,這應該是一個新提法,必須要足夠重視。查詢相關論述可知,政治風險主要指影響政治安全的各類因素,例如政黨的衰敗,國家的分裂、動蕩或社會的潰爛等,它事關一個政黨的事業成敗,也深刻影響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和民族的興衰存亡。可見斯事甚大!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相對于經濟風險、社會風險、意識形態風險,政治風險具有后發性、隱蔽性和致命性的特質。后發性主要指它不是一下子就能引發,往往是由于其他矛盾不斷累加、累積,最后演化成政治風險。隱蔽性是指政治風險在最開始的階段,一般不容易察覺,或者以其他表現形式呈現。致命性主要指政治風險的危害性比較大,它往往涉及政治秩序與安定,進而可能影響國家穩定。”
聯想到此前某基金會丑聞事件所引發的整個社會的信任危機,不能不為這一提法的深遠意義和實踐價值點贊。各社會組織一定要引以為戒,認真地做好黨建。畢竟,防范政治風險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必然要求。
來源:善達網
編輯:杜雪
校稿:王邇敏
陜西社會組織
電話:029-8520262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