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怎么那么愛插褲兜?
今天咱們接著聊電影《哪吒》,依然不會有任何劇透,所以請放心閱讀。
從2019年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開始,人們就注意到一個有趣的想象,影片中的小哪吒,沒事就插著褲兜:
大搖大擺:
圖:均來自《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鬧海》官方,下同
閑庭信步:
吊兒郎當:
哪吒插兜,耍酷感十足,氣場十足,逍遙勁兒十足,松弛感拉滿,甚至官方宣傳時,也把哪吒空氣插兜作為重要元素:
官方發布的海報、劇照也有插兜鏡頭: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插兜是打造哪吒人設的核心要素之一。
那么,哪吒,為什么總是插褲兜呢?是單純耍帥,裝酷,還是撓癢癢,還是有別的原因呢?
插兜,走出六親不認的步伐
對此,網 友眾說紛紜:
有人說哪吒在遛鳥:
有人說在裝酷:
有人說撓癢癢:
有人好奇里面到底有沒有口袋:
有人說是在抓屁:
有人說小孩子就是喜歡這樣:
有人說這樣痞帥痞帥:
有人說這樣看上去六親不認:
有人說防止掉褲子:
有人說有錢了給哪吒買個帶兜的褲子:
有人說為了暖手:
有人說這是跟師傅學的:
有人說番外片里面哪吒褲子有口袋:
有圖有真相:
有人想知道哪吒有沒有穿內褲:
有人說兜就在里面:
有人說自己也喜歡插兜:
還有人說自己家孩子也喜歡插兜:
還有人說,哪吒這個動作,像《灌籃高手》里面的櫻木花道:
還有人擔心哪吒的安全,因為插兜容易摔跤:
網友的回答五花八門,角度各不相同,總的來說,嚴肅地說,插兜無外乎為了耍帥、裝酷、 暖手、撓癢癢。
那么,哪吒插兜背后還有別的原因嗎?
插兜,不只是為了裝酷
其實, 小哪吒經常把 手插到褲子里,并非只是為了簡單的裝酷,并且也沒有確切證據,表明設計靈感來自《灌籃高手》。
哪吒插兜,有著多方面的考量和深意:
1??角色心理與性格塑造方面
警惕與防御:哪吒魔丸降世,在陳塘關百姓與妖魔對立的環境中成長,從小被當作異類排斥,受盡歧視和偏見。
這種成長經歷使他對世界充滿警惕和不信任,習慣用插兜來掩飾內心的脆弱,在潛意識里為自己豎起一道心理防線,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姿態。
叛逆與不羈:哪吒本就以叛逆形象示人,從傳統的 “割肉還母,剔骨還父” 到現代動畫中的 “我命由我不由天”,都體現著他的反叛精神。
插兜這一動作帶有一種 “我不在乎世俗眼光,我只做我自己” 的瀟灑,凸顯了他的桀驁不馴,是其叛逆性格的具象化表達。
情緒掩飾:哪吒內心渴望被接納,但求而不得,只能通過插兜來收斂情緒表達,隱藏自己的喜怒哀樂,以玩世不恭的表象來面對外界,讓人不易看透他的真實內心。
2??文化與設計靈感方面
川渝煙火氣:角色設計師申威透露,哪吒插兜的靈感與成都的市井文化有關。
成都 “安逸又熱血” 的氛圍賦予了哪吒插兜的松弛感,恰如成都人 “表面悠閑,內心滾燙” 的特質,將這種煙火氣融入設計,使角色更具生活氣息。
對傳統的創新:傳統哪吒以混天綾、乾坤圈為武器,而 “插兜” 這一現代肢體語言,是對傳統哪吒形象反叛精神的一種升級,將神話中的反叛精神拉入現實,讓觀眾更容易產生共情。
3??動畫藝術表現方面
增強感染力:在動畫藝術中,插兜作為一種肢體語言,能夠使觀眾在潛意識中感受到哪吒的放松和自信,更能讓觀眾與這位 “調皮大王” 產生共鳴,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時光,拉近了角色與觀眾的距離,增強了影片的感染力。
與劇情呼應:據稱導演餃子要求插兜不能僅是擺 pose,需與劇情呼應。
例如大戰前插兜顯從容,被誤解時插兜藏落寞,通過這一細節為劇情增添了更多的表現力和情感層次。
至于是否借鑒了《灌籃高手》,導演餃子曾表示電影來源于生活,會帶入喜歡的元素、致敬經典。
但哪吒手插褲兜主要還是基于對角色本身的塑造以及文化等多方面的考量,即便可能存在一些對經典的致敬,但絕不是簡單的抄襲或完全來源于《灌籃高手》。
到此為止,基本破案了:對小哪吒來說,插兜是一個肩負了多重歷史使命的經典動作:
既體現了導演對打造小哪吒人設的要求,也體現了小哪吒玩世不恭、放蕩不羈、逍遙自在的性格,更體現了小哪吒內心的警惕與防御,畢竟,他還只是3歲的孩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