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我好,我則對你也好。
你若對我不仁,我則對你也不義。
人與人之間這樣,國與國之間莫不如此!
2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對所有進口自中國的商品,美國將在現有關稅基礎上加征10%的關稅。關稅暫定4日生效。
很顯然,這一操作是美國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做法,是正兒八經的損人不利己的行徑。特朗普心知肚明,明知這樣做是在違反世貿組織規則,也會讓美國消費者很“痛苦”,但也很“值得”。
唯恐遭到報復和還擊,特朗普政府同時還發出威脅:如果對美方關稅進行報復,美方可能加大關稅力度。
不得不說,已是79歲的特朗普,人雖老,但不糊涂,依舊狡猾得很!
特朗普以為發出威脅,中國就會忌憚美國繼續加大關稅力度從而小心翼翼和默默忍受了,殊不知,和中國打了多少年的交道,難道還不熟悉中國的脾性特點和處世原則嗎?
中國從來不威脅別人,也更不怕遭到威脅!
既然美國膽敢肆無忌憚、毫不顧及雙方得失地單方面提高關稅,再次悍然發動關稅戰,那么,我們中國又怎能畏懼退縮、委曲求全呢?
美國定于4日生效。那好,我們就在那天,也毫不留情、勇敢強硬地作出回擊和報復。
美國對我們只是加征關稅這一項,可我們還擊和報復的可不止一項,而是一口氣打出了五記組合拳——將美方征稅措施訴至世貿組織,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將兩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對鎢、碲等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并對谷歌發起反壟斷調查。
他打我一拳,我不僅不畏懼他的威脅,反而還回擊他五拳,且拳拳有力,直擊他的肺腑,叫他真切地感受到了疼痛難忍。
正所謂:不還手則已,一旦還手,必定叫對方死無葬身之地!
世貿組織上訴機構常設七名法官,其作出的裁決相當于“終審判決”,但如果法官人數少于三人,該機構就無法正常運作。2017年以來,美國頻頻阻撓世貿組織上訴機構新法官的遴選,導致該機構法官“只出不進”,自2019年12月以來“停擺”至今。
雖然如此,但我國依舊向世貿組織提出上訴。因為這樣做,符合問題解決的基本程序,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則是明顯地報復措施,目的是也叫美國嘗嘗被加征關稅帶去的苦痛。但是,咱們并未像美國那樣對來自中國所有的商品都加征關稅,而是部分。這也說明了咱們給美國留了點情面,不想和美國徹底撕破臉、完全斷絕關系。
對兩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和對谷歌發起反壟斷調查,我國只是借此敲山震虎,讓美國趕緊改正錯誤,回頭是岸。
剩下的這最后一記拳,即對鎢、碲等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才是最最有力和重要、最最霸氣和狠重的了。
2月4日,商務部和海關總署聯合發布關于鎢、碲、鉍、鉬、銦相關物項的出口管制公告,對仲鎢酸銨等25種稀有金屬產品及其技術實施出口管制。
出口管制里涉及多達25種稀有金屬產品,足見我國對美國氣憤程度之深和反擊層面之廣。這也是我國反制美方的殺手锏,是對美方打出的最狠重的一記拳,直擊美國的命門。
到底多么重,接著聽我給你講述分析。
此次管制的5類物項均為尖端產業核心原材料:
- 鎢:軍工硬質合金、半導體芯片基材
- 碲:光伏薄膜(碲化鎘)、紅外探測
- 鉍:核反應堆屏蔽材料、超導技術
- 鉬:航空航天高溫合金
- 銦:OLED面板、磷化銦光芯片(5G/6G關鍵)
別說這5類了,單單談談鎢這一種,就完全能夠說明一切了。
鎢可以制造槍械、火箭推進器的噴嘴、穿甲彈、切削金屬的刀片、鉆頭、超硬模具、拉絲模等等,其用途十分廣泛,涉及礦山、冶金、機械、建筑、交通、電子、化工、輕工、紡織、軍工、航天、科技、國防等眾多領域。
鎢在軍工、航天、科技、國防這四個重要領域不可或缺,舉足輕重且無可替代。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鎢儲量約440萬噸,其中,中國鎢儲量最高,為230萬噸,占全球總儲量的52.27%。世界鎢供應主要來自中國的生產和出口。2023年,全球鎢產量大約78000噸,其中,中國鎢產量最高,為63000噸,占全球總產量的80.77%。
俄羅斯以前也是鎢產品的主要出口國之一,但在俄烏沖突爆發后,我國在全球鎢市場的份額進一步增加。這就使得我國對世界各國鎢的供應方面具有絕對的話語權和控制權。
對鎢等關鍵稀有金屬出口管制,其實,就是在對美西方進行鄭重、嚴肅地警告。
加拿大礦業公司Almonty Industries首席執行官劉易斯·布萊克表示,中方的出口管制措施令他的客戶感到“難以置信”,“這是一次警告。沒有鎢,我們就無法生存。我們的經濟、制造業和國防都非常依賴它。”
布萊克擔心,如果中國采取進一步措施,放寬相關限制,可能會吸收更多鎢供應,“這將使我的客戶更難與中國競爭”,“問題是,中國會把螺絲擰到多緊?現在的消息很糟糕,但我擔心情況會變得更糟”。
Almonty Industries計劃擴大在韓國的業務,預計未來兩個月內將在韓國建設一處新礦山,第一階段目標是實現鎢產量達到每年2500噸。
為確保美國及其盟友在國防、航空航天等關鍵領域的鎢供應,一些北美采礦企業正尋求擴大鎢礦的開采和加工業務。
雖然想法很好,行動也切實,但都不能解燃眉之急。不管是新建,還是擴大,都一時半會難以彌補落差和不足。更何況,美西方都還不具備完整的生產加工鏈條。
鎢、銦等金屬在科技、國防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對智能手機、電動汽車電池、炮彈、導彈等各類產品的制造至關重要。一旦存量不足,或者供應量減少,勢必會對各領域都影響很大。
鎢資源,雖然韓國也擁有,北美也能開采,但鎢與鎢也是不一樣、有差別的。而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使用的某些鎢產品只能使用咱們中國的鎢,別的國家的鎢無法替代。即便勉強使用了,產品的質量和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國際能源和大宗商品評估機構Argus的有色金屬業務分析師沙恩·莫里斯指出,中方的出口管制涵蓋了仲鎢酸銨,這是鎢工業的一種重要原材料,“對仲鎢酸銨和碳化鎢的管制可能產生巨大影響,因為在航空航天和國防領域,幾乎不存在鎢的替代品”。
或許,這就是天意吧,老天也在暗暗幫助我們中國,替我們打抱不平,替我們來重重地懲治美西方那些自高自大、目中無人的“大佬們”。
我國的出口管制立馬讓加拿大覺得“無法生存”,迄今為止,美國各領域行業幾無發聲,但這并不意味著對美國的打擊就遠遠低于加拿大。
我國是美國鎢產品進口的重要來源國。據中鎢在線了解,2024年1-10月我國鎢制品出口到美國的數量約為1,688.90噸,同比下降27.00%。其中,鎢酸鈉出口至美國的量為1,150千克,同比增長100%;鎢鐵為13,000千克,同比增長30%;鎢絲為5,633千克,同比增長24.07%。
鎢制品輸美總體數量逐漸減少,表明了美國正在減少對我們國家的依賴,但在某些鎢制品上,美國進口數量不僅未減少,反而增多,這則意味著美國無法脫離對我們的依賴。而今,隨著我國對鎢等眾多稀有金屬的出口管制,美國能不受到嚴重打擊嗎?
不發聲,不代表沒受到制約和打擊。
國內多多少少還擁有點鎢資源的加拿大都驚呼“無法生存”,更何況是自己國內存量還要少的美國?
或許,美國不是不想發聲,而是不敢發聲了。因為,這既是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的結果,又是痛到了極點發不出聲的表現。
只想著打壓制裁別人,卻未料遭到更為強有力的反制,被鎖住了咽喉,發不出聲來了。
為什么就不能好好做個生意,為什么偏偏要搞不公平競爭、只想著自私自利呢?難道美國不明白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道理嗎?
其實,美國什么都明白,什么都懂得,可就是……
自作孽,不可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