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以及截圖,請知悉。
1982年,改編自老舍的同名小說《駱駝祥子》的電影在我國正式上映,在上映后,電影不僅取得了不斐的成績,更是還獲得了不少重要的影片獎項。
在影片之中,演員們通過自己的演技將民國時期的艱難生活都一一展現了出來,而其中人力夫祥子的遭遇更是悲慘,讓不少觀眾都深受同感。
這部影片在演員們的塑造下可謂是十分成功的,但是卻沒有多少人知道幕后選角的時候究竟有多么艱難,經歷了多少次的波折,那么在拍攝的幕后選角究竟發生了什么呢?
尋找男主—“祥子”
幕后選角對于影視作品的拍攝十分重要的基礎,因此導演凌子風在尋找影片的主角人物祥子上是十分的用心的。
于是凌子風導演選擇在報紙上投出自己尋找《駱駝祥子》的男主角的廣告,希望能夠有足夠的人來面試,來選出最佳適合飾演“祥子”的男演員。
可沒想到報紙刊登之后,卻是同時迎來了好消息和壞消息,好消息是確實有人看到報紙上的招聘前來面試,壞消息則是看到報紙上的信息來應聘的人太多了。
當時凌子風導演工作的大樓區域可以說是從一樓到二樓都圍得滿滿的,由于人數太多,不得已只能派出負責找演員的李唐老師來接待。
于是在還沒有找到“祥子”的最佳人選之前,李唐老師則是開始一邊接待一邊面試,經過了多輪的接待和面試之后,李唐卻沒能找到適合飾演“祥子”的演員。
他只能繼續維持著先前的工作,一邊接待一邊面試,但仍舊未能找到最佳人選,不過李唐也沒有放棄,他依舊堅持著尋找。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有人向李唐推薦了演員張豐毅,而李唐看到張豐毅的時候,感覺張豐毅身上是有和“祥子”貼合的地方。
因此他趕忙便將這件事情告訴了凌子風導演,聽到李唐的想法后,凌子風沒有直接確定下來,而是先和其他幾位伙伴一起去看了張豐毅的電影。
通過看張豐毅的電影,凌子風導演幾人也覺得張豐毅確實在某些方面很貼合“祥子”,但是要真正的確定下來,還是得要讓張豐毅將頭發剃掉頭發來看看。
于是凌子風導演便找到張豐毅告知了他這件事,并且也表明就算是剃掉了頭發,也不一定能夠選上。
原本這就是一件十分沒有把握的事情,但是張豐毅根本沒有任何的猶豫,他還是干凈利落的剃掉了頭發。
在張豐毅剃掉了頭發,又試了幾場戲之后,凌子風導演就決定下來讓張豐毅來飾演“祥子”,“祥子”確定下來之后,凌子風便開始尋找女主角虎妞的扮演者。
女主角——“虎妞”
當時向凌子風導演推薦飾演虎妞的人不少,不少的面孔雖然一一出現在凌子風的面前,但是凌子風卻覺得這都不是適合飾演虎妞的人選。
凌子風眼看自己找不到合適的人選,靈機一動,想起來了斯琴高娃,他覺得斯琴高娃很適合飾演“虎妞”一角。
于是他便將自己的想法上報給了廠里,但是廠里的領導卻沒有同意凌子風的想法,他們都認為這是一部大制作,而且也是十分備受矚目的影視作品。
因此他們需要在選角上十分的謹慎和貼合,所以廠里的領導即使知道斯琴高娃的演技高超,但是無法接受。
因為斯琴高娃并非是北京人,根本說不得一口流利的北京話,除此之外,斯琴高娃對北京的地道風俗也根本一無所知,這與原本“虎妞”的形象簡直是相差甚遠。
廠里的領導將拒絕提議的原因說出來后,還給凌子風推薦了不少人,但是凌子風也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他還是一如原先的想法,認定斯琴高娃作為出演“虎妞”的演員。
凌子風用自己的想法一步步打動著廠里的領導們,最終他們基于對凌子風的信任同意了讓斯琴高娃來飾演“虎妞”一角。
在廠里的領導同意之后,凌子風便迫不及待的將這件事告知了斯琴高娃,剛知道自己要出演《駱駝祥子》的時候,斯琴高娃無疑是十分開心的。
但是她并沒有開心多久,因為斯琴高娃的內心充滿著一陣陣的恐慌,她不清楚自己是否可以將大家所期待的“虎妞”完美的飾演出來。
她也不清楚自己是否可以不辜負導演對她的認可,因此她的內心在開心之余,更多的是一陣陣的恐慌。
不過即使如此,斯琴高娃也沒有放棄,而是選擇努力的去學習,她開始專門拜師學習北京話,開始了解北京地道的風俗習慣,開始一步步的琢磨“虎妞”的角色。
甚至為了讓自己更像,她還增加了自己的體重,才貼合原著“虎妞”的身形,除了這些,斯琴高娃還去醫院鑲了兩顆丑陋的虎牙。
在斯琴高娃與張豐毅等演員都了解準備好后,很快,凌子風便開始了《駱駝祥子》的拍攝。
拍攝
在拍攝《駱駝祥子》的時候,各位演員都十分用心的來塑造人物形象,而在各位演員辛苦塑造人物的背后,作為導演的凌子風也并非輕松。
當時的凌子風已經61歲了,但是他從來沒有拖過進度,而是常常通宵拍戲,按照通宵拍戲的模式,不少的年輕演員常常就是一結束戲份就直接能睡著的地步。
可作為導演的凌子風卻絲毫沒有困意,每次他一開始進入拍攝模式的時候,他的精神就十分的充沛,就連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看到都要自愧不如。
除了這些以外,凌子風還常常給演員示范演戲,不少的演員雖然已經將劇本都通讀背了下來,也研究了人物性格,但是在飾演人物的時候,偶爾也會稍微差一點火候。
為了讓人物形象更為飽滿,整個作品更加的完整,凌子風便會時不時的示范來補足這些欠缺的火候。
眾多的演員在凌子風的導戲和示范之下,都將人物刻畫的十分飽滿,而經過大家一年的辛苦拍攝,最終《駱駝祥子》在1982年正式上映,成為了一部經典作品。
參考資料:
駱駝祥子|名著改編電影的最佳范式丨人民藝術家雜志
凌子風拍《駱駝祥子》丨羊城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