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局長請回答
為深入貫徹落實2025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展現各?。▍^、市)生態環境部門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積極作為與成效,2月6日起,部官微開設“廳局長請回答”欄目,邀請各?。▍^、市)生態環境部門廳(局)長分享工作經驗、暢談工作思路。今日推出“山東篇”~
監測大比武中,山東力拔頭籌、士氣高漲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侯翠榮
問:可以分享一下2024年的工作亮點嗎?請重點說一兩項工作。
2024年,山東生態環境系統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守底線、提質量、惠民生、促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突破。上海合作組織國家綠色發展論壇成功舉辦,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論壇致賀信。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成功舉辦國際零碳島嶼合作倡議發布會,丁薛祥副總理出席活動并致辭。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國家下達的生態環境約束性指標全面超額完成,我省在中央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中連續四年名列前茅,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綜合成績勇奪“三連冠”,五年一屆的生態環境監測大比武榮膺綜合比武團體第一名,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滿意度連續三年居全國前列。
過去的一年,突出的亮點就是生態環境約束性指標的全面完成。山東是化工大省、燃煤大省,污染物排放量處于高位,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任務艱巨。一方面,我們推動開展第三輪“四減四增”行動,持續在源頭治污發力。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預計提高1.5個百分點左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突破1.15億千瓦、歷史性超過煤電,鐵路水路貨物周轉量增長95.6%。另一方面,我們抓好存量減排,推動關停淘汰低效落后小煤電機組72臺、304.95萬千瓦,淘汰國三及以下非營運柴油貨車10.7萬輛,累計54%的污水處理廠完成提標改造。全省PM2.5濃度改善5.1%、濃度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優良天數同比增加22天;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優于年度目標9.2個百分點,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連續兩年全國前三。
問:2024年遇到最難忘的事件是什么?
上海合作組織國家綠色發展論壇在我省舉辦,習近平總書記親致重要賀信
上海合作組織國家綠色發展論壇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提出、上合組織國家首次舉辦、我國接任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后舉辦的首場高級別活動,對服務周邊外交大局,深化中亞國家交流合作,共建綠色“一帶一路”有著重要意義。本次論壇在山東舉辦,我們倍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經過周密籌備、精心組織,論壇取得了圓滿成功,充分展示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有力推介了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顯著成效,有效凝聚了上合組織國家加強合作的堅定決心和推進綠色發展領域務實合作的重要共識。
為了持續放大論壇效果,部、省、市三級已經啟動籌建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生態環保創新基地(山東),推動整合國內外各類資源,搭建上合組織國家生態環保信息交流與共享窗口、生態環保人才培養及能力建設平臺、環保技術示范推廣平臺、綠色投融資和產業合作平臺,聚力打造面向上合組織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生態環保技術創新與產業合作的旗艦平臺。
△上海合作組織國家綠色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山東在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大比武中獲綜合比武團體第一名
在第三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大比武中,山東獲綜合比武團體第1名、輻射專項比武團體第2名的歷史最好成績,12名參賽選手11人獲獎,3人獲分項競賽第一名,獲獎人數及分項競賽第一名數量均為全國第一。
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大比武每五年一屆,是生態環境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專業技術競賽,被譽為生態環境領域的“奧運會”。山東在精英匯聚,角逐激烈的大比武中力拔頭籌,是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是深化監測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成效的集中體現,也是對山東生態環境監測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全面映照。
近年來,山東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改革部署,做好監測垂改“后半篇文章”,省市縣三級監測事權和經費保障責任清晰明確,省駐市監測中心與駐市政府、生態環境局協調聯系機制運行良好。強化監測能力建設,垂改以來共投入監測能力建設資金6.7億元,建成全省儀器設備共享共用“公物倉”。抓好人才隊伍建設,持續開展監測大練兵,建成全省監測培訓云中心,累計培訓3.3萬人次,縣級監測機構全面恢復檢驗檢測資質,全省監測機構持證人次和持證項次分別提升39%和60%。持續鍛造生態環保鐵軍先鋒隊,建立人才激勵機制,創新實施監測人才計劃,建立文化培育機制,省及16市唱響監測戰歌、爭當鐵軍先鋒,孕育了“不畏艱險、勇挑重擔、求真求實、默默奉獻”的山東監測精神,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士氣高漲、斗志昂揚。
△山東在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中獲綜合比武團體第一名
問:落實2025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今年的工作重點在哪里,工作思路是什么?
2025年,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錨定“走在前、挑大梁”,以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為引領,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堅決完成“十四五”生態環境領域約束性指標,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塑造綠色低碳轉型新優勢,努力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美麗山東新篇章。
一是扎實推進美麗山東建設。完善美麗山東建設推進機制,積極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推動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生態環保創新基地(山東)。大力推進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扎實開展美麗城市、美麗鄉村、美麗海灣、美麗河湖等“美麗系列”建設。
二是高效服務高質量發展。實行碳排放指標省級收儲調劑,千方百計做好環境要素保障。深化環境影響評價改革,在部分園區開展優化環評分類管理試點。穩妥推進全省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建設。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做好2025年碳市場履約和消耗臭氧層物質履約工作。
三是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更高標準推進藍天保衛戰。提升水泥、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水平,長流程鋼鐵企業全面爭創環保績效A級。開展傳統產業集群環保治理。累計淘汰19萬輛國三及以下非營運柴油貨車。更高標準推進碧水保衛戰。重點國控斷面實施“一河一策”精準治理。完成全省黃河流域和重點河湖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任務。國控河流入海斷面排放強度較2020年實現負增長。更高標準推進凈土保衛戰。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累計完成1.67萬個行政村環境整治任務,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到68%。搭建“無廢城市”建設信息平臺,深入推進全域“無廢城市”建設。
四是依法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執法。壓緊壓實各級督察整改責任,組織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力爭全省生態環境執法大練兵成績全國領先,繼續做好大氣監督幫扶和“兩打”行動。對嚴重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常態化落實監督執法正面清單,非現場執法比例保持在40%以上。
五是確保生態環境安全。扎實推進生態環境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常態化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組織2025年度重點河流突發水污染事件環境應急“一河一策一圖”實戰應用大比武。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監測能力建設,確保核與輻射安全。
互動時間
看完這篇文章
您有什么感想?
歡迎評論區
分享互動~
供稿 |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
編輯 | 李夏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