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第八季的老IP《中餐廳》意外地挖掘到了演員姜妍的魅力,她在節目中的溫柔、耐心以及好廚藝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時也有很多人跑到姜妍的社交賬號下,關注她的日常與美食分享。
趁著熱度,今年年初芒果TV立刻上線了以姜妍為主角的微綜藝《姜姜好》,讓這位美廚娘有了更多發揮空間與自由度。她和幾位搭子駕駛著餐車,一起前往成都各個地方擺攤,也暗合了當下火熱的“后備箱擺攤文化”。
但或許是受體量制約,《姜姜好》的全網熱度一般,最高只在貓眼熱度榜的第14位。口碑也平平,姜妍在《中餐廳8》中的高討論度似乎并沒有延續到這檔更輕巧的節目中。
追平了節目的冷眼認為,《姜姜好》這檔節目本身并不差,也有不少亮點,但成也“貪心”敗也“貪心”,它想要表達的實在太多,反而拖累了節目。
不等下一季,現在就見面
《中餐廳8》中的姜妍為什么這么讓人喜歡?
因為她對待食物的認真與熱愛,無需過多花字和畫外音,就從她甩面時的嫻熟動作以及一次次嘗試做小豬蓋被的舉動,觀眾就能感受到她是發自內心喜歡做飯這件事,而不是為了完成一個通告而已。
《姜姜好》則給了姜妍更大的發揮空間。它的體量不大,一期不過半小時,2-3期是一個完整的擺攤日記錄。
沒有了每日經營目標,也不存在資金壓力,姜妍可以自由選擇每天要賣的食物,自己決定價格,幾點出攤營業,賣到幾點收攤都由自己說了算。這種設定,無疑讓姜妍的廚藝有全方位展示的機會。
必須承認的是,現在的綜藝市場造一個新的爆款IP已經沒有那么容易了,所以直接對經典IP做深度挖掘和延續,這是《姜姜好》最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中餐廳8》的基礎上,延展出了一檔更輕巧的節目。
觀眾對一檔節目或者說某個綜藝人物的愛正在變得越來越短暫,過去一檔節目跑出了核心人物,觀眾尚且有耐心去等待下一季再見,而現在這種可能性正在大幅降低。
姜妍在《中餐廳8》中的表現固然亮眼,但又有多少人能夠等到《中餐廳9》呢?
所以,在趁著熱度尚在時,去做一些基于原IP的延展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下一戰歌手》之于《歌手2024》就是把“上《歌手》”這件事提煉出來,去做延展;而《姜姜好》則是把姜妍這個核心人物提煉出來,根據她的性格與特長,去做小而美的延伸。
與林大廚這種在后廚摸爬滾打幾十年,對廚房一磚一瓦都了熟于心的大廚師不同,姜妍更像是廚藝愛好者,她的特長在做飯而不在管理,所以小巧的營業方式更適合她。與有著經營目標的“中餐廳”相比,“后備箱”自由度更高,而且姜妍不需要像在中餐廳一樣,去現學什么新技能,而是把自己原有的廚藝水平發揮出來就夠了。
姜妍的性格比較內向和感性,在中餐廳時她的話也不多,而作為經營者話少可以說是大忌,所以節目組找來了和姜妍有過合作、性格更活潑外向的川渝人黃小蕾,和姜妍結為擺攤搭子,兩個人一起備貨備料,出攤經營。
從實際播出效果來看,黃小蕾確實分擔了姜妍的壓力,特別是社交方面的。很多時候客人來得太多忙不過來,姜妍專注于做飯,而黃小蕾則負責和客人聊天送上小零食,分工很明確。除了兩位老友外,本身就有擺攤直播經驗的董巖磊,作為“壯勞力”加入,幫兩位姐姐搬運貨物,收拾攤位等等。
另外冷眼發現,《姜姜好》除了對IP和核心人物做延續之外,也在做更多電商和周邊的探索。在節目中,姜妍帶來了自己設計的卡通形象姜叔姜嬸,她的攤位也常用姜叔姜嬸元素做裝飾,而節目相關的周邊區,就可以買到姜叔姜嬸的徽章、刺繡布貼以及同款毛絨包。
不說銷量如何,在整個行業都在嘗試多條腿走路的當下,也確實該多一些這種“正片種草一鍵get同款”的嘗試。
成也“貪心”,敗也“貪心”
《姜姜好》本身的邏輯線并不復雜,姜妍想要體驗后備箱擺攤文化,所以拉上搭子說干就干。但在實際呈現的過程中,冷眼總有一種“節目組想要的太多”的感覺。
在第一期節目播出時,冷眼以為這是一檔明星職業體驗節目,姜妍鄭重其事地去研究了其他攤主后備箱擺攤都在賣什么、他們是如何裝飾自己的小攤位的、還有不少篇幅留給了姜妍去菜市場采買。
“可能是要記錄一個后備箱攤位是如何從零到一,成本應該如何控制的吧”,冷眼心里這樣想著,但第二期播出后就發現,節目并沒有類似于成本、資金上限這類獎懲機制,每天愿意賣多少貨、想要賣什么、如何定價,都隨姜妍的心意來,這意味著節目對于同樣想擺攤的年輕人而言,參考意義不大,那么設置這些環節的意義是什么呢?
不止如此,在每天的擺攤結束后,姜妍回房間還會寫日志總結,也提到過成本、備貨之類的問題,可就如前文所說,她的擺攤更像是興趣而非謀生,這些總結對于真正有需求的人來說,顯然沒多少信息增量可言。
其次,《中餐廳8》中姜妍最吸引人的名場面是什么?是她挽起頭發安安靜靜地做飯,是那種物我兩忘的專注和認真。
《姜姜好》中當然也有姜妍做飯的內容,冷眼最喜歡的就是每天準備出攤前,姜妍和黃小蕾一邊閑聊一邊備料的模樣,食材在鍋子里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讓人感覺很溫暖很治愈,但與正片長度相比,這兩三分鐘的內容真的太短了。
反之,姜妍和搭子們一起逛市集、與客人們的閑聊都被保留下來。說實話,冷眼并不覺得她們逛市集有什么特別有意思的地方,在擺攤中突然插入這么一段反而讓人覺得突兀。與中餐廳是吃一頓正餐不同,來后備箱小攤的客人多是吃個零嘴,也意味著他們在這個小攤子上停留不了多久,那話題自然也不能聊得很深入,難免會給人一種“為了聊天而聊天”的感覺。
再次,《姜姜好》作為《中餐廳》的延續,自然少不了賣情懷的部分。林大廚在第一天擺攤時,突然出現來為姜妍站場應援;后面的擺攤日,在中餐廳為姜妍及其他嘉賓拍到不少“人生照片”的攝影師飛飛,也閃現后備箱小攤。
但這張情懷牌打得有點生硬,或許是和節目時長有關,給人的感覺是這些嘉賓突然出現又匆匆離開,大家像是有任務設定的NPC一樣,既沒有完全發揮出他們的特長,也沒有充分展現他們和姜妍之間的羈絆。
像林大廚在姜妍擺攤第一天出現,完全可以作為外援告訴她小餐車經營的一些訣竅,或者干脆幫忙打一天輔助,這種關系轉變也存在意外與看點;飛飛帶來了自己做的照片墻,和姜妍聊了聊在《中餐廳8》的往事,那為何不更進一步,讓飛飛成為一日驚喜攝影師,來激發當下的客人與嘉賓之間的新故事。
最后,好像所有與治愈、慢生活有關的節目,都會去做文旅結合。站在行業融合的角度,冷眼理解這種做法,但《姜姜好》的內容已經很滿了,再融進來文旅結合,給人的感覺就是節目很亂,想說的事情太多,卻哪個也沒講透講到位。
比如姜妍選取的這幾個擺攤地點,都是當地年輕人最喜歡去的地方,它們吸引年輕人的點在哪兒?節目只是很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說實話冷眼追平了節目也根本沒記住那幾個擺攤地具體在成都的哪里,有什么別具一格的地方。
微綜藝的特點就是小而美,它能承載的信息量有限,既然如此為什么不把一件事講透呢?如果節目只循著擺攤+文旅這一條線,說不定最終呈現出的效果會更干凈、信息量也更清晰直接。
當i人成為主咖
姜妍是個名副其實的i人,無論是打輔助位的《中餐廳》還是做主咖的《姜姜好》,我們都不難發現,與人溝通并非她所長,埋頭做事才是她的舒適區。
可《姜姜好》是擺攤的節目模式,這就導致節目在美食之外還需要有一些動人的故事,才能打動觀眾,才能有傳播度,但這顯然不是姜妍所擅長的。甚至在很多時候,如果沒有黃小蕾招呼客人,場子會立刻冷下來。
可黃小蕾也并非是個優秀的MC人選,她和客人聊天更偏向于拉家常,而無法在短時間內挖掘出有意思的故事,更別提誕生什么有傳播性的金句了。此外就像有觀眾指出的,黃小蕾太愛說方言了,對于非川渝人而言,一方面空耳聽起來有理解困難,另一方面一些方言梗也聽不懂,雖然咱是在成都擺攤,但節目也是要面向全國觀眾的嘛。
能感覺到節目組已經在盡力剪輯一些有話題度和傳播性的內容了,比如姜妍開車拐錯彎,但它沒有話題延展性,觀眾看到了也沒有去分享的欲望。同時因為要剪出話題性內容來,做美食的部分不可避免地被壓縮,沖著“美廚娘做美食”來的觀眾,也會覺得不夠盡興。
還有很可惜的一點,姜妍是個對工作人員特別好的嘉賓。在《中餐廳8》她為了讓跟拍PD早點下班裝睡,想趁著他們都休息了再備料;她也會為了工作人員送自己的小禮物而感動到落淚。這是姜妍區別于其他藝人的明顯特質,但這一點只輕輕帶過。
冷眼認為,對于i人做主咖的節目來說,有兩種解決辦法。
一種辦法,是引入有效“外援”。找一位真正能夠擔起談話引導角色的MC,又會造梗又能傾聽的嘉賓。它不需要自帶流量,但需要有足夠的專業能力。
另一種辦法,則是換個方式講故事。
觀眾看綜藝是為了滿足情感需求,想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如果單純只是做美食的話,那么觀眾完全可以移步姜妍的社交賬號去看她的美食分享,對于一個i人而言,如何帶給觀眾有意思的故事?
冷眼記得日本有一位名叫“俄羅斯佐藤”的大胃王,她不僅能吃也很會做,在個人YouTube上佐藤做過這樣一檔小節目——從粉絲處征集食譜,她來復刻,但需要粉絲告訴她食譜背后的故事。
這種操作模式其實就很適合姜妍,充分發揮了她擅長做美食的長處,又不需要她去招呼客人,每道菜的背后又各有屬于自己的動人故事。
同時素人觀眾的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試想如果你的“夢中情菜”被翻牌并復刻,你怎會不和親朋好友去安利?節目的輻射范圍與影響力,也就跟著被擴大了。
總而言之,冷眼始終認為,《姜姜好》的思路是對的,但或許因為制作團隊與《中餐廳》是同一批人,大家還是在用做常規長綜藝的方式去設計短節目,讓內容看起來有些雜亂。如果能夠在版塊上做減法,并且找到更適合姜妍的敘事方式,《姜姜好》會變得更好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