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睿研消費 編輯|MAX
來源|藍籌企業評論
國內新能源車企遙遙領先的比亞迪在2025年1月被吉利汽車反超,奪去其冠軍寶座。
2月6日比亞迪午后漲停,收報311.08 元,重回 300元關口,創3個多月新高,A股最新市值9510億元。
大漲是受2月10日在深圳總部召開智能化戰略發布會的影響,比亞迪計劃借 “天神之眼” 系統讓大眾暢享高階智駕。
此前有媒體報道,比亞迪 2025年產銷規劃中,至少60%車輛要搭載高速NOA及以上智駕系統,有望推動NOA在10 - 15萬元車型中普及。
智能駕駛主要通過深度學習、大數據、5G 通信、車聯網等技術與智能駕駛深度融合,提升系統的感知、決策和執行能力。
2025年若60%車型搭載高速NOA 系統,會加速燃油車退場,加劇新勢力分化,倒逼傳統車企轉型。智駕技術從 “選配溢價” 轉為 “基礎配置”,或引發新一輪價格戰,加劇市場競爭。在應用層面,2025年是高階智能駕駛商業化關鍵拐點,預計未來兩年高階智駕將快速普及到10萬-20萬元汽車市場。
吉利反超值比亞迪值得關注
2月1日,吉利汽車公布1月銷量數據,其乘用車銷量達到26.67萬輛,同比增長約25%,環比增長約27%,吉利超出比亞迪5742輛,重回國內車企銷量第一。相比比亞迪的開年首月環比近腰斬態勢,吉利則是呈現環比增長態勢,這一數據還是值得我們關注。
從產品層面看,2024年吉利汽車集團多個品牌連續上市多款新車型,其中包括吉利星愿、銀河E5、銀河星艦7 EM-i等多款重磅車型。三款車型無論是產品定位還是性價比,都精準切入了比亞迪重磅車型的市場區間。
銀河星愿PK比亞迪海豚
銀河E5(純電SUV) PK比亞迪元PLUS
銀河星艦7 PK比亞迪宋Pro
以吉利銀河星艦7EM-i為例,其基于吉利GEA架構,采用與比亞迪DM-i相似的1.5L自吸發動機+單檔插混結構,得以將價格壓至10萬元以內,油耗與比亞迪宋Pro、宋PLUS DM-i相當,系統成本更低。不僅這樣,星艦7的快充功率比宋Pro快一倍,更是展現出了顯著優勢。
根據吉利官方說法,其之所以能夠在2024年取得333.65萬輛的全球銷量,主要得益于其戰略轉型的成功,包括對吉利、吉利銀河、領克、極氪、沃爾沃、極星、路特斯等一系列品牌的重新梳理及定位,以及把幾何并入銀河,領克和極氪合并等一系列非常重大的品牌動作。
2024年6月,在2024 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吉利董事長李書福針對中國汽車產業高度 “內卷” 發言。他指出,中國汽車工業內卷全球居首,價格戰激烈,此態勢有兩面性,成熟公平市場下內卷可促進行業進步,反之則有負面影響,還警告過度內卷和價格戰會導致偷工減料等問題。
而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觀點相反,認為競爭帶來的 “卷” 是技術突破和產業升級的催化劑。從李書福發言可看出,2024 - 2025 年吉利努力樹立關注 “人” 與社會責任的形象從李書福的發言能明顯感受到,2024 - 2025年這一年多,吉利致力于塑造有溫度的品牌形象。吉利深知,企業與行業發展不能只著眼冰冷的 “競爭” 與 “市場”,更要關注人、勇擔社會責任。這或是今年1月吉利銷量趕超比亞迪的重要原因。
除了整體規模外,1月,主流新能源品牌吉利銀河銷量達9.35萬輛,同比增長超134%,環比增長約35%,位居新勢力品牌銷量冠軍,超出第二鴻蒙智行5.9萬輛,實現規模的絕對第一。
此次吉利汽車集團重回第一,只是國內市場表現。在出海方面,1月,吉利汽車海外出口銷量2.68萬輛,環比超9%,同比增長2%。按照吉利汽車集團的核算方式,并沒把沃爾沃等在內的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其他品牌銷量數據統計進來。吉利在全球化路線上,并不是單純的出口,而是在海外走現地化發展模式。如果加上大吉利概念下的產品市場表現,吉利的第一將更加遙遙領先,這是一個容易被人忽略的含金量。吉利將在接下來的發展中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吉利汽車終端市場的表現表明,汽車行業已經從過去的卷價格,開始向卷技術,卷垂直整合,卷正向開發去變化。
截圖來源:公司公告
據悉,吉利銀河今年將推出5款新品,含2款SUV、3款轎車,瞄準主流細分市場,目標年銷百萬,保守估計年底月銷量達15-18萬輛。領克和極氪合并后,新集團年底月銷預計8萬輛左右。
吉利電混產品上量后,新能源銷量將覆蓋10萬 - 70萬元細分市場,月銷超20萬輛。此外,在混動和燃油車領域,吉利將推出銀河L6 EM-i、銀河L7 EM-i及2款全新燃油換代產品,持續引領細分市場創新,展現品質造車核心。
2024年,內卷成為行業流行詞,內卷的核心就是低質低價的價格戰,這給市場帶來的是以質換量。此次吉利重奪規模化第一,意味著中國汽車從2025年第一個月開始重新回到品質造車軌道上,消費者也回到品質消費上。
近日,DeepSeek這把“火”已經點燃車圈,吉利成為第一個官宣上車的車企。吉利與DeepSeek的合作方式,是將R1模型的知識能力蒸餾融合進自研模型。未來這種模型也將會被更多企業應用。
吉利反超比亞迪的短期勝利,既體現了其戰略調整的靈活性,也暴露了比亞迪在高端化和國內資源分配上的短板。但兩家企業的競爭本質上是技術路線、全球化能力和運營效率的長期博弈。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內容和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整理,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睿藍財訊出品
文章僅供參考 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來源:藍籌企業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