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7日),英國副首相兼住房大臣安吉拉·雷納確認,曾經(jīng)奪走72條生命的西倫敦格倫費爾塔樓將被拆除。消息一出,引起了民眾的廣泛熱議。
2017年6月14日凌晨,從睡夢中驚醒的倫敦人發(fā)現(xiàn)了一座肉眼可見的冒著黑煙的高樓。一棟24層的塔樓“格倫費爾”(Grenfell Tower)被 點燃了。
之后,人們紛紛從社交媒體和電視直播中看到了現(xiàn)場的慘狀:一條巨大的火龍吞沒了高樓;有人在樓中搖晃手機燈光絕望求救;有位母親將自己的嬰兒從10層樓拋下,期盼可以獲得一絲生的希望;負責救災的消防局長說,那是自己入職29年來從未見過的大火……
經(jīng)過了多年的調查,如今有充分的證據(jù)表明,該建筑物外的覆蓋層材質是導致火勢迅速蔓延的重要原因。雖然包層材料、窗框和公寓內部的東西都被大火燒毀了,但建筑本身是由防火鋼筋混凝土制成的,并沒有倒塌。
早在1968年,倫敦東部紐漢的羅南角(Ronan Point)就曾發(fā)生過一起煤氣爆炸事件。該事件導致部分建筑倒塌,并造成了4人死亡。
在此之后,英國建筑法規(guī)規(guī)定,建造塔樓時必須使用鋼筋混凝土。
盡管格倫費爾塔樓內部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未在大火中倒塌,但根據(jù)英國政府2024年12月收到的最新報告,這座塔樓主要結構的狀況目前正在惡化。
報告指出,盡管目前已經(jīng)安裝了從地下室到24層的整體支撐物,但“建筑物留在原地的時間越長,結構狀況不斷惡化的風險就會增加。支撐只是一種緩解措施。塔樓的嚴重結構損壞仍然存在,主要結構也在不斷惡化。”
早前公布的一份報告也認為:“參與格倫費爾項目的所有技術專家和工程師都一致同意并明確建議,格倫費爾塔應盡早被拆除。”
那些幸存或失去親人的人,以及那些生活在陰影中的人,對英國政府的這一決定存在異議。
“我認為格倫費爾塔不應該現(xiàn)在被拆除,因為還有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我們這些家庭需要看到正義。”
納比爾·喬凱爾在格倫費爾塔大火中失去了6名家庭成員,他對英國住房大臣兼副首相雷納宣布的拆除塔樓計劃,發(fā)表了自己的反對意見。
一些人同意喬凱爾的觀點,認為格倫費爾塔應該被保留下來,以提醒人們這里發(fā)生過什么。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喬凱爾說:“聽說格倫費爾塔要被拆除了,很多家庭都很難過。我們希望它矗立的時間可以更長一些,因為這場災難的主要責任人還沒有被起訴。”
他說政府做出這個決定是倉促的,并補充說:“這是一個非常敏感、微妙的問題,所以需要深思熟慮。”
喬凱爾認為,在正義得到伸張、肇事者上法庭受審之前,在刑事調查結束之前,這棟建筑不應該被損壞。
卡拉尤爾是格倫費爾人道組織的成員,在火災中失去了侄女和堂兄,他說一些家庭把這座塔樓視為“墓地”。
伯納黛特·伯納德是眾多失去親人的親戚之一。
她說:“對我來說,這座塔實際上是我哥哥火化的地方,所以這是他的安息之地,是他的墳墓。這不僅僅是一座建筑,對我來說,安吉拉·雷納的決定是對我哥哥墳墓的褻瀆。”
不過,也有不少人支持政府的決定。
蘭開斯特西部居民協(xié)會(LWRA)主席拉沙里對雷納的決定“非常滿意”。他說,出于安全考慮的話,政府別無選擇,只能這么做。
LWRA的另一名成員阿巴斯·達竇說,這座建筑“每天都在困擾著我們”。
達竇住在離工地大約50米遠的地方,他說:“對于那些不住在塔樓附近的人來說,很輕易地認為它應該永遠在那里。但從建筑的結構上講,它是不安全的,必須找時候拆除掉。”
火災發(fā)生時的肯辛頓區(qū)的工黨議員艾瑪·登特·科德表示,這一決定讓她感到“如釋重負”。
她說:“我每天看到這棟大樓時,就感覺很痛苦。有時當我看著它時,我仿佛看到了那天正在發(fā)生的情形。”
2020年,一份報告建議在不同的地方支撐這座塔,因為加固格倫費爾塔樓的混凝土已經(jīng)被天氣破壞了。夏季的炎熱和冬季的干燥造成了這棟塔樓的不穩(wěn)定性。
早在2019年時,就有工程師向政府建議,應拆除塔樓10層以上的部分。
代表喪親者和幸存者的格倫費爾聯(lián)合組織(Grenfell United)則表示,事實上,悲痛的遇難者親屬們最擔心的是,塔樓拆除后,他們的聲音會被永遠忽視。
英國政府忽視了安全隱患
格倫費爾的大火暴露出英國安全監(jiān)管方面的諸多漏洞。全英約有4000棟類似的高層居民樓,多數(shù)建于上世紀50至70年代,許多高樓采用的外墻建筑材料與防火通道設計都和“格倫費爾”類似。
一份由高等法院退休法官馬丁·摩爾-比克撰寫的報告稱,1991年,坐落在默西塞德郡休頓的11層高的諾斯利高地大廈(Knowsley Heights Tower)發(fā)生火災后,專家們就發(fā)出過關于覆層著火風險的警告。
1999年,蘇格蘭艾爾文市的加諾克大樓(Garnock Court)又發(fā)生了一起火災,議會委員會重申了對此類火災的擔憂。
但是,這種易燃覆層都沒有被禁用,它甚至還被歸類為符合英國的安全標準。
2001年的建筑安全測試顯示,這種外包覆層會“劇烈燃燒”。但該結果被保密,政府也沒有收緊或更改任何規(guī)定。
2009年,倫敦南部的高層建筑拉卡納爾大廈(Lakanal House)發(fā)生了火災,造成了六人死亡。
大樓改建承包商和物業(yè)管理失職
2015至2016年,格倫費爾塔樓曾進行過一項耗資870萬英鎊的翻新工程,包括包層、加上雙層玻璃窗和公共供暖系統(tǒng)。
該工程由Studio E建筑公司監(jiān)督,東薩塞克斯郡弗瑞斯特的雷登公司執(zhí)行。
調查稱,承包商和租戶管理組織(TMO)對格倫費爾塔樓的改建工程管理不善。
當租戶管理組織需要更換大樓的自動開關防火門時,管理公司卻沒有按照正確的規(guī)格去訂購。
調查還發(fā)現(xiàn),在大樓改建過程中,未能確定由誰對安全標準負責,這導致了“輪番推諉’”。
Studio E“對這場災難負有非常重大的責任”,因為它沒有認識到覆層是可燃的。哈雷外墻公司也“負有重大責任”,因為它沒有考慮到消防安全。雷登公司同樣未能明確哪家承包商應該負責,也未能“積極關注消防安全”。
?
制造商刻意隱瞞了危險程度
產(chǎn)品制造商“奧科尼克公司”(Arconic)被指“蓄意隱瞞”了用來包裹格倫費爾大樓上用作防雨屏障的覆層的真正危險程度。該公司委托進行的防火測試表明,覆層的性能很差,但這一信息沒有提供給“英國認證委員會”(BBA)。
“塞洛泰克斯公司”(Celotex)對其產(chǎn)品的適用性做出了“虛假和誤導性聲明”。金斯潘公司(Kingspan)生產(chǎn)了5%的隔熱材料,但該公司沒有揭示其產(chǎn)品的局限性,從而誤導了市場。
此外,調查報告還顯示,倫敦消防局在發(fā)現(xiàn)消防問題并加以糾正方面,存在著技能上的不足。他們沒有分享有關覆層火災的知識,沒有為大量的999報警電話做好準備,也沒有培訓員工如何指揮被困居民。
對于這些,遇難家屬自然希望能夠得到一個最終的解釋。
一邊是格倫費爾大火背后尚未完全揭開的真相,一邊是危樓對周邊地區(qū)帶來的安全隱患,兩者孰重孰輕?
經(jīng)過各方的爭論,最終英國政府認為,鑒于格倫費爾塔樓目前的具體情況, 安全仍然應該放在更優(yōu)先的位置。 這是因為確保公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任何社會最基本的責任。 同時,追求真相和紀念歷史也是不可或缺的。
為此,格倫費爾塔紀念委員會一直在咨詢在塔樓區(qū)域建立紀念碑的計劃。希望歷史的教訓不被遺忘,盡早給遇難家屬一個滿意的交代。
自2017年格倫費爾塔火災悲劇后,英國已經(jīng)加強了對高層建筑和住宅樓的消防安全檢查。英國政府已經(jīng)啟動了一項大規(guī)模的修復計劃,旨在移除和更換這些危險的覆層材料,并提高建筑物的整體消防安全標準。
盡管如此,由于涉及的建筑數(shù)量龐大,修復工作進展緩慢,許多建筑仍然存在潛在的火災隱患。政府、地方當局和建筑所有者正在努力加快這一進程,以確保公眾安全。
如果你擔心自己居住的建筑物存在火災隱患,建議聯(lián)系住所所在的地方政府或建筑管理部門,了解具體的消防安全評估和整改計劃。
本文部分素材來自英國廣播公司、《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和《獨立報》等,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
- The End -
文 倪佳辰
內容合作或商務合作,請發(fā)郵件至:editor@thechineseweekly.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