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吵著要打職業,該怎么辦?”
“如果放棄學業押寶電競,最終孩子成不了電競選手,又該怎么辦?”
電競教育的“生意經”,或許就藏在這些靈魂拷問里。
作者:二鬧
圖片:源自網絡
2024年12月18日,在VCT CN年度頒獎典禮中,Gen.G官方教育品牌GGA電競學院(Gen.G Global Academy,簡稱GGA)獲得2024年度賽事金牌協作獎。這是目前行業內為數不多電競教育品牌與頭部電競賽事成功聯動的案例。
十分巧合,在此活動之前,我們有幸在Gen.G上海辦公室與GGA總裁王冠進行對話。GGA是Gen.G業務矩陣中資源投入最多、規模最大的業務線之一,也是Gen.G的核心營收支柱。
以此次對話為契機,GGA的成功案例也許能對“電競俱樂部如何掘金電競教育”提供思路和啟發。
01 選擇電競≠孤注一擲
Gen.G布局電競教育的源頭,就來自文章開頭的那些“靈魂拷問”,電競行業從業者應該對“孩子想打電競怎么辦”這樣的問題都不陌生。2013年之后,電競行業便進入發展爆發期,到2018年,隨著電競入亞里程碑的到來,年輕人想投身電競的浪潮更甚。
作為行業內的頭部俱樂部之一,Gen.G自然也是被諸多家長“拷問”的對象。“如果孩子最終成不了電競選手,又該怎么辦”,越來越多的家長出現相同的痛點,意味著這里也許藏著一個巨大的市場,于是在2019年,Gen.G開始開拓電競教育業務線。
王冠介紹,GGA的雛形是Gen.G在韓國首爾開設的一所全日制電競高中。由于出發點就是解決家長痛點,這所高中的教學模式就是為懷揣電競職業夢想的青少年提供“雙保險”:青訓與文化課教育并行。
這樣的課程設置一方面能夠檢測、挖掘學生在電競職業方向上的天賦,另一方面孩子們不至于因“打職業”夢想而放棄學業。
王冠介紹,如果學生確實擁有進入職業舞臺的天賦與能力,學校便會提供職業能力深造的途徑,而對于未能踏上職業電競舞臺的學生,學校也會提供將其送往與Gen.G合作的海外院校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就讀于海外高校的電競、體育或游戲相關專業,提供學歷深造的道路。
這條出發點是為了解決家長痛點的電競教育道路,如今已經越走越寬了。去年上半年,全美大學生電子競技協會(NACE)的成員高校數量達到150所,如今,這一數字已經超過200所,這與王冠為我們介紹的數據相吻合。這些高校中不乏國際名校,也有大量院校提供不菲的電競獎學金。
這樣的趨勢背后,實際上是國際高校與喜愛電競的年輕人群的雙向奔赴:越來越多喜愛電競的年輕人希望與這個行業距離更近,而更多高校則希望通過電競來提升院校品牌在年輕人群當中的認可度,開拓生源。
換個角度觀察上述趨勢,也許又能為大家打開一些思路:電競教育可以不只服務于“游戲少年”。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數據,2021年,中國在海外高等教育機構留學的學生共102.1萬人,數量居全球首位。以國內數據為切入點,國際留學需求的旺盛其實也在進一步助推GGA電競教育業務的發展。
諸多海外名校有著極高的成績門檻,而電競“特長”除了能夠降低有留學訴求的學子就讀海外名校的難度之外,相關院校的電競獎學金投入也在進一步降低大家的留學成本。
此時回過頭來看如今GGA的業務版圖,王冠介紹,除了全日制電競高中,GGA的業務已經延伸至課外興趣班,在韓國以學館形式運營的同時也打造了線上學習平臺,其中,課外輔導與線上學習的學生占據了較大比例。
涵蓋線上、線下及全日制的學習模式,實際上已經覆蓋了不同需求的人群。
02 充分發揮俱樂部優勢
GGA能夠跑起來,與Gen.G這個職業電競俱樂部品牌有著直接的關系。在王冠看來,Gen.G在不同電競項目中出色的競技水平和成績,以及青訓人才的持續輸出,都讓外界看到了GGA教育質量的高標準。
成績的背書是一方面,與此同時,職業俱樂部本身就擁有最出色的教育資源。“在整個組織架構里面,我們所有人可能都會針對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出來講課,比如電競營銷這一塊,就是我們自己的市場總監去講真實案例。”王冠說。
除了一線從業者成為電競教育業務的師資力量之外,俱樂部在整個行業中的資源網絡,也在為學員疏通升學與就業道路。升學方面已經在上文提及,在就業方面,GGA手中的案例也不少,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與VCT CN聯賽的人才輸送與技術合作。
另外王冠向我們介紹,目前Gen.G的工作團隊當中,就有大約30%的人員均來自GGA培養。而對于擁有職業選手天賦的學員,除了能夠向Gen.G主隊輸送之外,俱樂部也會定期聯系其他俱樂部伙伴,舉行類似“選秀大會”的小規模人才輸送活動,確保多條培養路徑上的學員順利就業。
俱樂部能夠為電競教育業務提供的幫助不止上述,在上文提到的升學路徑上,隨著電競行業的產業規模越來越大,國內外諸多高校開啟電競相關專業,這些專業的開設也意味著更多高校對電競相關教學資源的需求逐漸擴大,這實際上也為電競俱樂部帶來了更多機會。
王冠介紹,在美國諸多與GGA合作的高校中,許多院校的電競專業課程是Gen.G參與共創的。此類合作既能幫助GGA持續開拓院校資源,也能為其升學渠道提供穩定性保障。
從上述不難發現,通過整合行業資源、搭建課程傳授體系,到打通人才培養路徑,GGA已經逐漸搭建起電競教育的業務閉環。
當然,在王冠看來最重要的是,GGA希望以更積極的方式讓懷揣電競夢的年輕人,盡可能多地看到電競行業的各種機會,最終讓他們能夠做出負責任且成熟的選擇,并確保在每一種選擇上為他們提供幫助。
03 結語
GGA的成功經驗在韓國與北美沉淀,王冠介紹,未來兩年,GGA也將重點布局國內,將成功經驗帶到全球最大的電競市場。
GGA或許是電競教育的先行者,但近年來,投身這一賽道的俱樂部、企業并不少。在對話過程中談及這些,王冠對可能存在的競爭對手卻并不避諱,“到現在,我也不認為它(電競教育)是一個存量市場。”他直言,這條賽道還有更寬廣的發展空間,價值也不完全體現在商業維度。
“全球有這么多年輕人熱愛電競,如果我們能通過這些教育產品和課程給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這件事情一定是有長期價值的,所以五年前董事會下定決心大力投入教育這個板塊,這也是我當時加入這個公司的原因。”他說。
隨著電競的興起與火熱,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想要投身電競,但這并不代表成為職業選手就是年輕人們唯一的道路,電競教育扮演的角色除了為職業賽場造血之外,也需要向更多年輕人展示電競這個產業的全貌,在他們無法成為職業選手時,“搭起通往其他機會的梯子”,這是GGA的愿景,也是王冠的愿景。
“通過我們的幫助和培養,他們真正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出口,這是讓我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王冠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