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月12日,市委、市政府召開來賓市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強調實干為要、創新為魂、狠抓落實,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市發改、工信、6個縣(市、區)及重點工業園區主要負責同志先后在會上發言。來賓融媒將發言予以整理發布,以饗讀者。
市發改委
市發改委:全市經濟穩中求進 多措并舉力促“開門紅”
2024年,我市經濟運行穩步增長、穩中有進。從全市看,GDP總量突破千億元,同比增長5.1%,高于全國、全區平均水平,排全區第8位,其中一、二、三產增加值分別增長5.3%、6%、4.2%,分別排全區第1、第9、第6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1%,排全區第5位;建筑業總產值增長12.2%,排全區第2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3%,排全區第1位;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22.3%,排全區第4位。從各縣看,GDP增速超過5%的有興賓區、象州縣、武宣縣、忻城縣,增幅低于5%的有金秀縣、合山市。
2025年,我市經濟發展的預期目標是:GDP增長5%以上,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7%、4%,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經與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研究會商,一季度各縣GDP增長目標為:興賓區力爭增長5.2%,象州縣力爭增長5.5%,武宣縣力爭增長5%,忻城縣力爭增長5.1%,金秀縣力爭增長5%,合山市力爭增長5%,可支撐全市一季度GDP實現增長5%左右的“開門紅”,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7%、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
一季度“開門紅”工作舉措。一是落實好全區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精準開展經濟運行調度。落實好2025年全市經濟運行調度工作方案,實行市領導統籌調度、部門專班監測調度、縣(市、區)重點調度的分層分級調度機制,逐月逐季落實各項經濟目標。緊扣一季度GDP增長5%的目標,緊盯14項權重點指標,對各縣(市、區)各部門預定目標的時序進度和完成情況進行分析研判和工作提醒,強優項補短板,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二是搶抓國家延續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紅利。緊密跟進國家兩重建設支持投向,扎實做好項目謀劃儲備和申報工作。市發改委組織各縣(市、區)、市直有關部門圍繞超長期國債、中央預算內投資、政府專項債等投向政策謀劃城市地下管網、水網建設、高標準農田、養老托育等領域項目182個,已申報第一批專項債券項目39個、資金需求39.3億元;超長期國債項目4個、資金需求14億元。加強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爭取更多項目、資金獲得國家和自治區支持。三是全力抓項目擴投資。全力推進納入自治區層面的90個重大項目,下達全市第一批統籌推進的重大項目清單,統籌推進市級層面重大項目543個,其中一季度新開工重大項目29個,竣工12個,組織好一季度全市重大項目開竣工活動。落實好重大項目“雙向清單”制度,全力攻堅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持續開展一季度投資運行日調度工作,力爭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5.3億元,同比增長1%。四是聚力提升消費和服務業。持續開展促消費活動,配套出臺促進消費政策措施,加力提升“兩新”政策效能。培育壯大電子商務、共享經濟等服務業經營主體,力爭一季度新入庫規上、限上服務業企業12家以上。加大服務業運行分析調度和企業紓困解難力度,持續推進產銷分離,壯大互聯網及相關服務企業,完成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合同簽訂,強化大藤峽壩下運輸組織,力爭一季度批發業、規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增長30%,保費收入增長40%,確保一季度服務增加值增長4%、力爭增長5%。
▲上下滑動閱讀
市工信局
市工信局:全力服務實體經濟 推進產業園區提質提速
2025年,工信系統將緊緊圍繞規上工業總產值超千億的目標,力爭全市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產業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0%以上。
推動產業向新,聚鏈成群,形成“千企聯動、百億支撐、新興產業接續”的新格局。具體路徑:
一、實施“扶千企創千億”行動。突出企業為本,服務為要,打造服務企業一流營商環境。開展“扶千企創千億”行動,健全“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服務機制,建設用好“企呼政應”智能功能平臺,深化“綠黃紅黑”四色服務機制,用好政策服務1158家“四上”企業、61家臨規企業和277個制造業項目,實現達產增效擴投資穩增長。一是服務一季度“開門紅”。用好自治區工業經濟一季度“32條”措施,“一企一策”推動具備條件的444家企業2月中旬100%復產,實現一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以上。二是服務442家存量工業企業增產增效。引導來冶、廣鐵等企業抓住電價下降有利契機,推動再生鋁政策支持,促進鋁產業增產增效。推動中沛產業園與區直企業合作,實現電子信息產業增產擴產。推動鈣基新材料、林木加工企業擴銷去存提產能,加強糖企榨季生產調度服務。存量企業全年實現產值855億元以上。三是推動2024年新入庫66家工業企業達產增效。重點保障企業原料供應、幫助市場開拓,推動仙鶴、飛南、綠聯、華航、群益等關鍵企業達產滿產,全年實現產值170億元以上。四是服務臨規企業上規入統。緊盯61家臨規企業清單,全周期全過程培育企業應統盡統、滿產達產,全年新上規入統工業企業50家以上。
二、實施產業園區提速發展行動。一是聚焦“四個一流”目標建強園區載體。按照“1+2+6”模式高標準編制全市產業園區總體發展規劃;高效率推動“2+6”園區全部升級為自治區級園區和納入《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爭取重點園區納入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協同發展區;用好“兩重”政策,高水平謀劃申報產業園區基礎設施政府專項債;高起點推進“2+N”、“3+N”模式,力爭投入建設園區基礎設施10億元以上。二是聚焦“雙千億”工程快上項目。加緊謀劃、招商、落地、建設高性能紙基新材料產業鏈、竹纖維全產業鏈等10大工業重大牽引性項目,發揮周轉金質效加快仙鶴二期建設,推動綠色航煤、鎂基新材料、綠色化工循環產業、10萬噸整車泛鋁件等項目開工,申報自治區“雙百雙新”項目30個以上,“雙百雙新”開竣工項目8個、投資40億元以上,推動智改數轉網聯、綠色低碳改造等“千企技改”項目50個以上,鋪排建設重點制造業項目250個以上,力爭制造業投資90億元,支撐工業投資170億元以上。
三、實施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突出“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重點培育6大百億級特色優勢產業。一是深化鋁錫銅鎳鉛鋅鎂錳等資源利用,發展再生資源和精深加工產業,建設廣西泛鋁件先進制造基地,加快實現鋁與區內外汽車、新能源電動車、新能源電池產業協同配套,探索輕量化鋁鎂合金、銅冶煉、鎂基、鉛鋅基新材料等新產業,力爭產值270億元以上。二是推動制糖產業數字化改造,延伸發展功能糖、飲品、飼料等綜合利用業,力爭產值110億元以上。三是推動碳酸鈣粉體加工向功能改性產業鏈延伸,引進塑料母粒等下游領域加工項目,力爭產值100億元以上。四是推動林木加工產品結構調整向新型板材、飾面板、定制家具、智能家具家裝方向發展,培育2家以上大型龍頭企業,力爭產值100億元以上。五是推動紙及復合新材料的仙鶴一二期等項目建設,力爭產值100億元以上。六是推動清潔能源電力項目建設,推動高載能行業增產拉動能源產業增收,力爭產值110億元以上。七是培育蔗糖、生態鋁產業參加國家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競賽,培育碳酸鈣、林木加工參評廣西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上下滑動閱讀
興賓區
興賓區:強基提質擴需 全力奪取“開門紅”
2025年,興賓區經濟發展主要目標為:GDP增長5%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以上,區屬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以上,一季度力爭GDP增長5.2%以上,全力奪取“開門紅”。
為達成目標,興賓區將著重從以下五個方面發力。
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推動工業提質增效。強化“四色”服務實體經濟模式,“一企一策”推動106家規上工業企業在2月中旬前全面復工復產。狠抓重點企業梯度培育,力爭全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6家,區屬規上工業總產值達170億元,推動二產增加值增長8%以上。利用數智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助力糖企加快設備更新改造;做強木材精深加工全產業鏈,推動鈣基新材料產業優化升級;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
聚焦一產穩定增長,全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全力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推動一產增加值增長5.0%以上。深化糖料蔗“四化”建設,力爭2025/2026年榨季糖料蔗種植面積125萬畝、進廠630萬噸以上。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智慧農業,加快推進正大全產業鏈、國家糧油一體化、新三智慧二期等34個農業項目建設,不斷做強做優生態畜牧、現代漁業產業。強化農業品牌培育,新增“兩品一標”農產品2個,創建一批自治區農業產業龍頭企業。
聚焦擴大消費需求,全力促進服務業提振發展。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力爭新增規上、限上服務業企業35家,推動三產增加值增長4.0%以上。開展汽車、家裝、家電等系列促消費活動,持續擴大餐飲住宿、家政服務等重點領域服務消費;強化專班攻堅,服務海駿等63家重點批發企業;培育發展生產托管、農機作業等農業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聚集發展及文旅融合發展。
聚焦擴投資增效益,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提速提效。統籌推進173個重大項目,總投資740億元,力爭全年新開工項目30個、竣工15個以上,支撐年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0億元以上。狠抓重大項目建設,重點推進廣投新能源、鎂基新材料等39個投資過5億元的項目。搶抓政策機遇,謀劃項目284個、總投資568億元。強化科技創新,申報自治區“雙百雙新”項目7個,建設“千企技改”工程項目10個以上。深入開展“招商引資創新年”活動,力爭新簽約項目投資總額95億元以上。
聚焦要素強保障,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開展要素保障攻堅年和作風能力提升年行動,統籌做好用地、用林、用能等要素保障工作,推動干部轉作風、提效能。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一窗通辦”等政務服務改革,落實“桂惠貸”、減稅降費等惠企政策,推動營商環境再升級,讓企業放心干事、安心發展。
▲上下滑動閱讀
象州縣
象州縣:聚焦“四個方面” 推動高質量發展
象州縣將堅持“實干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說話,讓人民評價”的鮮明導向,圍繞全年GDP增長5%以上、一季度增長5.5%以上的發展目標,全力以赴拼經濟,確保實現“開門紅、季季紅、全年紅”。
以盤活存量、做優增量為抓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綜合運用“四個一批”深化產業園區改革,加快園區企業模塊化集聚,“鏈”成產業生態,精準加快“3+4”工業產業體系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開展招商引資攻堅年行動,大力引進大健康綠色產業、低空經濟、智能傳感器產業鏈關鍵環節及上下游配套企業,力爭2025年新簽約項目投資總額達60億元以上,規上工業總產值達125億元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長14%。
以農工貿產加銷一體化為抓手,推進城鄉聯動、鄉村振興。加快推進“7個萬畝”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建設,推動中央廚房項目竣工投產,提升農工貿產加銷一體化水平。加快農民市民化進程,力爭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以上。確保主導產業穩產增收。實施水稻玉米高產攻關行動,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和總產量穩中有增;推進土地復耕、甘蔗水肥一體化建設,新擴種甘蔗3萬畝以上,力爭甘蔗產量達120萬噸;打造蔬菜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打通外銷經貿網絡,力爭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4.2%以上。
以用好用足“兩重”“兩新”政策為抓手,全力擴投資促消費。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持續拉動汽車、家電等重點行業消費增長;利用數字技術賦能“文旅體康商”產業,打造數智云象商貿流通系統,依托象州夢幻夜和夢幻星河等“文旅+”精品線路打造新消費場景,提升智能化便利化水平;籌備好第三屆“三月三”壯歡文化節、匹克球賽等系列活動,激發群眾消費意愿和城鄉發展活力;力爭全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分別突破630萬人、60億元。全力擴大有效投資。圍繞“兩重”導向,全年推進市級以上重大項目80個以上,新開工項目9個以上、竣工項目7個以上;力爭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4億元以上,增長1%以上。
以“人工智能+”賦能行動為抓手,推進數智生態縣建設。前瞻布局數智經濟,加快推進新能源智車數智制造產業園、能源智慧算力中心等項目建設,建設智算平臺核心系統,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數智底座。縱深推進產城融合,以江濱·AI靈境數實融合產業園、城東·智康谷大健康產業園“兩園”為載體,發揮康養資源優勢,打造大健康怡養綜合體;加快培育智能傳感器及智能健康終端產品、AI應用場景測試中試平臺等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建設產學研用基地,梯度推進產業智改數轉賦能,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同時,啟動“公鐵水空”多式聯運智慧物流樞紐經濟區建設,形成“數實聯動”發展格局。加快實現城內水系連通與生態修復,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上下滑動閱讀
武宣縣
武宣縣:推進新型工業化 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5年,武宣縣將錨定一季度GDP增長5.0%以上,全年增長5.5%左右目標,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以構建縣域“三二六五”現代化產業體系為牽引,重點圍繞“四個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開門紅、季季穩、全年好”。
全力抓產業、強工業、壯實體。立足現有40家規上鈣基企業,培育發展鈣塑板、可降解包裝材料等下游應用產業,加快新福興等一批鈣基新材料項目建設,力爭年產值超50億元。加快推動木材產業園區“騰籠換鳥”“智改數轉”,發展整裝家居、裝飾面板等產業鏈,力爭年產值超65億元。重點推進黔江糖廠技改升級項目建設,推動博宣糖廠開發藥用糖、功能糖等深加工產品,力爭年產值超15億元。發揮創科智能制造產業園集聚效應,發展智能終端、運動裝備等產業鏈,力爭新興產業年增長30%以上。對全縣254家“四上”企業提供分級分類精準服務,實施工業優質企業梯度培育計劃,力爭全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超15家,超億元企業達到40家以上、超5億元企業8家,力促全年一二三產增加值分別增長5.8%、5.5%、5.2%。
全力抓項目、擴投資、優結構。在已儲備47個項目的基礎上,再抓緊謀劃一批新興產業、水利設施等項目。專班推進重大項目建設100個以上,加快推進桂福菌業等21個項目開工建設,推動勝陽船舶制造廠一期等24個項目竣工投產,確保全年完成固投超78億元、增長5%以上。持續優化縣域營商環境,聚焦九大重點產業,實現年內新簽約項目超20個、簽約金額超100億。
全力抓文旅、促消費、強三產。聚力打造武宣泛七星湖文體旅產業集聚區,培育“文旅+”“體育+”新業態,創造多元化消費場景,拓展消費空間。大力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激活武仙古城、大洋城等商圈消費潛能,推動夜間經濟提檔升級,拉動批零住餐全年分別增長35%、8%、15%、15%以上。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和商貿物流,助力三產年度增長5.2%以上。
全力盤活存量,培育增量,早抓快干奮力實現一季度“開門紅”。出臺落實一季度工業經濟穩增長激勵獎勵政策,確保2月16日前規上企業全部復工復產,力爭一季度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0%以上。重點抓好長壽設施農業等項目投產達產,力爭一季度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6%以上,一產增長5.8%以上。推動美團等電商平臺開展社區團購、社區網銷服務,力爭一季度批發業、零售業和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分別增長30%、5%、60%以上,確保三產增長5%以上。深挖柳梧鐵路(武宣段)、大藤峽灌區(武宣片區)等在庫項目投資潛力,力爭一季度固投完成15.5億元以上,建安投資完成12.66億元以上,均實現正增長。
▲上下滑動閱讀
忻城縣
忻城縣:鉚足干勁加油干 奮力實現全年目標任務
2025年,忻城縣將牢固樹立“實干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說話、讓人民評價”的鮮明導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力推動全年GDP增長5%以上,其中一、二、三產分別增長3.5%、12.8%、3%;力爭一季度GDP增長5.1%,其中一、二、三產分別增長5.1%、9%、3.7%。
全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對重點“四上”企業、培規企業、重點項目開展全面調研,為企業排憂解難。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計劃投放“桂惠貸”15.5億元以上。推動玲瓏雪、念初好物等在建項目竣工投產,力爭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家以上,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加快推動產業提質增效。著力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助力繭絲綢、碳酸鈣、電力等行業企業實施技改。穩住糖料蔗種植面積,確保面積穩定在7萬畝以上,力促2025/2026年榨季進廠糖料蔗達37萬噸,制糖及綜合利用產值保持在2.8億元以上。穩步推進鈣基新材料產業轉型升級,計劃完成產值9000萬元。加快國家儲備林建設,做強林木加工產業,培育2家以上規上企業,力爭完成產值1.4億元。蠶桑產業方面,以“標準化、規模化、專業化”為發展方向,力爭鮮繭產量增長8%以上,促進繭絲綢產業園全面投產,力爭全縣繭絲綢產業完成產值7.5億元。新能源產業方面,加快推進共享儲能電站、風電等項目建設,全面并網后力爭實現年產值9.8億元。
突出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全年統籌推進重大項目45個,新開工11個以上、竣工3個以上,力爭年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以上。其中,駿達混凝土公司新型建材產業園等工業項目力爭完成工業投資8億元以上;魚宜高速公路建設加快推進,宜上高速公路即將開工,計劃完成交通投資23億元以上;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利設施建設持續發力,計劃完成水利投資5500萬元;招商引資成果顯著,力爭新簽約項目投資總額32億元以上,年內項目投資完成額9億元以上。
深化園區改革發展。著力完善園區基礎設施,推動園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項目投入使用;加快園區內產業項目全面投產,力爭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0%以上;培育創新型企業,力爭自治區級備案高新技術企業1家以上,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額超4000萬元。
全力化解債務風險。加強財稅收征管理,提高財政收入,足額償還法定債務;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清理盤活各類資產資源,實現國有資產資源處置收入1億元;利用化債政策,爭取置換債券、再融資債券等資金6000萬元,置換存量隱性債務或償還到期債券本金;積極爭取專項債券資金額度,加快兌付政府拖欠企業賬款。
忻城縣將以起步沖刺、決勝全年的干勁,謀深謀細、抓早抓實、精準發力,奮力實現一季度“開門紅”和全年目標任務,為來賓市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上下滑動閱讀
金秀瑤族自治縣
金秀瑤族自治縣:立足資源稟賦 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金秀瑤族自治縣2025年經濟發展主要目標是: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以上。
全力加快特色農業發展,保持一產持續增長。力爭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33.88億元,增長6.5%。抓好糧食穩產保供,確保糧食產量只增不減。推動產業基地、產業園等項目竣工投產,力爭全年食用菌產量比2024年翻一番,全年蔬菜(含食用菌)產量增長12%以上。加快推動養殖基地項目竣工投產、推進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園開工建設,力爭全年生豬和家禽出欄分別增長20%以上。
全力推進工業提質增效,推動二產較快增長。力爭全年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32.2億元以上,增長11.4%以上。力爭現有的46家規上存量企業全年產值達28億元以上,重點推進中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復工復產,新增產值1億元以上。推動1828大健康產業園、八角和甜茶深加工等項目竣工投產,新增產值3.5億元以上。加快推進竹子、艾草深加工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力爭全年工業投資增長20%以上。積極洽談項目,力爭全年簽約落地5個項目,總投資10億元以上。
全力促進消費提質擴容,促進三產快速增長。力爭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4.7%,批零住餐業分別增長20%、11%、10%、10%以上。加快推動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發展,力爭再培育1家瑤醫藥企業上規入統,力爭全年規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1億元以上,增長80%以上。
全力加快重大項目建設,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力爭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億元以上,增長15%以上。加快推進柳州至金秀高速公路、抽水蓄能電站等在建項目建設,力爭全年在建項目完成投資30億元以上。推進農業種植大棚光伏發電等48個項目開工建設,預計完成投資12億元以上。謀劃和儲備重大項目34個,總投資超過122億元;謀劃招商引資項目21個,總投資55億元。
全力提升旅游產業發展水平,擴大旅游市場消費。推進大瑤山盤王界旅游景區(二期)、瑤玖黎養生小筑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加快推動圣堂大峽谷旅游景區、木達木弄瑤寨旅游度假區等項目竣工。力爭全年接待游客1200萬人次、增長20%,旅游收入122億元、增長19.6%。
全力推進瑤醫藥產業發展,培育壯大健康產業。力爭全年瑤醫藥綜合總產值達20億元以上。全力推進瑤醫醫院建設,打造特色醫療品牌。加快推進種植基地建設,新植中藥材1萬畝以上。全力推進瑤醫藥康養品牌建設,在全國開辦一批瑤醫康養連鎖店。
▲上下滑動閱讀
合山市
合山市:育產業擴投資 積蓄轉型發展動能
2025年合山市發展目標:GDP力爭增長5%。隨著新動能逐步釋放,預計全年經濟運行呈現先低后高、逐季上升態勢。
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增強轉型發展動能。深化實體經濟服務,對合山市46個企業(項目)分級分類精準服務監測,推動31家規上工業企業2月中旬全面復工復產。用好激勵政策,推動企業充分釋放產能。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深挖資源潛力,全面落實來賓市與廣西桂冠電力能源戰略合作協議,大力推動合山電廠煤電機組改造、貴能公司煤礦設備更新安全改造、共享儲能電站、煤炭儲備基地等能源項目建設,加快煤層氣、鋁土礦等戰略性資源勘查,推動能源產業綠色化、智能化發展。
此外,大力培育替代產業,持續推動碳酸鈣、林木加工業等重點產業轉型升級,向下游延伸;重點推動虎鷹、新昊天、華臻、寰宇等28家企業實施技改,擴大生產,力爭全年產值完成2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15%。加快推進仁新一期精細石英砂粉項目投產達產、二期高端石英石飾面板材項目建成投產,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實現全年從北部灣港向東盟、歐洲等地區出口集裝箱2000個以上,力爭達到3000個。加快發展新動能,破解合山工業結構性問題,力爭煤炭火電以外的規上工業總產值在2024年增長8%的基礎上,2025年再增長15%以上,接續替代產業在合山工業總產值中占比超過60%。
持續提升一產三產,切實增進轉型發展成色。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推進現代設施農業建設,推動糖料蔗水肥一體化,做大農產品加工,做優堅果、芋檬酸等名特優新農產品,擴大生豬養殖、設施蔬菜規模,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綜合施策提振消費,深入開展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創造多元化消費場景,支持汽車、家電、數碼產品等重點領域開展促銷惠民、以舊換新活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改善型消費需求。全力激發文旅活力,開發研學游精品線路,提升合山工業旅游知名度,釋放旅游市場消費潛力。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續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高品質住宅建設,打造更加宜居宜業幸福城市。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不斷積蓄轉型發展后勁。集中攻堅抓項目,搶抓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聚焦能源、水利等領域謀劃儲備一批項目。實行重點項目月調度機制,強化要素保障,重點推進高端石英石飾面板材二期、洛山風電二期、共享儲能電站等36個項目建設,力爭全年、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以上。全力以赴抓招商,開展招商攻堅年行動,立足資源和產業基礎,聚焦能源、礦產、碳酸鈣和石英石新材料、醫藥等重點產業開展精準招商,力爭新簽約項目投資總額同比增長10%,持續增強轉型發展動力。
▲上下滑動閱讀
市工業園區
市工業園區:產業提質項目提速 促進經濟穩步增長
2025年,市工業園區繼續勇挑全市工業重擔、乘勢而上,深入推進工業振興,全年錨定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480億元,增長9%,力爭突破500億元;一季度力爭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112億元,增長9.8%。
聚力產業提質。以銀海鋁等龍頭企業為核心,依托鋁水、漿紙、存量廠房、用地等資源和要素,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推動優勢產業“串珠成鏈”。重點推進鋁基新材料產業園建設,延伸發展鋁合金汽車零部件等產業;推進技改升級,推動錳、錫、鐵合金等產業擴能增產,完成產值260億元以上。重點推進高端紙基產業園建設,打造全國最大紙基新材料生產基地,完成產值70億元以上。推動能源電力產業完成產值100億元以上。培育壯大綠色建筑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完成產值50億元以上。
聚力項目提速。堅持“項目為先、項目為上、項目為王”理念,重點抓好6個“雙千億”牽引性產業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竹瑞科技百億級紙基新材料等重大項目落地建設,推動雄富紙業、廣鐵技改等重大項目建成投產,力爭全年實現新開工項目15個以上、竣工項目10個以上。搶抓“兩重”“兩新”等政策機遇,推動謀劃項目落地10個以上。
聚力改革提效。深化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等改革創新,對標“四個一流”,狠抓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爭取納入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協同發展區,深度融入廣西向海經濟等戰略布局。健全完善“管委會+公司”管理運營模式,推動園區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發展。推進“科技+”賦能產業振興,申報實施科技計劃項目15項以上。梯度培育“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1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30家以上。
聚力環境提優。深化落實“四色”服務工作體系和服務企業(項目)“雙十條”措施,著力解決企業難題,推進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提升產業承載力。強化惠企政策兌現,向上爭取獎勵扶持資金1億元以上。健全企業培育聯動服務機制,助推企業上規、上智、上綠、上新,培育新增規上工業企業8家以上,新增鏈主型龍頭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綠色工廠等5家以上。
聚力穩健增長。出臺實施一季度提速增效政策,指導企業做好備料、招工等工作,確保全面復工復產。堅持節點倒逼推項目,扎實做好90個謀劃儲備項目和72個重大產業項目前期工作,推動項目應開盡開,擴大有效投資,力爭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3億元以上。實施重點產業鏈招商行動,力爭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0個以上,招商項目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10%以上。
▲上下滑動閱讀
市三江口新區
市三江口新區:錨定目標加壓奮進 打造產業發展“副中心”
2025年,市三江口新區主要預期目標是:仙鶴一期項目全面投產,力爭產值50億元以上,二期項目開工建設;全力推進綠色化工園區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全年推進重大項目25個以上,實現新開工7個以上、竣工7個以上;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億元以上;新簽約項目總投資100億元以上。
一季度主要預期目標為:推進仙鶴一期項目制漿和造紙各條生產線加快投產、達產,產值10億元以上;推進化工園區供水廠、污水處理廠、綠色航空燃料、綠色甲醇等項目前期工作和開工建設;實現重大項目新開工4個、竣工2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億元以上;新簽約項目1個以上,總投資5億元以上。
全力推進仙鶴產業園建設。加快推進仙鶴一期項目各生產線投產、達產,尤其是仙鶴一期項目化學漿、化機漿和2至4號造紙生產線,力爭全年實現產值50億元以上、一季度實現產值10億元以上。加快推進配套礦山開工建設,推進造紙填料、固廢堆場項目年底前竣工投產。加快推進仙鶴二期項目用地用林報批、征地和場平工程設計、預算、招標等工作,確保5月實現主體工程開工。
全力推進化工產業項目建設。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推動綠色航空燃料、年產100萬噸綠色甲醇項目3月份開工建設,雙氧水、造紙助劑、氧化鐵項目4月份開工建設。深入推進擬投資100億元的昊源化工、甘江生物等項目招商洽談,盡快簽訂投資協議、啟動項目前期工作,力爭上半年實現開工建設。
加快園區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特許經營項目建設,確保供水廠、污水處理廠年底前完成樁基土建工程。加快園區道路項目建設,確保正龍路等6條道路4月底前建成使用。加快推進天然氣管道、蒸汽管道等設施規劃建設。督促北投路建集團加快推進化工園區供水廠、污水處理廠場平工程,力爭一季度實現主體工程開工。
啟動化工園區認定工作。加快建立健全化工園區各類信息化平臺、系統和各項管理制度,做好相關修編及論證報告編制工作。加強溝通,及時組卷申報認定材料和迎審臺賬。
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聚焦綠色化工園區產業,加快引進一批強優化工項目。圍繞仙鶴上下游配套產業,大力推進以商招商,重點對接奧地利愛格人造板、艾邁德芳綸材料等項目。
▲上下滑動閱讀
來 源:來賓市融媒體中心
轉自:微觀來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