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鷹派”怕是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揮出的“封禁鐵拳”砸在棉花堆里——中國App非但沒被打趴下,反而借著這股“東風”掀起第二輪出海潮。
近日,印度市場里,中國部分App改頭換面重新上架;美國應用商店里,TikTok的下載量不降反升。這出戲碼,活脫脫應了那句老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疼的卻是自己。”
封禁令變廣告牌:中國App的“七十二變”
印度政府2020年封禁267款中國App時何等威風,如今36款App換個馬甲便重新登場。
更絕的是跨境電商公司,拉著印度企業唱雙簧,數據全存印度本土,連服務器螺絲釘都不讓中國母公司碰。
印度用戶早把這出戲看透了。德里警察局用著被封禁的“掃描全能王”處理公務文件,西孟加拉邦官員掃描稅單時,右下角的水印還露著中國App的logo。老百姓更實在:“封了芒果TV,我去哪兒追《乘風破浪的姐姐》印度特輯?”
美印“紙老虎”現形記:經濟算盤打得噼啪響
印度當初封禁中國App時,算盤珠子都快崩到喜馬拉雅山了:趁著中美斗法,左手承接中國產業鏈轉移,右手接住美國技術投資。結果現實給了當頭一棒,富士康的iPhone生產線沒等來,倒是等來了自家仿制藥原料斷供;特斯拉的超級工廠沒見著,先看見本土手機品牌被中國零部件卡了脖子。
最新貿易數據顯示,印度對華貿易逆差突破千億美元,買中國貨比自家生產還便宜三成,這買賣怎么算都是賠本賺吆喝。
美國那邊更是上演“川劇變臉”。特朗普當年封殺TikTok時,連“強買強賣”的劇本都寫好了。誰知風水輪流轉,如今谷歌、蘋果忙著應付反壟斷調查,灰溜溜改口“重新上架不違法”。這巴掌打得響亮,當初喊著“安全”封禁,現在為了保住應用商店30%的“蘋果稅”,連面子工程都不要了。
中國技術的“金鐘罩”
西方政客們最失算的,是中國企業早已備好“后手棋”。當美國威脅要斷供安卓系統時,華為的鴻蒙生態已覆蓋10億設備,海外開發者大會上,連印度程序員都忙著學HarmonyOS開發教程。
更讓西方心驚的是底層技術的突圍。美國對華芯片封鎖五年,中國成熟制程芯片反而拿下全球60%市場;稀土管制令一出,美國軍工企業急得跳腳,F-35戰機的永磁電機還得指著中國出口配額。
就像老話說的,“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當中國把鎢、銻等“工業維生素”納入管制清單時,硅谷的芯片巨頭們終于體會到了什么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全球化不可逆:合作才是硬道理
這場鬧劇給世界上了生動一課:印度街頭小販都知道“封禁解決不了餓肚子”,美國超市里漲價的日用品天天提醒民眾“關稅大棒打的是自己人”。中國App的“復活”背后,藏著最樸素的商業真理,用戶用腳投票,市場用手投票,政客用嘴投票,終究敵不過真金白銀的供需法則。
眼下特朗普又掄起關稅大棒,但中企早不是“吳下阿蒙”。新能源汽車在墨西哥建廠繞過關稅墻,跨境電商在巴西、中東開新局,連社交App都學會在代碼里藏“復活甲”。
這讓人想起閩南諺語:“風浪越大魚越貴”——越是封鎖,越逼出中國企業的生存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