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多地格力電器專賣店悄然掀起了一股改名風潮,紛紛將招牌更名為“董明珠健康家”,這一變動引發了廣泛關注和熱議。據了解,這一更名行動始于2025年1月,四川、山東、海南、重慶、江西等地的格力線下門店率先開始更名,隨后迅速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2月13日,在格力電器(四川)2025品牌戰略發布會上,格力全新戰略品牌“董明珠健康家”正式發布。格力方面表示,“董明珠健康家”旨在通過場景化體驗數據可視化、智能交互服務,重構零售價值鏈,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購物體驗。這一戰略品牌的推出,標志著格力電器從傳統家電制造商向健康智能家居服務商的轉型。
此次更名行動并非僅限于線下門店,線上直播間賬號也同步進行了調整,抖音平臺已有多家格力商鋪官方賬號名稱中帶有了“董明珠”字樣。據格力專賣店工作人員介紹,此次更名是全國范圍內的統一行動,只是門頭名稱的更換,店鋪性質和業務范圍并未發生改變。
對于此次更名,業內分析認為,這不僅是品牌標識的調整,更折射出格力電器在戰略轉型中對董事長董明珠個人IP的極致依賴。作為格力電器的“靈魂人物”,董明珠的個人知名度與企業品牌高度關聯。從2015年推出“董明珠頭像開機畫面”的格力手機,到此次將專賣店更名為“董明珠健康家”,董明珠的個人形象與格力品牌進一步深度綁定。
此次更名行動也引發了廣泛的輿論討論。有觀點認為,將個人名字與品牌結合,可以充分利用董明珠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品牌的辨識度和話題度,有利于市場推廣和產品銷售。同時,“董明珠健康家”的命名也突出了健康主題,與格力電器在健康科技領域的研發和推廣相契合,有助于傳達格力品牌的個性和價值觀。
然而,也有專家對此表示擔憂。他們認為,將企業命運與職業經理人過度綁定存在隱患,一旦董明珠離任,品牌認同可能面臨斷層。此外,過分強調個人形象也可能導致品牌核心價值被稀釋,引發消費者對品牌定位的質疑。
不過,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格力電器的更名行動并未對其銷售業績產生負面影響。據格力電器披露的財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474.16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為1322億元,同比增長2.9%;歸母凈利潤219.61億元,同比增長9.30%,創造了近5年來最好的歸母凈利潤業績。
此次更名行動是格力電器在品牌戰略上的一次重要調整,也是其在智能家居領域進一步深入布局的重要舉措。未來,隨著“董明珠健康家”戰略的深入實施,格力電器有望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健康的家居產品和服務。同時,格力電器也將繼續面臨市場競爭的挑戰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需要不斷創新和升級,以保持其市場領先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