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中央日報》2月14日文章,原題:500年歷史的雞毛撣子借力短視頻煥發新生
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張麻灣村的電商直播基地,到處掛滿了各式各樣的雞毛撣子。
春節過后,張麻灣村的雞毛撣子工廠迎來了生產高峰期。寒假期間返鄉的大學生張詩曼每天拍攝雞毛撣子的短視頻,在各大社交平臺上進行推廣。截至目前,她已經售出了1000多把不同款式的雞毛撣子。
張麻灣村制造雞毛撣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張麻灣村黨支部書記劉文豪表示:“近年來,隨著各種新型清潔工具的出現,雞毛撣子的銷售渠道逐漸變窄。市場萎縮加上缺乏創新,這一悠久的手工藝產業面臨存亡危機。”
為了打破這一局面,2023年初,張麻灣村經過市場調研和分析,開發了30多種新產品,并申請了“張麻灣”品牌和兩項外觀專利。劉文豪說:“我們看到很多地方通過電商直播推廣農產品,于是也決定嘗試在網上銷售雞毛撣子。”同年5月,張麻灣村拍攝的一條短視頻在社交媒體上爆紅。當日視頻瀏覽量就突破1000萬次,3到4日后更是達到3300萬次。這一波熱度迅速打開了雞毛撣子的銷路。
針對定制型雞毛撣子的需求也隨之而來。其中,一把高端私人定制雞毛撣子的售價為3800元人民幣,而一款長約10厘米的迷你撣子售價為300元人民幣。
隨著雞毛撣子在網上走紅,張麻灣村的村民紛紛投入到新產品開發和短視頻拍攝中。劉文豪說:“雞毛撣子的熱度帶動了村子的整體發展。”他透露,新的一年里,村里計劃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采摘觀光等旅游項目,推動農業、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為村民提供更多收入和就業機會。(任伊然 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