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防火監控塔是保障山地森林資源安全、預防和監測森林火災的重要設施,以下是關于它的介紹:
功能特點
- 視野廣闊監測全面:通常建在山地的高處,如山頂或山脊等位置,能提供 360 度全景視野,可俯瞰大面積的山地森林區域,有效減少監測死角,及時發現火災的煙霧、火光等跡象1。
- 配備先進監測設備:安裝有高清攝像頭、紅外熱成像儀等先進監控設備。高清攝像頭可在白天提供清晰的畫面,紅外熱成像儀能在夜間或煙霧較大等惡劣環境下,通過感知溫度變化準確探測到火源14。
- 具備通訊功能:設有通訊設備,如無線電臺、對講機或 4G/5G 通信模塊等,能夠與森林防火指揮中心和周邊的防火站點保持實時聯系,以便發現火情后迅速報告位置、火勢等情況1。
- 可輔助氣象監測:可配置氣象監測設備,如風速儀、風向儀、溫濕度傳感器等,實時監測山地的氣象數據,為火災的預防和撲救提供重要參考依據4。
設計要點
- 選址:要選在地勢較高、視野開闊的位置,如山頂、山脊等,盡可能擴大監控范圍,減少視野遮擋。同時,需考慮地質條件,避開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易發區域,確保塔基的穩定性134。
- 結構:一般采用鋼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具有自重輕、安裝便捷等優點;鋼筋混凝土結構則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抗腐蝕性。設計時需根據當地的氣象條件,如風速、雪荷載等,計算確定塔體的形狀、尺寸和構件規格,保證塔體在惡劣天氣下的安全性3。
- 高度:根據山地的地形地貌和監控需求來確定,一般在 15-30 米左右。在地勢起伏較大的山區,可能需要更高的監控塔才能獲得良好的視野3。
- 附屬設施:必須安裝完善的防雷設施,如避雷針、避雷帶和接地系統,接地電阻一般要求不大于 10 歐姆。還應設置照明設施,以便在夜間進行瞭望和設備維護。同時,要搭建便于人員上下的爬梯或樓梯,并在塔身設置防護圍欄等安全設施3。
建設流程
- 前期準備:進行詳細的實地勘察,包括地形地貌、地質條件、周邊環境等,收集相關資料,完成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設計方案。
- 基礎施工: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基礎開挖,澆筑混凝土基礎,預埋地腳螺栓等連接件,確保基礎的尺寸、強度和穩定性符合標準。
- 塔體安裝:如果是鋼結構塔體,采用吊裝的方式將各個構件逐節安裝到位,通過螺栓連接或焊接固定;若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則進行模板支設、鋼筋綁扎和混凝土澆筑等工作。
- 設備安裝:在塔體安裝完成后,安裝監控設備、通訊設備、氣象監測設備等,并進行線路連接和調試。
- 驗收調試:對整個監控塔進行全面的檢查和驗收,包括塔體結構的穩定性、設備的運行情況、通訊的暢通性等,確保各項指標符合設計要求。
維護保養
- 定期檢查:每月至少對監控塔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包括塔身結構是否有變形、銹蝕、焊縫開裂等情況,檢查爬梯、平臺、防護圍欄等是否牢固安全15。
- 設備維護:定期清潔攝像頭鏡頭,檢查紅外熱成像儀、氣象監測設備等的性能,確保設備正常運行。及時更新軟件和升級設備,提高監控的準確性和效率14。
- 安全管理:加強對監控塔周邊環境的巡查,防止無關人員靠近或破壞。在塔體周圍設置明顯的警示標識和防護設施,確保監控塔的安全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