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6月的一天午后,毛主席照例起床后,先是吃了飯,然后坐在沙發上看報紙,批閱公務,不一會兒,周恩來走了進來。
毛主席笑著問:“恩來,又有什么新聞嗎?”
周恩來的臉色看起來并不是那么好看,他先是詢問了主席最近的身體狀況,匯報了幾件需要他親自處理的事務后,突然開口說道:“主席,我們又有一位老同志走了。”
臉色正笑著的毛主席聽到這句話忽然變了,他低聲道:“是哪個?。俊?/p>
周恩來:“他叫李德才,今年剛56歲?!?/p>
毛主席似乎對李德才這個名字很敏感,他輕聲道:“噢,就是哪個叫“土佬”的江西老表吧?”
周恩來顯然知道毛主席與這個叫“土佬”的人,有著交集,他點了點頭,毛主席見狀沉默下來,他手里點燃的香煙,一直都哆嗦著,很顯然,毛主席的內心,此時并不像他的外表一樣,如此淡定。
過了好大一會兒,毛主席終于開口:“他們是人民的功臣,我們應當永遠記住他們?!?/p>
后來,為了紀念李德才這位“土佬”,當地專門成立了治喪委員會,甚至在葬禮時,連開國上將楊成武,中將袁升平都親自為李德才“執佛牽靈”
提到李德才的名字,想必很多人都沒聽過,而且他的軍銜不高,也不過是一名開國大校,提到他的綽號“土佬”兩字,那聽過的人更少了。
那么為什么在李德才去世后,黨組織卻為他舉行了如此隆重的追悼會?他與毛主席之間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這一切的一切,還要從1935年大渡河戰役說起。
1935年5月,紅軍來到了曾經困住太平天國名將翼王石達開的大渡河前。
大渡河水流湍急,波濤洶涌,是舉世險要的渡口,放在長征的中央紅軍面前,那簡直就是一道相當難以逾越的天塹。
可紅軍是誰?毛主席是誰呢?無論前路如何艱難,一定要殺出一條血路。
為此,紅一軍團特地派出主力紅一團強渡大渡河,時任團長的楊得志不敢耽誤,帶著部隊立刻奪取了安順場,還繳獲了兩條漁船。
此時大渡河已經完全暴露在了紅軍面前,要想不被敵人“圍追”,必須渡河,次日凌晨,聶榮臻,劉伯承等幾位首長專門來到紅一團,詢問楊得志渡河情況。
楊得志簡直回答后,聶榮臻忽然問道:“土佬來了嗎?”
楊得志笑著說:“來了,就在旁邊,這次,給他弄了兩挺機關槍,他可能正在擦槍呢?!?/p>
聶榮臻也笑了,說:“那就好?!?/p>
兩人的一問一答,倒是將劉伯承給搞糊涂了:“你們倆人說的土佬是誰啊?”
楊得志便解釋起來:“那可是我們紅一團最優秀的機槍手,這樣吧首長,我帶你們去見見他?!?/p>
“土佬”就是李德才,當幾人來到他面前時,他果然在擦機關槍呢,李德才認識聶榮臻與楊得志,見他們來了,他立刻敬禮,并喊道:“首長好?!?/p>
劉伯承看到李德才也不過是普通的模樣,最多就是比別人高一些,也不免有些疑惑,不過他并沒有當場詢問,楊得志倒是毫不客氣,直接問道:“怎么樣,壓制敵人的火力,你有把握沒?”
做人,一定要自信,特別是在自己的專業上,李德才就是這樣一個人,是一,他絕對不會說二,他回答道:“沒問題?!?/p>
聶榮臻了解李德才,知道他不會說謊,因此,緊張的心情也稍微放松了些。
天亮后,大渡河戰役拉開序幕,在17位勇士的帶領下,我軍向岸對面的敵人發起了猛烈進攻,李德才此時一個人手握兩把機關槍,在他的操作下,這機關槍猶如吐火的信舌,一顆顆子彈落在了敵人的身上。
李德才的點射,給勇士們爭取了劃船時間,劉伯承在旁邊激動的說道:“土佬,打得好,打得好啊?!?/p>
這次戰役,我軍取得了勝利,成功殺出了一條血路,李德才雖然沒有劃船渡河,但他依然功勞卓著,黨組織還授予了他“大渡河英雄”得光榮稱號。
一切塵埃落定,劉伯承也問出了自己的疑惑,李德才,為啥叫“土佬”呢?
李德才原是江西萍鄉人,早些年間,由于家貧,他8歲就不得不開始割草放牛,為家里減輕負擔,稍微長大些,他又跟隨哥哥干起了當地的抄紙手藝。
可不甘一輩子都如此平淡的李德才,最終于1927年時,加入了紅軍,那一年,他23歲,年齡雖然較大,但身材魁梧,因此他一參軍,就被安排到了機槍連。
為何是機槍連?機槍重唄,李德才身材高大,他不扛,豈不是浪費?
幾年后,紅軍解放后了吉安,在對敵人的繳獲中,紅軍戰士們都分到了一條前面帶口新式軍褲,眾人沒穿過,不知道口在前,還是在后,李德才倒是不管其他人,直接將有口的一面穿在了后邊。
有人問為啥,李德才振振有詞地回答:“這不是為了拉屎方便嗎?”
幾天后軍長黃公略帶著人視察部隊,看到了李德才,直接招手:“你過來,你過來?!?/p>
李德才不明所以然,就坦蕩走了過去,黃公略問:“誰告訴你褲子要這么穿的?”
李德才依然是老一套的回答,黃公略聽后哭笑不得,立刻糾正道:“好你個李德才,可真是個“土佬”啊。”
黃公略最終還是為李德才演示了正確的穿法,不過經過這一件事,李德才“土佬”的綽號,算是喊出去了。
紅軍長征時,李德才在大渡河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的名字自然也被報到了黨中央領導處,為此,毛主席,周恩來,朱德,林彪等人也都知道了李德才,還知道他為啥叫“土佬”
當劉伯承繪聲繪色將李德才的“綽號”講給眾人聽時,連不善言辭的林彪都露出了笑容,更別說其他人了,那簡直是哈哈大笑。
抗戰中,李德才又參加了多次重要戰役,到解放戰爭,他已經升任為了副師長,新中國成立后,李德才又奉命奔赴朝鮮,參加了抗美援朝,直到1952年時,他回到了祖國。
李德才一回國,毛主席,聶榮臻等人就下了命令,要給李德才安排一個好工作,為此,李德才的老領導楊成武親自趕到李德才的家里,詢問他的意見。
組織上給出了兩個安排,第一是留在北京,當后勤某個部門的領導,第二是回野戰軍。
第一個工作對李德才來說,那簡直是最好不過,因為多年的戰斗生涯,他的身體已經累垮,留在北京,無論怎么說,對他的健康來說都有利,只可惜李德才不喜歡干,他選擇了第二個。
為此,李德才來到了河北保定,當上了保定軍分區司令員,李德才這一干,就是8年的時間。
直到1960年6月25日,李德才在河邊打魚時,不幸暈倒在河里,后來幾個大學生看到,將李德才送往了醫院。
李德才在保定威望很高,他自從進入醫院后,一直都在牽動著各級領導的心,很快,北京軍區也得知了消息,聶榮臻直接批示:李德才為黨和人民立了大功,要不惜一切代價救他的命。
可惜李德才最終因醫治無效去世,年僅56歲。
李德才這位大渡河的英雄,很多中央領導人都是知道的,所以發生了文章開頭的一幕,周恩來專門就李德才去世,匯報給了毛主席。
毛主席對李德才也是了解的,記得兩年后,李德才還專門來中南海找自己,自己送了他一支鋼筆,還有一條皮帶,沒想到僅僅兩年,就天人永隔,毛主席也很傷心。
李德才的葬禮,是很隆重的,河北省軍區和保定地委、行署專門成立了治喪委員會,因為李德才對革命做出的特殊貢獻,黨組織同意李德才的追悼會在保定舉行,然后將他移靈到北京八寶山。
也許去世前的那一刻,李德才是欣慰的,因為他又可以站在大渡河面前,與那些戰友們一起戰斗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