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于8日、9日連續出動無人機空襲,10日又動用“布拉莫斯”等遠程導彈襲擊的背景下,巴基斯坦在10日出動陸、空大量裝備,對從克什米爾前線到新德里的諸多印度軍事目標,進行全面反擊。
▲“梟龍”早期版本用于對地攻擊很合適
按照巴基斯坦軍方消息,這次反擊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一、以殲-10CE和“梟龍”為主的越境空襲。在7日的交戰中,印巴雙方都保持克制,包括發射遠程武器的印度戰斗機在內,都沒有越境。但巴基斯坦本身缺乏大批高質量遠程機載武器,“梟龍”相對有限的載重,也很難搭載大尺寸空地裝備。因此,為了保證對印度縱深目標進行精準打擊,只能越境作戰,這與六年前的情況頗為相似。只不過,相比于2019年F-16無法越境護航的尷尬情況,現在的殲-10CE是自由穿梭。
▲巴基斯坦F-16早就失去了主力地位
從印度民間傳出的視頻來看,巴基斯坦的越境空襲,遭到S-400防空系統全力攔截,但仍有不少印度軍事目標被擊中。穆里德、肖爾科特等空軍基地都傳出爆炸聲,甚至有兩處疑似儲存“布拉莫斯”的基地燃起大火。考慮到“梟龍”以及巴基斯坦其他攻擊機,主要掛載來自中航工業的遠程武器,這可以算是中國空地打擊裝備,與S-400這類先進防空單位交手,并戰而勝之的典型。三十多年前受海灣戰爭刺激,從轟-6開始起步的中國空地體系,已經達到世界前列。
▲殲-10CE可沒有不能越境的限制
二、以A-100、“法塔赫”系列遠程火箭炮為主的中程地面攻勢。巴基斯坦早年從中國買了幾批A-100及后續型號,因為巴基斯坦陸軍藏得很嚴,所以具體型號、數量不詳,外界只能推斷數量不會太多。后來巴基斯坦在進口裝備基礎上,又推出了140千米射程的國產“法塔赫-1”,本質上依然是進口核心設備,自己組裝生產。對巴基斯坦斯坦而言,省下的采購費用還在其次,保證大規模戰爭中,有一定的火箭彈自主供應能力才是關鍵。但“法塔赫-1”的問題也很明顯,其在2021年才完成試射,數量未必有A-100多。
▲巴基斯坦這次動用的“法塔赫-1”
2023年末,更進一步的“法塔赫-2”也完成試射,這是一款基于火箭炮平臺,搭載戰術導彈的頂尖裝備,最大射程400千米,核心技術同樣源自進口。本月5日,巴基斯坦剛剛試射一枚以威懾印度。在這輪反擊中,上述三款裝備全面出動,主要針對邊境線50千米至250千米區域的目標進行打擊。印度方面缺乏攔截手段,本身制導火箭彈的發展也遜色很多,所以損失很大,可以視為中國遠程火箭炮的亮相之戰。
▲參戰的SH-15卡車炮
三、以SH-15為主力的近程炮擊。從上月末,巴基斯坦就將SH-15調往前線,雙方之間小規模炮戰也一直沒停。不過,在這輪反擊中,巴基斯坦動用了遠超之前規模的炮兵,前線炮聲異常密集。這一部分的戰果很難觀測,不過《央視新聞》在10日上午,援引印度媒體消息,稱一名印度高級官員(疑似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的發展專員塔帕)在當天凌晨的炮擊中死亡,兩名隨員受重傷,也能從側面證明炮擊之猛烈。除此之外,巴基斯坦還動用了部分無人機參戰,具體戰果不詳。
▲印度對于巴基斯坦的反擊缺乏準備
總的來講,巴基斯坦反擊在軍事上意義重大,一方面,印度有高級官員在前線身亡,說明印度對于巴基斯坦的大規模反擊估計不足。另一方面,以中國裝備為主,覆蓋陸空,從遠中近三個層面的全面反擊,徹底展示了巴基斯坦多年積累——這對于中國裝備出口是重大利好,同時也可以反過來想,要是沒有中國提供的這些武器,巴基斯坦現在又處于怎樣的窘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