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情人節、生日或者特殊紀念日,為另一半購買禮物或者精心安排一頓大餐是不少人表達愛意的方式。有人甚至為此一擲千金,只為讓伴侶留下一段難以磨滅的回憶。
對單身人士來說,也許他們不必背負這些“甜蜜的負擔”,他們的荷包也因此“幸運”地“逃過一劫”。
然而,調查顯示,在英國,單身人士比有伴侶的人每年要多花費2533鎊。這么一對比,似乎為伴侶購買禮物的花銷就顯得不那么昂貴了。
Hargreaves Lansdown投資公司為天空新聞提供的數據顯示,英國單身人士在房租或房貸、地方稅和能源費用上的支出比情侶要高22%,在食品上的支出高28%,而在寬帶和電話上的支出則高出32%。
總的來說,到了月底,單身人士平均每月僅剩42鎊,比情侶少了341鎊,被動地成為了“月光族”。
“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做出巨大妥協。”Hargreaves Lansdown的個人理財主管莎拉·科爾斯(Sarah Coles)說:“單身人士根本沒有額外的錢,所以他們必須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出巨大妥協。而情侶則容易陷入一種虛假的安全感,認為自己不用擔心這些問題。”她還指出,無論是因離婚還是喪偶,只要活得足夠久,每個人最終都會再次恢復單身。
01
“打飛的”來英工作的外國人
華聞君的一個朋友Ahmed,就是科爾斯口中的“在生活中做出巨大妥協”的單身群體中的一員。
Ahmed是埃及人,出生在開羅。十多年前,他在開羅一所大學取得了翻譯的相關學位,后來他又在倫敦進修了英語翻譯。
拿到文憑后,Ahmed曾一度選擇留在倫敦,并成為了一名自由職業者,主要從事阿拉伯語和英語的互譯工作。
直到2021年夏天,因為物價上漲等等原因,Ahmed從居住了近十年的倫敦搬到了希臘雅典。
他最近一次回倫敦,是專門為了一個阿拉伯語的翻譯工作回來的。這份工作的薪水頗豐,不僅稅后日收入在200鎊以上,而且公司還提供餐飲和工作日期間的旅館住宿。
“倫敦對單身人士太不友好了!”Ahmed向華聞君感嘆道。今年44歲的Ahmed,曾有過一段婚姻。離婚之后,他又陸續有了兩段感情,但都不長久。
看著身邊的朋友、家人紛紛成家,他非常渴望擁有穩定的家庭生活。
然而,他似乎一直都沒有受到愛神的眷顧。Ahmed離婚后又交往了兩個女朋友,但每到談婚論嫁的時候,女方都不約而同地“打了退堂鼓”。
離開英國前,Ahmed曾在倫敦西邊的Chiswick租了套一室一廳的房子,和女友一起住。兩個人平攤房租和水電費,一個月下來,還能有些存款。
但兩人分手之后,房租一下全落到了Ahmed一人頭上,他就有點吃不消了。
除了房租負擔之外,為了方便日常出行,Ahmed很早就買了一輛二手的現代汽車,但光是一年汽車保險就要上千鎊。
此外,英國近年來節節攀升的汽柴油費,也讓他不堪重負。
思來想去,他決定離開倫敦,搬到希臘雅典居住。一是喜歡那里全年陽光燦爛的天氣,二是因為希臘的物價和倫敦比,實在太低廉了。
“在雅典,我只花在倫敦不到一半的房租,就能在很好的地段,租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而且我還可以繼續開車。”Ahmed告訴華聞君。
“你知道嗎?大概七八年前,我曾開車進倫敦市中心,一小時的停車費就要7、8鎊,而且還很難找停車位。現在估計費用更高了,還得交十幾鎊的進城費。” Ahmed瞪大了眼睛對華聞君說。
Ahmed這次接的翻譯工作是中介公司介紹的。盡管這份工作的待遇相對較高,但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時間并不連續,每個工作周期大概有十天,工作四天,中間休息三天,再工作四天。每個周期間隔兩至三周。這樣的工作性質正好適合像Ahmed這樣時間比較靈活的人。
▲調查顯示,單身人士比有伴侶者多花22%的錢在日常用品上
然而,Ahmed接的這份工作所在的工作地點交通不太便利,時間也不固定,有些時候還需要工作到后半夜。
為了讓員工們方便出行,公司統一給需要住宿的員工以及像Ahmed這樣的臨時工提供免費的旅館住宿,但來回的交通就得自己負責了。
對于像Ahmed這樣在倫敦沒有落腳點的人來說,也帶來了一些不便。
他只能在工作當天坐最早的飛機從雅典來倫敦,入住公司提供的旅店。工作的頭四天期間,公司幫他支付費用。但接下來不工作的三天,他就得自己支付旅店費用。到了工作的后四天,再由公司承擔旅店費用。
“現在全旅店的人都知道,我是那個在旅店住了十天的客人。”Ahmed苦笑著對華聞君說。
從旅店到上班地點有公車可以直達。為了盡量節省交通費和餐費,Ahmed白天大概要坐一個小時的公車,提前兩三個小時到公司。這樣,他就可以花很少的錢,在公司吃飯。如果遇上周末,還可以享受公司免費提供的餐飲。
“現在在倫敦吃一餐好的可貴了,我提前來公司,只花4、5鎊,就可以吃到在外面花20、30鎊才能吃到的大餐。” Ahmed的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
等到晚上工作結束,他就“蹭”同事的順風車。同事把他載到距離旅店最近的火車站,在那里下車后,如果還有夜晚公車, Ahmed就坐公車回去;如果沒有,他就花10鎊錢,打計程車回去。
等到八天的工作全部結束,他又得打車去機場,坐最早也往往是最便宜的航班,飛回雅典。到了下一個八天工作日,他又得再飛來倫敦,如此循環。
但即便如此,這八天的收入扣掉來回的機票以及打車和支付旅館的費用,Ahmed也還是有些許盈余。Ahmedh覺得在倫敦生活的成本比在希臘高得多,如果沒有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或者有一個合適的伴侶,只由他一個人來承擔所有的開銷,他還是有些吃不消的。
02
單身的成本有多高?
無獨有偶,天空新聞也采訪了一些英國單身人士。56歲的羅伯特·麥克唐納(Robert Macdonald)來自斯旺西,他和他的伴侶在8個月前分手了。他表示:“單身生活的確貴多了,沒經歷過的人可能根本意識不到。我以前也完全沒想到這個問題。”
作為一名垃圾收集員,他發現日常必需品變得更加昂貴,因為他無法再分攤寬帶和電話賬單等開銷。
▲56歲的羅伯特·麥克唐納
數據顯示,單身人士每年在通訊設備上的花費為828鎊,而情侶每人僅需支付628鎊。
“租房市場簡直是瘋了。”羅伯特說道。他是英格蘭和威爾士840萬獨居者之一。
房地產公司Hamptons的數據顯示,2015年時,一居室的平均租金為726鎊。如今,已上漲至1095鎊。
而且,單身者還必須獨自承擔供暖費用。
71歲的黑茲爾(Hazel)來自倫敦,她的丈夫去世后,冬季供暖的成本讓她感到“恐懼”。
“英國的天然氣價格簡直太離譜了。”她說,“大部分時間,我只能穿上25層衣服,不敢開暖氣。”
數據顯示,單身人士在住房相關的基本開銷(租金或房貸、地方稅、燃氣費用)每年平均支出7974鎊,而情侶每人只需6215鎊,兩者相差1759鎊。
而即使享受25%的地方稅單身折扣,這個差距仍然巨大。
食品開銷對單身人士也極不友好,他們往往無法利用團購折扣,或者在食物過期前吃完大包裝產品。
30歲的斯蒂芬(Steph)來自倫敦,她表示,在2015年時,她每周購物花費為20鎊。如今,即便她已經不吃肉和魚以節省開支,這個數字依然飆升至50鎊。
“在過去幾年里,單身生活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困難。”她說。“我感覺自己被遺忘了。”
▲30歲的斯蒂芬
數據顯示,單身者每年在食品上的支出比情侶每人多574鎊。
斯蒂芬目前每月支付1300鎊的房租,而2015年時,相似房子的租金僅為500鎊。
▲英國單身比例最高的地區
單身人士在度假時也無法擺脫“單身稅”。
在失去丈夫休(Hugh)之后,黑茲爾依然會乘坐他們曾一起享受的郵輪去度假,以緩解待在家中的孤獨感。
但她經常需要支付更高的入住費,因為她要支付和雙人房相同的價格,即便她只占用了一個床位。
“這太可怕了。”她說道。“我支付的費用和隔壁住兩個人的一樣,這種情況適用于所有酒店。”
單身者的生活成本更高,收入來源卻只有一個,這使他們更難存下購房首付,而購房首付只能靠自己支付。
銀行通常會批準的貸款額度是年收入的4-5倍,這讓許多房產對單身者來說往往遙不可及。
這也意味著,許多單身者在退休后仍需支付房租,而情侶通常已還清房貸。
▲情侶的共同收入平均比單身人士要高2.3倍
Hargreaves Lansdown的個人理財主管科爾斯說道:“對單身者來說,這種情況非常困難。你要么攢夠一筆巨額養老金,要么就得買房。”
數據顯示,只有20%的房貸持有者是單身人士。
但“攢夠巨額養老金”對44歲的單親媽媽麗莎·麥庫奧德(Lisa McQuoid)來說,根本不可能。
她獨自撫養15歲的兒子,每月收入1300鎊,再加上1000鎊的政府補助金(Universal Credit),但仍然無法存錢。
“除非我找到男朋友,或者父母去世,否則我根本不可能買房。”Lisa說道。
她目前租住的是最便宜的兩居室,每月租金為950鎊。
數據顯示,英國平均首付款為24,543鎊,如果單身者每月存185鎊,至少需要11年才能攢夠。
“退休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會進入獨居狀態.”養老金與終身儲蓄協會(PLSA)的研究主管西蒙·薩卡爾(Simon Sarkar)說道。
數據顯示,退休后享受中等生活水平,單身者每年需花31,300鎊,而情侶每人僅需21,550鎊。
▲單身人士退休后如果達到與有伴侶者同樣生活水平,其年支出會更高
然而,只有31%的單身者有足夠的養老金儲蓄,而情侶中這一比例接近44%。
除了存款不足,年長的單身者還需要支付更多的個人服務費用,比如請人修剪花園、維修房屋,甚至個人護理,而這些家務通常可以由伴侶負責。
Hargreaves Lansdown的個人理財主管科爾斯說道:“這些成本并不顯而易見,所以單身者可能覺得自己勉強過得去,但長期來看,這是個大問題。”
單身者的財務狀況在整個生活階段都更脆弱。數據顯示,46%的單身者無法存下足夠的應急資金來應對3個月的基本生活開銷,而情侶中這一比例僅為16%。
當突發情況發生時,單身者往往難以承受額外的經濟壓力。
麗莎在接聽天空新聞的采訪電話時,剛剛把車停好。她的車上周壞了,修車費要250鎊。
而羅伯特接電話時,他以為是煤氣工人打來的,他的鍋爐維修費是170鎊。他嘆了口氣:“如果有兩個人分擔,這會便宜很多。”
本文部分素材來自天空新聞,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 The End -
文 彭琳
內容合作或商務合作,請發郵件至:editor@thechineseweekly.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