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宋搭伙過日子三年,頭回跟著他回省城兒子家過年。
出門前,我把裝著999塊的紅包摸了又摸:"現在小孩壓歲錢都興這個數,圖個吉利。"
列車開動時,老宋正往保溫杯里添枸杞。
"小杰今年該上三年級了,上次視頻還說想要樂高。"他掏手機給我看孫子照片,屏幕裂痕把孩子的笑臉割成三瓣。
兒媳婦微信彈出來:"爸,直接打車到地下車庫,電梯里碰見鄰居別多說話。"
我把給孫子的新羽絨服又捋了捋,商標價簽早剪了,商場標簽上印著"原價1999"。
開門那聲響像鳥叫。
兒媳婦裹著珊瑚絨睡衣,眼睛盯著手機:"爸你們先換鞋,房間空調開28度了。"
孫子從游戲機里抬頭喊了聲"爺爺好",又縮回沙發角落。
年夜飯是預制菜加熱的。
老宋掏出紅包時,電視正播春晚開場舞。"謝謝爺爺。"孫子撕開紅包突然嚷起來:"媽!姥姥給的是四個9!"
兒媳婦擦桌子的手頓了頓:"小孩子不懂事,他姥姥那是微信轉賬。"廚房飄來外賣送來的佛跳墻香味,我盛湯的手有點抖。
守歲時老宋被支去丟垃圾。
我站在25層陽臺往下看,停車場亮著兩排紅燈籠。
兒媳婦在客廳打電話:"可不是么,現在請個住家保姆每月6000..."
孫子跑過來扒窗戶:"奶奶你看!對面樓放電子煙花!"
手機屏幕映亮他的臉,我瞧見班級群里在曬紅包截圖。老宋回來時拎著便利店關東煮,塑料碗上結滿水珠。
回縣城大巴上,賣早點的推車擠過來。
老宋買了兩套煎餅果子,攤主大姐認得我們:"還是各加一個蛋?" 現在每天傍晚,我們照舊去河邊散步。
昨天遇見社區書記,他指著老年食堂新貼的告示笑:"王姐你們這代人不講究吃穿,給孫子發紅包倒為難。"
上周兒媳婦寄來進口車厘子,箱子里塞著兒童退燒藥說明書。
我把曬好的蘿卜干分裝時,老宋突然說:"明年過年咱包餃子,韭菜雞蛋餡的。"
今早買菜碰見親家母,她晃著手機讓我看孫子鋼琴比賽視頻。
鏡頭掃過觀眾席,我瞧見兒媳婦包上掛著兔年紅包掛飾——正是我們給的那個,金線繡的"福"字還亮著。
過日子就像揉面團,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
你們說,壓歲錢這事,到底是該順著老理兒,還是跟著時興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