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最近幾天,關于胡歌身體狀況的討論在網上熱度很高。
起因是2月20日,一則"胡歌患 消息一出,許多關心胡歌的人都非常難以接受,一時間,網上都在熱烈討論胡歌到底怎么樣了?難道真出了什么問題? 正在大家激烈討論的時候,胡歌工作室迅速發布澄清聲明,表示胡歌得病的消息是謠言,還呼吁大家停止傳播不實信息,同時保留追究相關人員法律責任的權利。 事情到了這里,總算是告一段落,尤其是菲姑娘我作為胡歌的死忠粉也能安心了。 但是,在這里我也想多說兩句,其實,也不能完全怪大家會胡思亂想,幾天前,胡歌接受采訪時候的一些話,很難不讓大家多想。 2月18日,胡歌參加了一期名為《繁花過后》的專訪,當時,胡歌在談及自己對年齡和生命的看法時,直言40歲對他來說,已經進入人生倒計時階段,并且還說想要多活幾年陪陪女兒。 也正是這些話,讓許多人懷疑胡歌是身體出了問題! 畢竟,對于剛過40歲的胡歌來說,他的人生剛剛過去一半,怎么會如此消極呢?面對生死,他更是展現出了這個年紀少有的從容淡定。 胡歌到底經歷了什么?今天,菲姑娘就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我看來,胡歌之所以這樣說自然不是身體原因,大概率和胡歌的經歷有關,他的半生,真的經歷了太多生離死別。 01 首先,最難接受的就是母親離他而去。 很多人不知道,胡歌五歲那年,母親就被診斷出乳腺癌,這個變故讓母親不得不減少工作,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家庭。 也因此,在胡歌的成長經歷中,其實貫穿了很多母親的痕跡。 胡歌的童年并不富裕,一家五口擠在僅有30平米的小房子里。母親望子成龍,尤其是自己患病之后,深深感受到了時間的緊迫感,對胡歌的要求也越來越嚴。 胡歌曾在一次采訪中提及:"我幾乎沒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始終處于母親嚴厲的目光之下。" 這讓年幼的胡歌長期處于高壓狀態,有時候想偷個懶,也會擔心被母親發現,甚至在父母爭吵的過程中,胡歌心想,這下母親沒時間注意我了,不曾想,母親和父親吵完架,依舊不會忘記對自己嘮叨兩句。 當然,即便母親對自己要求嚴格,胡歌依然很依賴母親,并且十分害怕母親的離開。 還是在《繁花過后》的專訪中,胡歌就提到自己六歲的時候就嚴肅思考過死亡,尤其得知自己母親是癌癥,不知道哪天就會離開自己,胡歌真的睡不著。 也因為害怕,胡歌不愿意惹母親生氣,對母親的意見也是非常尊重。 在這里,插個題外話,胡歌從小到大都很聽母親的話,唯一一次不聽話就是高考那年報志愿的時候。 當時,他詢問母親的意見,母親本來想讓他當老師或者律師,可胡歌想學表演,最終,在多次跟母親說好話的基礎上,母親還是支持了兒子的意見。 不過,因為當時母親身體不好,胡歌為了方便照顧母親,雖然已經被中央戲劇學院錄取,但是最后還是選擇了去上海戲劇學院上學。 后來,大學畢業,胡歌成為演員,他飾演的每一個角色,接的每一部戲,事前都會征求母親意見,有時候演的不好,還會遭到母親劈頭蓋臉的批評。 甚至人生大事,胡歌也是完全聽從母親的安排。對于自己的另一半,母親一直要求胡歌一定找個圈外人結婚。 胡歌的前兩段戀情包括薛佳凝、江疏影都是圈內人,雖然說和她們沒能走到一起,有感情的因素,但是很大程度上也是母親的影響。 和薛佳凝分手的時候,胡歌曾在微博上袒露心聲,言語中全是在事業、感情與家庭之間的掙扎與無奈。 和江疏影分手的時候,胡歌也表示:"我必須考慮母親的意見。如果勉強娶了她,以后的生活會怎樣?" 不得不承認,胡歌多少有些“媽寶”了,但是也因為他和母親的感情真的太深了。 2023年,胡歌被爆出和圈外人黃曦寧結婚并生下一女,此刻的他終于滿足了母親的愿望,只是,母親早在2019年已經離開了他,沒有了母親的陪伴,胡歌的日子里一定常常伴有些許辛酸。 02 還有就是眼看著自己的助理張冕離世,直到現在,這件事依然是胡歌的一個心結。 2006年,胡歌接拍了備受期待的古裝劇《射雕英雄傳》。盡管拍攝任務繁重,他依然咬牙堅持,不愿耽誤進度。 然而,8月31日這一天,胡歌如何也沒有想到自己會遭遇車禍。 那天,胡歌拍完戲后坐車準備參加一個商業活動,上車后,助理張冕主動讓出座位,讓胡歌在后排休息,自己則坐在了前排副駕駛的位置。 一路上,商務車平穩行駛,胡歌睡得正香,可走著走著,不知道什么原因一輛大貨車卻撞了上來。巨大的沖擊力將胡歌從睡夢中驚醒,他感到天旋地轉,身體劇烈疼痛。 當他恢復意識時,發現自己已經被甩出了車外。周圍閃爍著警燈,胡歌摸到脖子上溫熱的液體,意識到自己受了重傷。在強烈的求生欲望驅使下,他艱難地呼喊著救命。 后來,胡歌被緊急送往醫院,經過搶救,他最終脫離了生命危險。然而,幾天后,一個噩耗傳來:助理張冕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去世。 這個消息對胡歌來說猶如晴天霹靂,殘酷的現實讓他難以承受。他回想起與張冕一起工作的點點滴滴,回想起車禍前他們還愉快地討論著哪家日料好吃,如今卻陰陽兩隔,這種巨大的落差讓他難以接受。 如果沒有和張冕換座,會不會張冕不會離開?胡歌不住的問自己,這也成了他永遠的心結。 不得不承認,車禍給胡歌帶來了身體和心靈的雙重打擊,好一段時間,他都沒有勇氣去面對未來的生活,一方面是因為車禍讓自己毀了容,另一方面,也是無法面對生命的流逝。 好在,最后隨著時間推移,胡歌調整了過來,他知道自己必須好好活下去,為了自己,也為了逝去的張冕。 2007年,胡歌出版了自傳《幸福的拾荒者》,在書中,他不僅表達了對張冕的思念和愧疚,也寫下了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此時的他,已經看淡了很多東西,比如生死,比如名利。 此后,他一邊工作,一邊投身公益,他先是在云南扎西鎮建立了一所希望小學,并以張冕的名字命名,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張冕的精神得以延續,也讓更多的孩子能夠接受教育,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建立希望小學只是胡歌公益之路的起點。之后,他走進貧困山區,多次為孩子們送去學習用品和溫暖。 不僅如此,他還經常參與植樹造林活動,為弱勢群體發聲,用行動詮釋著生命的價值,也用公益延續著張冕的生命。 03 步入了不惑之年,胡歌成功迎來了角色的轉變,既為人夫,也為人父! 在母親離世后,胡歌曾以為自己已經能夠坦然面對生死,心中再無恐懼。然而,在組建家庭之后,尤其是有了女兒小茉莉,讓他對生命有了全新的感悟。 每當胡歌抱著女兒,心中便涌動著無限的愛意,那一刻,他似乎懂了為什么母親當年會嚴格要求自己,為什么母親會把自己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不當爹不知道報娘恩,這句話的含義胡歌深深地體會到了。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胡歌感受到了時間的寶貴。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夠多活幾年,和當年的母親一樣,陪伴女兒的成長,見證女兒的每一個重要時刻。 每每想到自己不可能陪女兒一輩子,胡歌總是更加珍惜與女兒相處的每一刻。 母親在世的時候,好幾次因為忙,胡歌甚至來不及回家吃頓年夜飯,可現在,即便再多的應酬工作,到了過年,胡歌必須回家陪老婆孩子,因為他深知,家才是最溫馨的港灣。 在談到家庭時,胡歌總是滿臉幸福。妻子在女兒出生后,承擔起了照顧家庭的重任,付出了很多。 而他,也在努力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好父親和好丈夫。 經歷過生死和悲歡離合的胡歌,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因為他知道,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我想,這也是胡歌這件事帶給大家最值得引起重視的地方,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