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雨后晨起
聞道溪齋更枕琴,小窗風度御寒音。
祇今懷抱向誰說,悵望江南煙水心。
首句“聞道溪齋更枕琴”,“聞道”二字引出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仿佛詩人能聽到溪邊書齋中傳來的琴聲,這里的“更枕琴”既形容了環境的清幽,也暗示了詩人內心對音樂的喜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琴音與溪齋相結合,營造出一種靜謐而高雅的氛圍。
次句“小窗風度御寒音”,“小窗風度”描繪了微風輕拂小窗的情景,給人一種溫馨而寧靜的感覺。“御寒音”則巧妙地表達了風雖帶寒意,但在詩人心中卻似有一種溫暖的力量,能夠抵御外界的寒冷。這一句既寫出了自然環境的舒適,也體現了詩人內心的堅韌與樂觀。
第三句“祇今懷抱向誰說”,“祇今”強調了當前的時間節點,詩人似乎有許多感慨和思緒想要傾訴,但“向誰說”卻透露出一種孤獨與無奈。這里的“懷抱”可以理解為詩人的理想與情感,他渴望有人能理解他、傾聽他,但現實卻讓他感到孤獨和失落。
末句“悵望江南煙水心”,“悵望”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惆悵與期盼,“江南煙水”則是一幅典型的江南水鄉美景,既美麗又朦朧。這里的“心”既指詩人的內心,也象征著他對遠方的向往和思念。整句詩以景結情,將詩人的惆悵與對江南美景的眷戀融為一體,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絕·臘日
年來節物易驚嗟,臘日風清粥味嘉。
暮鼓晨鐘催歲盡,梅香暗度小窗花。
首句“年來節物易驚嗟”,“年來”指的是一年又一年,時間匆匆流逝;“節物”則指的是節日中的物品或景象,如臘八粥、祭祀用品等。詩人用“易驚嗟”三字,表達了對節日景象變化之快的感慨,也透露出一種對過往歲月的懷念與留戀。
次句“臘日風清粥味嘉”,“臘日”點明了詩歌的背景,即臘八節;“風清”則描繪了節日當天清風徐來的宜人景象,給人一種寧靜而舒適的感覺。“粥味嘉”則是對臘八粥美味的贊美,臘八粥作為臘八節的傳統食品,不僅味道醇厚,更寓意著團圓與幸福。
第三句“暮鼓晨鐘催歲盡”,“暮鼓晨鐘”是佛教中用來報時的法器,這里借用來形容時間的流逝。詩人用“催歲盡”三字,形象地表達了時間如流水般匆匆逝去,歲月無情地催促著人們走向新的一年。這一句既寫出了時間的緊迫性,也透露出一種對時光易逝的無奈與感慨。
末句“梅香暗度小窗花”,“梅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綻放,其香氣清幽而淡雅;“暗度”則形容香氣悄悄地彌漫開來,給人一種神秘而美好的感覺。“小窗花”則是指貼在窗戶上的剪紙或窗花,是節日中常見的裝飾物。這一句以景結情,將梅花的香氣與窗花的美麗融為一體,營造出一種溫馨而美好的節日氛圍。同時,也寓意著即使歲月匆匆流逝,但美好的事物依然會在不經意間悄然出現,給人們帶來驚喜與希望。
七絕·見歲末臘梅有懷
歲殘忽見一枝春,冰雪精神意態真。
玉骨自憐香細碎,故應先作隴頭人。
首句“歲殘忽見一枝春”,“歲殘”指的是歲末年末,時間即將邁入新的一年;“忽見一枝春”則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在歲末時節忽然發現一枝綻放的臘梅,仿佛給寒冷的冬日帶來了一抹春色。這里的“春”不僅指季節上的春天,更寓意著希望與新生。
次句“冰雪精神意態真”,“冰雪精神”是對臘梅高潔品格的贊美,臘梅在冰雪中傲然綻放,不畏嚴寒,其堅韌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意態真”則強調了臘梅這種精神的真實與純粹,沒有絲毫的造作與虛假。
第三句“玉骨自憐香細碎”,“玉骨”形容臘梅的枝條如同美玉般潔白無瑕,同時也暗含了臘梅堅韌不屈的品格。“自憐香細碎”則表達了臘梅在寒風中獨自綻放,其香氣雖細碎卻沁人心脾,令人憐愛。這里的“自憐”并非自怨自艾,而是臘梅自我欣賞、自我肯定的一種表現。
末句“故應先作隴頭人”,“故應”表示理所當然,“隴頭人”則是指邊疆的守邊將士。詩人在這里用“隴頭人”來比喻臘梅,是因為臘梅在嚴寒中堅守崗位,如同邊疆的守邊將士一樣,不畏艱難困苦,堅守著自己的職責。同時,“先作”二字也表達了詩人對臘梅高潔品格的贊美和敬仰,認為臘梅應該成為人們的楷模和榜樣。
七絕·只恐花飛
春歸只恐花飛老,蝶舞還驚夢易殘。
莫嘆流光催物換,且將詩酒對清歡。
首句“春歸只恐花飛老”,“春歸”指的是春天的到來,帶來了生機與希望;“只恐”則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擔憂與不安。“花飛老”形象地描繪了春天里花朵的凋零與衰老,暗示著美好時光的短暫與易逝。詩人以花喻人,表達了對青春易逝、美好難留的深深憂慮。
次句“蝶舞還驚夢易殘”,“蝶舞”是春天里常見的景象,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給人以美的享受;“還驚”則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震驚與不安。“夢易殘”則暗示著美好的夢境容易破碎,如同春天的花朵一樣短暫而脆弱。這一句進一步強化了詩人對美好易逝的感慨。
第三句“莫嘆流光催物換”,“莫嘆”是詩人的勸誡與自我安慰,“流光”指的是時間的流逝,“催物換”則形象地描繪了時間的無情與萬物的更迭。詩人告誡自己不要沉溺于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擔憂中,要勇敢面對現實,接受時間的洗禮和萬物的變化。
末句“且將詩酒對清歡”,“且將”表示暫且如此,“詩酒”是詩人抒發情感、排解憂愁的方式,“對清歡”則表達了詩人追求內心平靜與滿足的態度。這一句展現了詩人在面對時光流逝、美好易逝的現實時,選擇以詩酒為伴,享受生活中的點滴快樂與寧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