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一生,經歷過無數艱險時刻,但他總能化險為夷。很多人不知道,毛澤東曾被抓到過一次,但他運用自己的機智,逃脫了。
這唯一一次被捕,就發生在他領導的秋收起義爆發的前一天。
1927年,由于蔣介石和汪精衛反革命集團發動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
8月1日,周恩來、賀龍等人領導發動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南昌起義失敗后,中共中央決定在湖南、湖北、方東、江西四省發動秋收起義。
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會議批判和糾正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總方針。會上,毛澤東提出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著名論斷。
8月中旬,毛澤東被指定為中央特派員,到長沙領導秋收起義。毛澤東由武漢到長沙,親自策劃秋收起義,定于9月9日開始破壞鐵路,11日各縣同時起義,15日長沙起義,16日各縣起義武裝一起奪取長沙。
楊開慧
為了革命事業,毛澤東已經無法分心照顧家庭,9月初,毛澤東安排楊開慧回板倉,讓她照顧好自己的母親和三個孩子,這次分手,竟成為了兩人的永別。
當時,參加起義的武裝分駐在湘贛邊界的修水、銅鼓、安源等地,毛澤東不得不在各地來回奔波,部署安排。
9月6日,毛澤東在湖南安源開完軍事會議,將工作安排就緒后,立即趕往江西銅鼓,去領導駐扎在那里的部隊發動起義。
也就在這一天,長沙衛戍司令部截獲了長沙市共產黨組織給各支部關于中秋節舉行武裝起義的密令,湖南隨即宣布戒嚴:從九月八日起,“特別戒嚴五日,每日晚十時即斷絕交通,并于中秋日加緊戒嚴,軍警停止放假,日夜滿街,均放步哨,以防暴動。”(漢口《民國日報》,1927年9月13日)
這天早晨,毛澤東身穿白色褂子和長褲,扮作安源煤礦的采購員張先生,悄悄離開了安源城,前往江西銅鼓。護送毛澤東的是瀏陽縣委書記潘心源,化名彭清泉,向導是安源工人俱樂部的地下黨員易子義,化名易紹欽。
三人避開人多的大道,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毛澤東的腳上都走出了血泡,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疼痛難忍。
9月7日夜里,三人繞過敵人盤踞的萍鄉,來到了瀏陽、銅鼓兩縣的交界張家坊,這里盤查嚴密,流動哨隨處可見。毛澤東看到情況復雜,不宜貿然過境,便在客店住了下來。
民團
第二天一早,就在三人吃早飯之時,幾個手持梭鏢的民團團丁闖了進來,盤問一番后,將三人押走了。毛澤東三人,跟一些小商小販、平民百姓一起,被視為“共產黨的嫌疑犯”,押往民團總部處決。
當時湖南當局規定,煽動暴動者格殺勿論,寧可錯殺不可漏掉,想將秋收起義扼殺在搖籃里。這些民團,就是與國民黨勾結在一起的,他們已經殺紅了眼,對抓到的人根本不認真審問,發現可疑者就殺。
十來個團丁,寸步不離地押著一隊“共黨嫌疑犯”,前往民團總部,他們殺人不眨眼,卻又害怕死人報復,于是讓所有嫌犯脫去了鞋子,根據當地傳說,赤腳的人被處死后,無法再從陰曹地府回來報復。
毛澤東深知此行兇多吉少,如果犧牲了,還會影響到秋收起義的計劃,一定得想辦法逃走。
他放慢腳步,走在隊尾,故意絆了一下石頭,停下來捂著腳直喊疼。
“誰讓你停下來的?快走!”一個團丁喊道。
毛澤東起身,一瘸一拐地走得很慢,那個團丁只好跟在他身邊。潘心源和易子義見狀,立即明白了毛澤東的用意,他們有意加快腳步,將隊伍拉成了兩段。
毛澤東有意挨著團丁走,跟他攀談了一下,從口袋時摸出兩塊銀元,塞給那個團丁,說:“這點錢,莫要嫌棄,拿去買碗茶喝。”團丁接過錢,迅速放進貼身口袋。
毛澤東
行至一處彎路,一邊是山林,一邊是稻田,毛澤東問:“大哥,還有多遠。”
“不遠了,很快就到。”團丁說著,朝山林方向一努嘴。
毛澤東明白,轉身要跑,被另一團丁看到,他跑過來喝道:“你想干什么?”
毛澤東又掏出一塊銀元遞過去,小聲說:“就這一塊了,再也沒有啦!”
殺一個共產黨嫌犯,對這些團丁來說并沒什么好處,他接過錢,便往前走了。
機不可失,毛澤東趕緊往山林里跑去,路上又撒了一些銅板。
過了一會兒,有團丁喊:“跑了一個,跑了一個,快追呀!”
團丁們往山林里追來,看到地上銅板,都去搶地上的銅板。
這時,易子義也趁機往稻田方向跑。
“又跑了一個!”
民團隊長看情況不妙,忙命令一部分留在馬路上看管,一部分去追毛澤東,一部分去追易子義。
潘心源見狀,大叫道:“兄弟們,我們不能白白去送死呀,趕快跑呀!”便帶頭跑了,一時隊伍四散,團丁們也亂作一團。
毛澤東跑到了一個水塘中,躲了起來。1936年,美國記者斯諾在延安采訪毛澤東,他回憶這一段驚險的經歷時說:
“我跑到一個高地,下面是一個水塘,周圍長了很高的草,我在那里躲到日落。士兵們在追蹤我,還強迫一些農民幫助他們搜尋。有好多次他們走得很近,有一兩次我幾乎可以用手接觸到他們。盡管有五六次我已經放棄任何希望,認為自己一定會被他們發現。最后,天近黃昏了,他們放棄了追尋。”
團丁們撤去后,毛澤東才從水塘草叢中爬出來,他馬上翻山越嶺,徹夜趕路,由于沒有穿鞋,腳擦傷嚴重,但他不能停下來。
在路上,毛澤東遇到了一個友善的農民,在農民家里住了一夜,第二天,農民給毛澤東帶路,終于來到了銅鼓縣城。
9月10日,毛澤東到達了江西銅鼓蕭家祠第三團團部。
此前一天,湘贛邊秋收起義已經按照他的部署爆發,鐵路工人破壞了長沙至岳陽和長沙至株洲的鐵路。
毛澤東在銅鼓,正式宣布駐銅鼓部隊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三團,立即武裝起義。
毛澤東與農民
讀歷史時,我們都知道1927年9月9日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是我黨第一次在武裝斗爭中公開打出中國共產黨的旗幟,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但很少人知道,就在這天夜里,毛澤東正在赤著腳在大山里,驚險地逃亡。
參考資料:
1、《毛澤東傳》,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2、《毛澤東年譜》,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3、《毛澤東自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