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沒完沒了,毀的不是陳哲遠,而是吳謹言,是歡娛所有演員。一個月得罪三個平臺,于正以后是打算自演自嗨么?
前有白鹿跟曾舜晞合作,暗諷曾舜晞,導致兩家矛盾升級,別忘了,白鹿是桃太女,但人曾舜晞還是桃太子呢。
后有吳謹言跟陳哲遠合作,于正直播暗諷平臺,騰訊直接把劇轉給了芒果臺,于正依舊不依不饒,公開撕破臉,貶低陳哲遠靠吳謹言過會。
《御廷謠》原定吳謹言(歡娛藝人)與陳哲遠主演,因番位問題陷入僵局。于正多次公開宣稱:初期稱吳謹言"單人過會",陳哲遠"不愿二番"致項目延期。
后期改口稱陳哲遠與另一演員"未過會",平臺才回頭找吳謹言合作,并附加條件(如塞入歡娛配角)。
前后矛盾的說法使吳謹言陷入"備選"爭議,陳哲遠則被貼上"強塞"標簽。
稱陳哲遠"永拒也擋不住吻上來",暗示其主動求合作。將番位問題歸咎陳哲遠粉絲"叫囂",卻未制止己方粉絲攻擊。
于正"備選論"削弱其市場公信力,暗示其缺乏單扛能力。劇組未開機已因番位爭議對立,影響創作狀態。原定3月復工推遲至7月,錯過黃金檔期。
對陳哲遠:簡直無妄之災,被動卷入罵戰,本人全程沉默,卻因于正言論遭網暴及"耍大牌"污名化。
項目價值貶損:于正暗示劇集"三無"(無爆相、無品質、無收益),打擊觀眾期待。
現在多家制作方表示"避雷歡娛演員",恐被于正言論綁架。如張楠等歡娛新人被曝遭平臺抵制,因資方擔憂"歡娛大禮包"。
《御廷謠》未播先被唱衰,豆瓣小組涌現"埋劇"號召。通過"罵戰—熱搜—引流"模式炒熱度,卻使藝人淪為犧牲品。
吳謹言從"延禧大女主"淪為"爭議復出者"。陳哲遠從"扛劇生"被塑造成"爭番咖"。
于正以"護犢"之名行"毀人"之實。其將吳謹言置于"爭番工具人"地位,使陳哲遠承受無端攻擊,最終暴露歡娛藝人缺乏自主話語權的困境——老板的"戲癮"正成為旗下演員事業的最大風險源。
于正如今,不僅網友反感他,內娛演員反感他,平臺對他也是避之不及,動不動發聊天記錄,動不動爆別人跟他說的壞話,這樣的人,身邊即使有朋友,也是假朋友……
歡娛演員,有這樣的老板,不幸大于幸運……
大家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