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全方位深層次建設創新之城
我市召開
“打造最好科技創新生態和人才發展環境”
主題新聞發布會
南海潮起,春風撫綠。“科技第一城”的深圳將持續打造最優創新生態、最優人才發展環境、最優營商環境。中央民營企業座談會剛剛結束、深圳市兩會擊鼓催征之際,2月23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打造最好科技創新生態和人才發展環境”主題新聞發布會。
近年來,深圳積極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和創新政策,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把整個城市作為新質生產力和創新的策源地、孵化器,著力建設最系統完備、最協同高效的創新生態,加快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全方位深層次建設創新之城。
發布會上,市委科創委辦公室主任、市科技創新局局長張林就深圳打造最好科技創新生態和人才發展環境總體情況作介紹,并與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市人工智能產業辦主任林毅、市人才工作局局長羅冰就如何優化深圳創新生態、精準優化營商環境、推動人工智能和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持續優化人才政策等方面答記者問。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蘇榮才主持新聞發布會。
持續推動全社會加大創新投入
長期主義,是深圳創新的戰略定力,在這里,從政府到企業和個人都非常重視科技創新。
深圳鼓勵各類創新主體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根據國家統計局2024年數據——
? 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2236.61億元、增長18.9%,連續9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研發投入強度達6.46%;其中,企業研發投入占比達93.3%。
? 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全時當量達46.1萬人年。
2024年,全市3.7萬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所得稅加計扣除金額達3798億元、同比增長11.4%,金額創歷史新高。
“接下來,市區財政將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并逐步提高對中小微科技企業的資助比例。”張林介紹,我市將繼續加大政府財政和國資國企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引導駐深資本支持科技創新,統籌用好各級政府引導基金和社會資本,通過市場機制、市場力量,提升企業研發投入,推動全社會研發投入繼續保持10%以上增長。
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力軍”作用
企業是深圳最具活力的創新群體。
深圳90%以上的創新型企業是本土企業,90%以上的研發機構、研發人員、研發資金等都在企業,90%以上的職務發明專利和重大科技項目發明專利等都出自企業。
“我們持續推動政策、資金、項目、平臺、人才等創新資源更多布局在企業,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創新企業開天辟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格局。”張林介紹——
?2024年深圳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5萬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擁有12家,密度位居全國城市第一;
?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296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9家,總數分別達1025家、95家,增量均居全國第一、總量均居全國第二。
接下來,深圳將建立完善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既充分發揮大企業的帶動作用,又充分調動廣大中小微企業、初創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和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同時,鼓勵中小微企業自由探索、自主申報,承擔研發攻關項目,推動各類公共半公共創新平臺、創新載體、科技基礎設施、科研儀器設備向中小微企業、初創企業以及社會各方面青年創業者開放共享。
堅持海納百川大力引才育才
2024年,深圳常住人口增加近20萬人,增量較2023年增長55.4%,連續兩年位居《中國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第一。
人才,始終是深圳最寶貴的財富和最強大的生命力。近年來,深圳堅持不唯地域、不問出身、不求所有、不拘一格、不遺余力引進、培養、使用、協作和服務各類人才。
目前,全市高層次人才2.62萬人,留學回國人員22萬人,技能人才406萬人,各類人才總量700萬。920名深圳學者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深圳將持續優化人才政策,重點打造事業無憂、往來無憂、安居無憂、生活無憂、申辦無憂‘五個無憂’人才發展環境,吸引更多人才來深發展?!绷_冰表示,與此同時,深圳將著力降低年輕人在深圳的生活成本和創業門檻,持續增強天下英才聚鵬城的良好發展態勢,讓更多“創新的種子”在深圳這片沃土上成長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棟梁之材”。
據了解,接下來深圳將采取有針對性的超常規措施,出臺創新創業青年人才政策,進一步優化實施引才伯樂獎、鵬城優才卡等現有政策,加力推出新一類人才評定、拔尖人才直認、重點產業緊缺崗位清單、人才褒獎激勵等系列新措施,以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強化人才合作協作協同,以誠意滿滿的“橄欖枝”吸引更多“金鳳凰”。
實施鯤鵬青年創新創業合作計劃
是鯤鵬,便當振翅藍天。深圳是創新創業的熱土和樂園。
我市持續完善全方位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出臺實施《深圳市創業項目管理辦法》等政策,舉辦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創青春”、“挑戰杯”等創業賽事活動,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活力。
晶泰科技、元戎啟行、海柔創新……一大批人工智能、機器人新賽道的新銳企業便是最早出現于深圳的各種創業大賽。
截至目前,深圳系列創業賽事已培育26家上市企業、32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600余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為進一步支持廣大青年創新創業,2024年11月我市在高交會上啟動了“鯤鵬青年創新創業合作計劃”。接下來,深圳將與國內外近100家創新創業大賽組織單位、知名高校和創投機構簽約,聯合推薦具有投資前景的創業項目入庫,為在校大學生創業實踐和青年創業者提供用房、資金等全要素支持,最高資助金額可達100萬元。
據了解,深圳還將出臺實施新一輪支持發展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政策文件。
“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
無憂安居
近年來,深圳全力做好各類人才住房保障工作,讓人才在深安心逐夢。實施“深夢揚帆”“深夢啟航”計劃,對已實施12年的來深求職的高校應屆畢業生提供7天免費住宿政策進一步優化,對來深就業創業的人才以優惠的租金價格提供一張床或一間房。同時大力保障各類人才住房供給,為50萬人才提供了住房保障。
接下來,深圳將制定更具針對性的住房保障政策,只要是在深圳就業或創業的人才,都想方設法為他們提供一張床、一間房,甚至一套房等服務。
比如將高校應屆畢業生來深求職提供免費住宿天數從7天延長到15天,對于在深就業創業的人才,提供面積不等的保障性租賃住房。深圳還將繼續供應更多的保障性住房,讓有志在深圳發展的各類人才進得來、住得安、留得下、能成業。
“一張辦公桌、一間辦公室、
一層辦公樓”樂業辦公
深圳持續優化產業空間總體布局,創新空間保障方式,打造一批高品質、低成本的創新創業空間,目前全市創新型產業用房總面積933萬平方米。
為確保好項目都有地可落,深圳全市范圍已梳理70個集中連片區域、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的產業用地,并推出13平方公里首批招商用地,構建起“市-區-街道-園區”四級虛擬園區體系,提供注冊登記、融資、保險、會計、法律、數字化等一攬子服務。
深圳正在規劃建設的總面積達525平方公里的“20個先進制造業園區+20個科技創新集聚區”,將打造更加智慧化標準化產業園區。市區聯動集中推出不少于400家孵化器、眾創空間、科技園區等各類產業創新空間面積1600萬平方米,為初創企業梯度配置“一張辦公桌、一間辦公室、一層辦公樓”空間,“只收夢想不收租金”為創業助力。
強化科技金融支持
助力創新“開花結果”
創新沃土離不開金融“活水”澆灌。
深圳積極發展科技金融,已成立千億級產業引導基金、百億級天使母基金和20億元的科技創新種子基金,構建覆蓋科技創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體系。
?2024年新增私募股權、創投基金152支,管理規模超1.5萬億元。
? 創新推出研發貸、并購貸等信貸產品,2024年末全市科技貸款余額達9873億元。
? 支持科創企業赴海內外上市融資,2024年境內外新上市企業22家,累計上市企業579家。
? 健全融資風險分擔和補償體系,設立50億元風險補償資金池,對科技貸款損失最高補償50%。
接下來,深圳將進一步健全促進科技創新的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引導銀行業加強科技信貸支持,保險業積極發展智能駕駛、無人機等科技保險產品,證券業加大企業上市、再融資、并購等支持,創投業持續壯大耐心資本、大膽資本,依托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建設“專精特新”專板,近期將出臺促進風投創投高質量發展政策文件,引導創投機構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深圳將以足夠的耐心與服務,靜待越來越多的創新種子破土綻放。
發揮科技創新支撐作用
近年來,深圳圍繞加快解決重點產業鏈“卡脖子”問題,構建由企業自主確定技術路線、全流程管理項目,政府負責配套和服務的工作機制,2024年共支持企業實施270多個技術攻關項目。
抓好各類創新平臺、載體和基礎設施建設。
? 目前,全市建成鵬城國家實驗室、14家全國重點實驗室、4家廣東省實驗室和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深圳綜合平臺,各類創新載體超4000家。
? 全市已建和在建智能算力超62E,超智協同、異構融合、普惠泛在的可持續算力供給體系加快形成。
“重磅”支撐政策正在路上。張林介紹,接下來,深圳將繼續實施市科技重大專項,“揭榜掛帥類”項目資助額度最高3000萬元,論證類項目資助金額最高1億元;建設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深圳),概念驗證中心和中小試基地最高資助2000萬元;優化重點實驗室政策,對市重點實驗室最高資助500萬元,對牽頭在深全國重點實驗室最高資助3000萬元。2025年,深圳市將多渠道籌集45億元資金,用于支持訓力券、模型券、語料券、場景補貼、科技研發等,為初創企業使用算力提供最高60%的資助。
推進全時全域全行業
應用場景開放
對于新技術新產品,深圳整個城市就是最好的試驗場。
深圳深入開展新場景大規模示范應用,積極開展“我幫企業搭場景”專項行動,累計發布近200個“城市+AI”應用場景,在全國率先將政務服務系統接入DeepSeek系列大模型,上線運行“深小i”AI政務助手。
同時,全力推進“我幫企業找市場”,2024年舉辦高交會、文博會等展會超400場,服務近7萬家企業,推動“深圳創造”“深圳產品”走向全國全球。
據了解,深圳將積極推進全時全域全行業應用場景開放,盡最大努力幫助企業對接各類應用場景。
“我們計劃2025年再開放100個應用場景,加速場景供需匹配,助力企業研發產品、迭代技術、驗證性能?!绷忠惚硎荆瑸橥苿尤斯ぶ悄芎蜋C器人產業發展,深圳城市全域全時全場景將“應開盡開”,比如開放市政環衛、應急救援、大模型輔助醫療、醫療康養等應用場景,鼓勵制造業企業主動擁抱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全面開放技術研發、質量檢測、流水線組裝、物料搬運等生產場景,讓新技術更好更快變成產品、進入千行百業千家萬戶。
“鏈接”全球資源建設科創開源之城
深圳堅定走開放創新之路,“鏈接”全球優勢資源,深入推進面向國內外的創新合作。
大力推動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蘋果、英特爾、亞馬遜、西門子等世界500強企業相繼在深設立研發中心。世界無線局域網應用發展聯盟、國際星閃無線短距通信聯盟等6大國際組織落戶深圳,累計輸出138項團體標準。深圳企業在海外設立100多個研發中心。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5年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第二。
接下來,深圳將以更大力度、更加開放的政策,對接全球全國創新資源,對于國際合作項目最高支持3000萬元。大力支持企業主導或者參與制定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人工智能、云計算與邊緣計算等領域國際標準。探索實施“開源合伙人”支持計劃,打造科創開源之城。
營商環境和生活環境“雙一流”
“深圳是一個具備強大創新基因的城市,是一個能夠幫助企業從無到有、從零到一、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實現創新發展的城市,這就是深圳營商環境獨特的優勢和魅力?!惫悠奖硎荆钲趯⒕劢狗掌髽I發展壯大,全力以赴營造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厚植民營經濟發展沃土,將深圳打造成為全球創新創業和投資發展最佳首選地。
近年來,深圳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和對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標準“三化一對照”的思路,全方位深層次打造高水平營商環境,著眼要素配套和保障努力營造應有盡有、高效便捷,單方面突出、綜合優勢更強的產業生態。
我市累計迭代推出1500余條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舉措,連續4年獲評“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城市”,2024年全市新登記經營主體56.2萬戶,平均每月新增經營主體近5萬戶,累計續存總量440.4萬戶、居全國城市首位。
深圳不僅有一流的營商環境,更有高品質的生活環境。這里有非常好的自然環境,有豐富多彩便利化高品質的衣食住行游購娛養各種設施,有不斷提升的醫療、教育、住房等服務,更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
據了解,接下來,深圳將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執行包容審慎監管,推行沙盒監管模式,在重點領域建立“免申即享”政策清單,做好知識產權的創造申請維護保護使用,支持深圳證券交易所建設好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在全社會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近期將出臺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打好政策和工作組合拳,著力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同時,持續打造高品質生活環境,用心用情用力辦好市民群眾身邊大大小小的事,建設好管理好城市公共設施,抓好平安深圳、綠美深圳、智慧深圳建設,全方位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
內容來源:深圳特區報
內容編輯:深圳人社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