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由解放軍055大驅編隊引領的行動,不僅成為國際媒體爭相報道的熱點,更是直接把澳大利亞的神經拉到了極限,就在南非G20會議期間,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直接截胡中國外長王毅,要一個說法。
這場面對面的交鋒,不僅給國際社會帶來了十足的看點,更通過一次高超的外交較量,向外界傳遞了一種大國戰略自信的強烈信號,這場引發軒然大波的實彈演習,其實一點都不復雜,地點在國際水域,行為完全符合國際法。
早在行動前,中國甚至還向新西蘭做了提前通報,程序比你眼前的紅綠燈規矩多了,作為海上軍事強國,一支先進艦隊主導這種公開的演習,完全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動作,甚至可以說,該派頭就是一個大國應該有的范兒,但偏偏,澳大利亞這邊卻把自己搞得像個被驚嚇的小動物。
從一開始的傲嬌式“無所謂”,到最終飛速掉入“過度解讀”的陷阱,這種心理落差反映的是什么?說白了,就是虛,就一句,不夠自信罷了,路透社、彭博社等西方大廠媒體一出手,眉飛色舞的“威脅論”迅速鋪天蓋地,炒作得人心惶惶。
于是,原本大家都懂的“例行軍事演習”,硬是被說成了一次“大國逼近門口砸場子”的戲碼,為了滿足澳洲國內的集體不安,黃英賢在南非G20會議上直接攔住了王毅,要求中國給個答案,于是,外交戰場的見招拆招正式拉開了帷幕。
咱們先聊聊黃英賢,這個名字你可能不陌生,畢竟她在中文世界里有著一種獨特的標志性意義,她的父親是馬來西亞的客家人,按照血統、文化脈絡來看,她的身上流淌著屬于東亞的印跡,從她少年時代的成長環境,到生活中與“中華文化”若即若離的接觸。
這些細節讓她看起來比一般的澳洲政客多了幾分“親近感”,2022年,黃英賢還曾訪問北京,那時候的她,說話間帶著些柔軟,客觀上也給中澳外交關系的寒潮帶來了一絲暖意,但讓人失望的是,進入2023年后,隨著美國“大哥”拉著澳大利亞在印太戰略上的“緊密捆綁”。黃英賢的“橄欖枝外交”逐漸冷卻。
說到底,她和其他身處西方陣營的政客一樣,擺脫不了對中美博弈的選邊站隊,而這次她在G20會議上的表現,更是把“夾在大國博弈中”的困境展現得淋漓盡致,一面試圖維護澳洲利益,一面又不可避免地反映出她外交政策的局限性。
就憑這張牌,她內心的焦慮還少得了嗎?黃英賢帶著問題殺氣騰騰而來,王毅卻顯得坦然而自信,從這場對話開始的那一刻,王毅就牢牢把握住了主動權,而他的開場更是如行云流水、一針見血,他第一句話就拋出了一句“定心丸”。
“中澳關系目前已經止跌回穩,進入了健康發展的軌道,”看似平靜的表達,卻充滿了強大的心理策略,咱們的關系現在穩著呢,別搞那么多小動作,自殘式的緊張情緒只會讓你顯得小氣,這一番話,絕不是空話。
解放軍這次的演習行動,不論設計還是執行,既沒有冒違規的風險,也沒有針對澳洲的意圖,而是一次名正言順的“軍事存在”,簡單點說,我到依法應到的地方,練我的兵,這是我的事,你澳洲控制不好自己的心態,是你們的問題。
可這場對話真正高明之處,還在王毅接下來的話,他轉身就談到了“大國責任”,“大國必須堅決反對開歷史倒車的行為,”別懷疑,他說的是誰,指向誰太明白了,那就是把澳大利亞拖入對華對抗的主力軍美國。
王毅的這個表態,很明顯是警告澳大利亞,別成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一把“鈍刀”,上桌子玩布局還得有清醒的頭腦,別沒搞清誰才是利益共同體,就把自家牌全打爛了,黃英賢聽完,自然滿臉“啊這”的表情,最后她還是笑著跟王毅握了手離開。
但顯然,這種“故作輕松”的姿態擋不住內心的復雜,她知道,該聽的她都聽到了,中國的姿態和做法非常明確,友好可以談,但別端著一副問罪的姿態過來,至于這場演習本身,有必要再強調一下,解放軍艦隊出現在悉尼外海進行軍事操練,并不是一次為了“秀肌肉”而刻意設計的行為。
而是一次按軍事規劃進行的例行行動,新西蘭方面的聲明已經說明了一切,中國提前打了招呼,整個演習不僅公開透明,而且符合法律框架,真正讓人感覺心態“一崩再崩”的,是澳洲國內那種過度敏感的政界氛圍,從新西蘭國防部長柯林斯淡定的回應,再到媒體狂轟濫炸的“炒作”。
兩者對比何其諷刺?這種瘋搶流量的手法,最終也只是讓澳洲的外交壓力越打越多,而中國在另一方面的回應姿態,透明、有理甚至主動釋疑,對比之下簡直是一種“硬核殺招”,不爭吵、不剖析你的情緒,我就和你掰規矩,打國際法,這種開掛般的冷靜風范,實在讓人拍案叫絕。
其實,中澳關系自帶復雜性,從經濟上說,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澳洲很多利益本質上是離不開中國市場的,而從政治上講,澳洲又不得不緊抱美國的大腿,從而陷入左右為難的泥潭,這種錯位的關系就像一場越拉越緊的拔河比賽,周旋的過程顯得既尷尬又無奈。
但問題在于,澳大利亞的外交方向,早已不是單純的國家選擇,而是背后國際權力格局的一個縮影,黃英賢無法擺脫這種趨勢,這讓她成為了一個被大國棋局挾裹的“代言人”,不過,中國顯然早已看穿了這一套套路,一場實彈演習,一個外交場合,足以展示中國的底氣與邏輯。
我們可以做得合規,但也會毫不含糊地展現果敢,可以合作,但不會彎腰遞刀,說白了,中國釋放的是一個信號,我行得正坐得直,講規矩也玩硬氣,而澳大利亞,則不能只活在導演好的劇本里過日子,解放軍亮劍外海,王毅則在外交領域打了一手太極般的好牌。
這場中澳間的“間接對抗”,從頭到尾都在一個框架內進行,中國演示力量,卻靠規則守住了分寸,澳洲旨在示威,但最終顯得底氣不足,整體來說,這是一場以氣度、紀律和技巧取勝的外交博弈。
對于澳大利亞而言,接下來仍有得忙,是選擇以現實利益為導向,推動中澳關系回歸正軌,還是繼續在中美國之間的對抗中難以自拔?答案,我們大家每個人心里都有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