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潛江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發布的2025年度潛江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部門預算情況說明,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與熱議。其中,預算數據中出現的“194.46元”與“194.46萬元”的巨大差異,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讓公眾對這一政府信息發布的嚴謹性產生了質疑。
筆者注意到,潛江市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發布的2025年度潛江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部門預算,第二部分??2025年度部門預算情況說明中的第一項、關于2025年財政撥款收支預算情況說明中:2025年中心財政撥款收支總預算為194.46元,支出預算為194.46萬元,其中:工資和福利支出171.7萬元,占88.3%,公用經費支出22.76萬元,占11.7%。
網友發現認為,在撥款收支總預算為194.46元,如果是掉了一個萬字,這樣嚴謹的發布居然出現如此低級錯誤,如果的確是只撥款194.46元,那該中心需要支出的194.36萬元又從何而來,靠他們自己創收?那未來潛江的營商環境讓人堪憂。
從數據本身來看,若“194.46元”確為筆誤,遺漏了關鍵的“萬”字,這一失誤在如此重要的財政預算信息披露中,實在難以讓人忽視。政府部門的信息發布,尤其是涉及財政資金的內容,關乎公眾的知情權與監督權,更應慎之又慎。每一個數字都承載著重要意義,其準確性不僅是對工作負責的體現,更是政府公信力的直觀反映。一個小數點、一個單位的錯誤,都可能誤導公眾,引發不必要的猜測與誤解。
但倘若這并非筆誤,194.46元真的是財政撥款的總額,那與194.46萬元的支出預算之間,便形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如此巨大的資金缺口,若靠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自身創收來填補,無疑會引發一系列擔憂。
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作為為市場交易提供服務與監管的重要平臺,其公正性與獨立性至關重要。一旦面臨資金短缺壓力而尋求創收,很可能會在服務過程中滋生不合理收費、變相牟利等行為,這將直接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的環境,增加企業的交易成本,讓潛江的營商環境蒙上陰影。
筆者從該預算第五項,2025年部門收支預算情況的說明看到,中心2025年收入預算194.46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26.46萬元,占13.61%,其他收入107.59萬元,占55.33%,上年結余結轉60.41萬元,占31.06%。這個描述說明前面的194.46顯然是掉了一個“萬”字。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投資、促進經濟發展的基石。潛江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前沿陣地,其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此次預算數據的爭議,不應僅僅被視為一個簡單的錯誤,而應成為政府部門自我審視、自我提升的契機。相關部門需迅速展開調查,澄清事實真相,及時糾正錯誤,并以此為教訓,完善信息發布的審核機制,杜絕此類低級錯誤再次發生。
同時,對于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資金保障問題,也應進行全面梳理與規劃。合理的財政支持是確保其正常運轉、履行職能的關鍵。只有在資金充足、管理規范的前提下,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才能為市場主體提供高效、公正、透明的服務,助力潛江市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營商環境,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期待潛江市能妥善處理此次事件,以實際行動重塑公眾信心,讓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有力推動者。(劉丹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