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空軍實力已經趕上美國,這是真的嗎?
通過在技術上不斷的迭代改進,他們已經表明,殲-20“威龍”第五代戰斗機總體上同美國空軍的F-22A“猛禽”戰斗機一樣具有競爭力。
如今,可與美國F-35“閃電”Ⅱ戰斗機媲美的中國殲-35A戰斗機也已亮相,它同樣給觀察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
殲-35A綜合運用了中國最尖端的技術,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印太地區,它會從根本上打亂美軍的空中優勢戰略。
中國軍事專家分析殲-35A性能時將其比喻為打籃球的“組織后衛”,既能自己得分,也能協同組織,調動其他人共同發起進攻。
有了殲-35A的加入,中國空軍就能為美國空軍正式敲響喪鐘,這意味著西太地區將逐步納入中國的勢力范圍。
在央視節目《開講啦》上,中航工業沈陽所首席專家王永慶介紹,殲-35A外形的每一個細節都融入了先進的設計技術和設計師的智慧,所以它的“顏值”很高。
據估計,殲-35A的最大速度約為1.8馬赫,不空中加油情況下的作戰半徑可以達到大約1200公里。
中國空軍設計殲-35A的目的是與中國的其他軍事資產——如無人機或殲-20——協同作戰,在空中形成一條“殺傷云鏈”。
正是因為有了殲-35A,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后世界第二個同時開發兩種第五代戰機的國家,這個預計將是空前絕后的。
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2月21日刊發題為《中國的殲-35A戰斗機——為美國空軍敲響的警鐘?》的文章稱,
就殲-35A而言,很明顯中國在隱形軍用飛機技術方面已經趕上美國(盡管華盛頓并不承認)。
中國對殲-35A的真實能力一直高度保密。
不過,有一點是明確的:無論這款戰斗機是否與美國的F-35水平相當,任何與美國的沖突都將在更靠近中國的地方展開,這會給中國帶來決定性的優勢。
中國的殲-20和殲-35A,再加上它們的大規模生產能力,不久后美國在印太地區的空中優勢將蕩然無存。
該文甚至判定,目前殲-20的服役數量至少已超過300架,而殲-35A據信已投入量產,也許用不了多久,中國空軍就將正式敲響美國空軍的喪鐘。
因為早已習慣了利用代差優勢作戰的美國空軍,一旦對手使用同代戰機迎戰,所有的所謂“優勢”將不復存在。
特別在西太地區,當中國空軍大批使用殲-20和殲-35A參戰時,美國空軍將沒有什么辦法獲勝,甚至失敗也是早就注定了的。
更何況,中國已經在全世界率先試飛了第六代戰機,而且一次就是兩個型號,而美國空軍同代戰機至少要在2028年后才能問世。
分析指出,所謂殲-35A戰斗機“為美國空軍敲響的警鐘”的新聞,雖有一定的道理,但中國空軍不應因此自滿。
美國空軍的F-22和F-35早已服役多年,技戰術十分成熟,而且美國空軍的作戰體系相當完備,再加上各類戰力倍增器數量多種類齊全,所以他們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的。
不過,如今中國已進入快速發展期,當第五代戰機加速服役而第六代戰機迅速成熟時,中國空軍有可能將進入“降維打擊階段”。
不管對手是誰,在中國優勢的軍事技術面前,都要逐漸學會退讓,以讓中國有充足的施展空間。
(軍評陳光文于2025.02.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