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在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VCTC)內,進行了一場特殊的會面。大眾中國CEO貝瑞德將站上了辦公區的桌子,與CEA電子電氣架構研發團隊聊項目進展,分享工作感受。這一幕被員工拍下后在社交媒體瘋傳,配文“大眾不能下牌桌!”。
在“汽扯扒談”看來,這場看似“作秀”的舉動,實則是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的背水一戰。自2023年與小鵬汽車達成戰略合作以來,雙方聯合開發的CEA架構已進入量產前夜——首款搭載該架構的車型將于2025年發布,2026年上市。
而在比亞迪、特斯拉等對手的圍剿下,大眾若無法通過CEA架構實現“技術破圈”與“市場破局”,其中國市場份額恐將加速萎縮。貝瑞德站上桌子的激情演講,正是這場戰役的縮影。
從“狼堡標準”到“中國速度”
CEA架構,作為大眾汽車首個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研發的電子電氣架構,是由大眾中國科技公司(VCTC)、CARIAD中國以及小鵬汽車三方攜手共創的成果。其核心目標在于通過減少30%的控制單元數量和縮短50%的線束長度,來降低單車制造成本約4000元。這一“減法”策略,直擊了大眾在華電動車ID系列因成本過高而價格競爭力不足的痛點。
在技術路線上,CEA架構融合了小鵬汽車的第三代EEA架構設計理念,即“中央超算+區域控制”,并支持L3級自動駕駛功能的預埋以及整車級的OTA升級。為了加速合作進程,大眾工程師甚至直接入駐小鵬廣州總部,設立了獨立辦公區,實現了“需求當日反饋、問題隔周閉環”的高效協作模式。這種“超常規”的合作方式,將原本需要5年的開發周期壓縮至了24個月。然而,挑戰也同樣顯著:CARIAD中國的軟件研發能力曾屢遭質疑,其主導的SSP平臺就因軟件問題導致多款車型延期。
同時,CEA架構的商業化成功,關鍵在于能否在成本與性能之間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點。以中央計算平臺為例,其算力高達1000TOPS,足以支持城市NOA功能,但芯片成本卻占據了硬件總成本的15%以上。為此,大眾與地平線共同成立了合資公司酷睿程(CARIZON),旨在聯合開發定制化的智駕芯片,目標是將成本降低20%。
然而,特斯拉的“前車之鑒”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Model 3(參數丨圖片)通過域集中架構將線束長度從3公里壓縮至1.5公里,但初期卻頻發品控問題。因此,大眾在追求降本增效的同時,必須謹慎行事,以免重蹈ID系列車機卡頓、軟件bug頻出的覆轍。
從戰略口號到基因改造
當前,被譽為合肥“小狼堡”的大眾中國科技公司(VCTC),其地位已提升至與德國總部并駕齊驅。這座斥資192億元打造的研發中心,正承載著大眾最為激進的本土化嘗試。在這里,決策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下放:合肥團隊如今可直接批準預算5000萬元以下的研發項目,審批流程也從原先的7級簡化至3級。
人才方面,VCTC已實現了高度的本土化。此外,在生態構建上,VCTC正積極尋求“去歐洲化”的供應鏈路徑,比如與地平線聯合開發智駕芯片,與中科創達共建智能座艙。
專為中國市場開發的CMP平臺,更是大眾在成本控制上的一次大膽嘗試。該平臺以CEA架構為基礎,目標直指成本下降40%。其成功的秘訣在于模塊化設計,使得電池包尺寸得以統一,同時兼容磷酸鐵鋰與三元鋰電池,大大降低了采購的復雜度。
在制造方面,一體化壓鑄技術的采用使得車身部件從300個銳減至50個,生產線效率因此提升了30%。此外,大眾還計劃到2026年前推出4款緊湊級電動車型,目標年銷量達到50萬輛,以進一步攤薄研發成本。
在用戶思維上,大眾也經歷了“基因突變”。公司高層貝瑞德在內部會議中多次強調:“中國用戶追求的不是‘德國標準’,而是‘中國速度’。”
為此,大眾啟動了三大變革:首先,設立用戶共創實驗室,每月收集10萬條用戶反饋,直接將這些反饋融入到產品定義環節中;其次,針對中國年輕用戶的特定需求,開發出了“露營模式”、“手游投屏”等本土化功能;最后,在服務鏈上也進行了重構,接入了小鵬超充網絡,有效解決了用戶的補能焦慮。
不成功,便成仁
CEA架構的成敗,將決定大眾能否在智能電動車時代延續“國民車”神話。從技術層面看,其硬件精簡與算力集中已具備破局實力;但從市場維度,真正的挑戰在于如何讓德國巨頭“長出中國根”。
貝瑞德的“接地氣”實踐提供了一條路徑:用本土團隊攻克技術難題,用用戶思維重構產品邏輯,用草根姿態打破品牌隔閡。
當大眾工程師學會在快手直播講解域控制器,當德國高管能脫口而出“絕絕子”,這個已經進入中國市場超過40年的老牌車企,或許真能在東方找到第二曲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