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烏克蘭局勢,通常的說法是“俄烏沖突”或者“俄烏戰爭”,歐洲和拜登主政時期的美國說那是俄羅斯對烏克蘭領土的侵略,川普政府拒絕使用“侵略”這個詞,堅持說那是“沖突”。
這么簡單的事實都要玩文字游戲,在前些年是想都不敢想的。現在,我敢想了。下面就說幾個敢想的“感想”。
1、烏克蘭斷奶。
老美已經關上援助的閥門,重啟不是不可以,代價是烏克蘭不能承受之重;歐洲有沒有能力獨自供養烏克蘭很難說。代理人戰爭的合約被出資人撕毀,烏克蘭被強行斷奶......認命吧,國家和人一樣,總要學會長大。
2、歐洲的成人禮。
二戰后的歐洲是個媽寶男:俄羅斯給他們提供廉價的資源,中國給他們提供實惠的商品,老美給他們提供安全保障,他們則一門心思為選民謀求高福利,這樣的好事總有到頭的時候。老美在俄烏沖突上指手畫腳,完全沒有把歐洲端上臺面的意思。算了吧,另起爐灶,自立門戶,自己給自己辦一個成人禮,然后與老美分庭抗禮。
3、老美的更年期。
至于美國,川總自稱他是比華盛頓更偉大的總統,周圍是一圈又一圈的馬屁精。他的“春風得意馬蹄疾”在我看來,也許正在宣告美國國運的驚天大轉折——他所謂“聚焦美國”,其實是放棄了大國擔當的“孤立主義”。老美兩百多年苦心經營出來的燈塔形象轟然倒塌......美國正處于更年期,還能折騰,但已力不從心。
4、俄羅斯,帝國的黃昏。
目前來看,俄羅斯似乎是俄烏沖突的大贏家,但換一個角度看,俄羅斯輸得很慘:作為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俄羅斯被打出了原形。多少年來,英、法、德等歐洲國家想起俄羅斯的戰力就渾身發抖,現在完全可以挺直腰桿。單打獨斗不會輸,聯手起來則分分鐘可以把俄羅斯按在地上摩擦。
5、核武器被祛魅。
俄羅斯不是有地表最強大的核武庫嗎?是,那又如何?核武器的意義在于戰略威懾,不是實戰……實戰?呵呵,掌握核按鈕的人比我們普羅大眾更害怕死亡——他們知道核打擊一定會招致核報復,他們不敢玉石俱焚。他們舍不得死。
6、聯合國走下神壇。
在俄烏沖突中聯合國起了什么作用?如果不是要年年沖會費,人們都要忘記這個機構的存在。
7、人類理性的倒退。
我本以為通過各種和平協議和國際合作,國家間互相牽制,人類社會無限接近于消除戰爭,現在看來我太天真了。調停者習慣于以和平使者的名義站在霸凌者的一邊......因此我比較悲觀,我看到的世界很多方面在倒退,退到冷戰前,退到二戰前,退到一戰前。大倒退中談什么人工智能、火星移民、基因工程,是不是有一種說不出的荒誕感?
8、三體人的嘲笑。
如果真有三體人,他們很可能正在宇宙的深處暗暗發笑呢。等到四百年后他們到達地球,推開飛船艙門一看,不由得驚叫起來:靠,不勞我們動手,整個地球已經被炮火拆遷了。
作死。
圖片
圖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