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青山學院大學大四的若林宏樹(
Hiroki Wakabayashi)在別府大分每日馬拉松創下2:06:07的日本首馬紀錄及學生紀錄;月底,大三的黑田朝日
Asahi Kuroda)在大阪飚出2:06:05,雖無緣日本首馬紀錄,但將學生紀錄提高了2秒。
2025年2月,若林宏樹、黑田朝日連續刷新日本學生馬拉松紀錄
截至2025大阪馬拉松,日本學生馬拉松歷史前十中,有五人來自青山學院大學。
這支在2015年才首奪箱根驛傳桂冠,隨后10年間又七次贏得箱根冠軍的新晉豪強,為何在馬拉松賽場上異軍突起?日本媒體Number再次對該校監督原晉(
Hara Susumu)的長距離方法論做了解讀。
“我真的不想再跑(馬拉松)了。累死了。”黑田朝日拖著微跛的左腳來到混采區,怡然自得地開著玩笑,狀態不像是才完成首馬。
2025大阪馬拉松男子領先集團的進程頗不順利:30.5公里處,由于組織方的失誤,導致選手多跑了30余米;沖刺階段又遭遇小雪,但黑田還是以2:06:05排在所有選手的第六位,并將日本學生紀錄提高了2秒。
黑田朝日,新的日本學生馬拉松紀錄保持者
只有兩名日本選手比黑田朝日更快:三菱重工的近藤亮太( Ryota Kond o )和黑崎播磨的細谷恭平( Kyohei Hosoya ),兩人分別以2:05:39、2:05:58排在全場的第二和第四位,也稱為日本歷代第五和第七人。黑田朝日的2:06:05可以排在歷代第九位。
黑田朝日,青學首屈一指的天才
在青山學院大學,黑田朝日經常被稱為 「感覚派」或「天才肌」。他跑量很低,比賽中也不戴手表。
也正因為如此,黑田能夠機敏地閱讀比賽并做出反應。在年初的箱根驛傳二區,雖然起步稍慢,但他在比賽的后半段一鼓作氣,以刷新原區間紀錄的成績排在了區間第三位。
本場大阪首馬,黑田也是和往常一樣,沒戴手表,相比于看到的時間,他更相信自己的感覺。他在馬拉松比賽中同樣跑得酣暢淋漓。
“看心肺的話,箱根更累……”
比賽開始階段,黑田朝日尾隨在大集團后部,直至賽程過半領先集團人數縮減才逐漸來到隊伍前方。正如原晉教練所說的,“決勝于30公里”,在30公路處的爬坡路段,黑田朝日一度開始領跑。
“只是幾乎沒有能跟上那個時候開始加速的多余體力,大概就是爬了30公里的坡之后吧。也許這就是馬拉松獨特的辛苦吧,體會到了此前從未體驗過的感覺。從心肺上來說,還是箱根比較累,但是因為我不擅長下坡,稍微有些掉隊。”
終點前,細谷恭平、近藤亮太、鈴木健吾、和田朝日和菊地駿彌在雪中向日本本土冠軍發起沖擊
盡管如此,一度掉隊的黑田還是在比賽的最后階段展示了自己的韌性。他表示,自己在比賽的后半程全情投入,“總算以好的成績和名次完賽真是太棒了。”
三周前,若林宏樹才在別府大分將日本首馬紀錄和學生紀錄提升至2:06:07,現在又被黑田朝日提高了兩秒;加之同樣即將畢業的白石光星(
Kosei Shiraishi)在別府大分的2:08:42,以及OB橫田俊吾
Shungo Yokota吉田祐也
Yuya Yoshida)2023年、2020年在別府大分的2:07:47、2:08:30——日本學生馬拉松歷史前十中,青學占據半壁江山。
在箱根驛傳氣吞萬里的青山學院大學在馬拉松領域也不可遏止。
他們有著怎樣的秘籍?
對于這個問題,作為青學新任主將的黑田朝日給出的答案很簡單。
“我通常是跑20多公里的距離,但我(為備戰大阪)稍微增加了距離。總體而言,我是稍微增加了一點基礎跑量,看上去更接近一場馬拉松。”
在將日本學生紀錄提升至2:06:05后,黑田在混采區態度平和地回答了記者“青山學院大學的選手為何在馬拉松比賽中佳績頻出”這一問題。
黑田朝日在沖過終點后揮臂慶祝
作為公認的「感覚派」跑者,黑田朝日的跑量在青學隊中也算是少的。據他自己透露,非集訓期間,他有時的月跑量甚至低至400公里左右。這個數字,對于參加箱根驛傳主要區間的王牌選手而言,是很不尋常的。
這就是為什么即使是備戰首馬,黑田也沒有對自己的習慣做出任何重大改變的原因所在。
沒有40公里經驗,但“和普通比賽沒什么不同”
黑田朝日會根據自己的感覺來調整訓練的強度和距離,原晉監督也默許他這樣。他還說自己此前從未跑過40公里——這是馬拉松運動員的標準訓練量。
“最多30公里。我全年午休都在跑步,所以我認為我仍然可以跑(更長距離)。(備戰過程)和普通比賽沒有太大區別,所以我認定自己能夠以和平時同樣的感覺來參賽。”
盡管30公里以后的距離對于黑田朝日是全然未知的領域,但他在自己的全馬首秀中頂了下來。
而在大阪馬拉松賽后的新聞發布會上,現任日本田協高級總監的名宿高岡壽成(
Toshinari Takaoka)在面對青學模式的提問時,表示:“我想,很大的一個原因在于,(原晉的)目標不囿于箱根驛傳,而是把目光投向更遠的地方。”
這算得上是一種以果為因的逆轉。
高岡壽成
與其說(青學)把馬拉松作為箱根驛傳之后的目標,不如說如果沒有達到在馬拉松項目上代表日本(參加世界大賽)的水平,如今的青學學子怕是不足以成為箱根的主力了。
在大阪馬拉松結束后,黑田面對“今后在馬拉松領域如何挑戰世界”的提問時,也表明了這一點。“我并不是那么執著于世界。既然是學生,目標就是在三大驛傳中大顯身手。雖然不知道能不能產生直接關聯,但這是一場非常能夠建立自信的比賽。”
一種逆轉:馬拉松反促箱根
黑田朝日將把在馬拉松比賽中贏得的自信投射到三大學生驛傳中。極端一點的說,馬拉松現在已經成為驛傳的試煉場——這是一種頗有意思的逆轉。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從來不乏嘗試馬拉松的學生跑者。但他們大多也都認為馬拉松不同于驛傳,有實力的選手大多是抱著要參加世錦賽或奧運會的目標在大學期間站上馬拉松起點的。
而現在的青山學院大學,正在形成一種以箱根驛傳為核心的新浪潮:低年級學生的局面是“從馬拉松到箱根”,畢業季的大四學生則是“借箱根余勢去跑馬”。如今的青學,正在擊碎以往的刻板印象。
在進入青學之前,黑田朝日在3000米障礙項目上就成績斐然,2021年夏天剛滿17歲時就跑出8:39.79,可以排在日本U18歷代第二位。也因為如此,當被問及未來時,黑田的表現也是云淡風輕。
黑田朝日17歲高三時在3000米障礙中跑出8:39.79,這一成績排在日本U18歷代第二位、高中歷代第四位
“我還沒考慮過(自己的下一場馬拉松)。我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么,但我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當然,黑田也可能再跑馬拉松,但沒必要只關注這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青山學院大學的隊員們或許已經進入了不同于以往的更高階段。
不同類型跑者取得成績的意義
不管是別府大分的若林宏樹、白石光星,還是大阪的黑田朝日,不同風格的青學隊員都成為了史上最快的學生馬拉松選手。
如前所述,黑田是一位天才型的全能選手,可以兼顧路跑和場地賽,而且不需要大跑量——他在某種程度上有其父親、畢業于法政大學的著名田徑選手黑田將由(
Masayoshi Kuroda)的遺風。
黑田將由出生于1981年,就讀于法政大學期間參加了第77回(一區3位)、78回(一區6位)和80回(三區4位)箱根驛傳,畢業后加入中國電力,因特發性后天性無汗癥在2010年被迫退役。個人最好成績:3000米8:06.71、5000米13:43.49、10000米28:37.88、3000米障礙8:48.25、半馬1:07:56。
有意思的是,黑田父子三人高中時均就讀于玉野光南:父親黑田將由和哥哥黑田朝日曾先后創下8:48.25、8:39.79的3000米障礙校紀錄,目前就讀于青學大一的弟弟黑田然(
Zen Kuroda)2021年高一時就在3000米障礙比賽中跑出9:12.97,在當時可以排在日本高中歷代第四位,23年高三時將成績提升至8:40.71,現在可以排在日本U20歷代第七位。
左:黑田然、黑田將由、黑田朝日父子三人
右:2021年中國地區高中驛傳,黑田朝日(左)與黑田然完成交接
而若林宏樹為了應對箱根五區的爬坡路段,一直注重體能訓練,尤其是股四頭肌。雖然他的10000米最好成績也達到了27:59.53,但在此前的采訪中,若林曾透露自己是一位堅定的“專攻山地”的跑者;白石光星在今年的箱根驛傳出戰七區,更像一名沒有光鮮高中履歷的素人型選手,他自己也表示:“我就是個普通人,所以一直在完善慢跑的量和質。”
若林宏樹三次出戰箱根五區,青山學院大學最終都贏得了冠軍
乍一看,這些選手風格迥異。但他們都在極具挑戰性的馬拉松項目中取得了成功,這充分展現了原晉監督所謂的“青學模式”的殺傷力:讓任何類型的跑者都能取得成績的方法論將給團隊注入信心并讓他們更加強大。
如若果真如此,未來的青學值得更大的期待。
本周末的3月2日,青學另一王牌太田蒼生(
Aoi Ota)也將在東京踏上首馬征程。從箱根刮到馬拉松的青學旋風,還會繼續嗎?
關于青學模式的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