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伴隨著深度求索(DeepSeek)等中國新興科技企業的迅速發展,國際資本正在持續買入中國的科技資產,受此影響,香港恒生指數在2月下旬領漲全球,同時,A股科創板也表現不俗。相比之下,開年以來美國三大股指尤其是部分科技巨頭的表現不如人意,在市場上引發熱議。
近日,根據國內機構東吳證券發布的最新研報統計發現,中國資產持續演繹科技行情,港股已連續兩周領漲全球。年初以來至2月21日,香港恒生指數年內累計漲幅達到17.0%,遠超歐美主要發達國家市場以及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主要指數的表現。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數今年的累計漲幅高達31.1%,其強勢表現在全球主要的分類指數中“一騎絕塵”。
東吳證券研究所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師陳夢25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以1月20日DeepSeek推出R1模型迅速火爆全球為契機,香港恒生科技指數開啟一輪迅猛上漲,并創下三年新高。中國證券業協會咨詢委員董少鵬告訴記者,香港股市上漲一個重要原因是全球資金在重新配置中紛紛流向了中國資產,反映出全球資本對中國資產的看好。
美國CNBC網站25日的報道中引用日本野村證券的數據顯示,50%接受其調查的基金公司表示,截至今年1月底,它們已經削減了在印度的資產配置,同時增加在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股票配置。報道引述投資機構利安資金管理公司的分析稱,MSCI中國指數已經從1月份的低點上漲了26.5%,今年以來的漲幅接近18%,而MSCI印度指數今年則下跌超過7%。
彭博社16日稱,DeepSeek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突破,推動對沖基金以數月來最快速度涌入中國股市,受資金重新配置的影響,僅僅過去一個月中國境內外股票的總市值就增加逾1.3萬億美元。在中國資產的另一個主要離岸市場,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今年以來的表現也頗為引人注目。
這一火熱的態勢甚至影響了國際資本對于美國科技巨頭的興趣,美國《華爾街日報》在25日的報道中引述市場研究機構藍籌每日趨勢報告首席技術策略師的話稱,DeepSeek令一些投資者感到不安,引發對部分美國科技公司前景的質疑,這家公司的出現徹底顛覆了華爾街,讓英偉達等此前推動美股大部分漲幅的七家科技巨頭“看起來已不那么雄偉了”。
彭博社近日在報道中認為,作為一家一直對中國市場持謹慎態度的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近期上調中國市場評級是一個重要的轉向,這表明全球投資者的態度可能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華爾街日報》報道稱,DeepSeek的強勢登場,動搖了美股市場此前基于美國本土AI產業發展邏輯的投資信念——AI需要大量新的基礎設施、能源以及主要來自英偉達的芯片,很多人曾相信,AI的贏家將是美國科技公司。
董少鵬認為,以DeepSeek為代表的中國科技企業取得突破性進展,從而打開了市場對中美科技力量對比微妙變化的想象空間,并刺激全球資本在進行重新配置時選擇中國資產。在政策層面,去年9月央行創設了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兩項工具用以支持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中國股市從而迎來強勁反彈。董少鵬認為,支持中國資產的底層仍是中國宏觀經濟的表現。他認為,中國在培育新質生產力方面不斷取得突破,2025年還將不斷出臺宏觀經濟政策的預期下,中國經濟仍將展現超強韌性,這將支撐中國資產持續被國際資本所看好。
除了中國科技企業集體發力,助推中國資產上漲之外。路透社稱,中國宏觀經濟層面不斷推出的新政策也是給外資帶來信心的重要因素。報道認為,近幾個月來,中國政府更加注重擴大內需和提振消費,其中,以舊換新政策已在2025年擴展到了手機等消費電子。在民眾消費意愿不斷上漲的同時,今年3月份的兩會期間可能會有進一步的經濟政策出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