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釋出今年第24發獵鷹火箭,順利部署直覺機器第二個月球著陸器和三顆共乘航天器進入既定軌道。
美國東部時間2025年2月26日晚上7:16(北京時間2月27日上午08:16),SpaceX位于佛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LC-39A)成功發射一枚獵鷹9號火箭,將直覺機器公司(Intuitive Machines)的IM-2月球著陸器Nova-C(昵稱雅典娜Athena)及三個次級載荷送入太空。這是SpaceX今年第24次發射獵鷹9號火箭,也是今年第二次將月球任務送入軌道的壯舉。
●發射細節:數據化成績
這次發射使用的獵鷹9號火箭編號為B1083.9,這是該助推器第9次飛行,首飛是2024年擔綱Crew-8官方載人航天任務。此次發射窗口為瞬時窗口,意味著火箭必須在精確預定時點起飛,以確保IM-2進入正確的月球轉移軌道。
火箭升空后,沿東向軌跡飛行。升空約8分鐘后,順利降落在距離發射場約684公里的大西洋海域ASOG【缺少莊重感】海上回收平臺上,這是該平臺第100次喜迎一級火箭,也標志著SpaceX第413次成功回收助推器以及第331次海上回收助推器。
僅僅3小時后,SpaceX又在卡角40號發射場釋出今年第25發(Starlink G12-13)。截至2025年2月27日,SpaceX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25次發射,平均每周發射約3次,這一頻率延續了近年來高強度的發射節奏,有望在今年內再度沖高年度發射總數紀錄(2024年SpaceX完成138發,2025年目標180發)。
SpaceX還計劃在2025年將星艦發射頻率提升至25次,同時保持獵鷹9號的高頻發射。如果實現,全年總發射次數可能超過200次,平均1.8天/次。這將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航天發射市場的統治地位。中國2025年計劃約100次發射(平均3.65天/次),雖具競爭力,但仍落后于SpaceX的1.8天/次目標。
一級成功回收后,二級火箭繼續推進,進入停車軌道。▲發射升空43分鐘后,將主要載荷IM-2和次級載荷釋放,送至月球注入軌道,預計4天后(3月2日)抵達月球軌道。
●任務概覽:IM-2的科學使命
這次部署任務被簡稱為IM-2任務,表示美國直覺機器公司(Intuitive Machines)第二個月球著陸器(IM-2)。IM-2任務是直覺機器繼2024年首次月球著陸任務(IM-1)后的第二個探月計劃,也是NASA商業月球載荷服務(CLPS)項目的第四次任務。此次IM-2任務還是2025年SpaceX第二次月球發射,1月16日已成功發射Firefly的「藍鬼1號」和HAKUTO-R的M2著陸器,這是NASA商業月球載荷服務(CLPS)項目的第三次任務。
CLPS計劃旨在NASA通過與私營公司合作,以更低的成本將科學儀器和技術設備送往月球表面。這次IM-2任務,NASA向直覺機器支付了超過6200萬美元,用于運送兩項科學載荷至月球南極地區。主要目標是探索月球南極地區的地下資源,特別是水冰的存在和含量。搭載的核心設備包括NASA的「極地資源冰開采實驗-1」(PRIME-1),由兩部分組成:TRIDENT鉆機全稱「探索新地形的巖屑與冰鉆」,能夠在月表以下1米深處分段鉆取月壤樣本。另一個MSOLO質譜儀,用于分析鉆取樣本中的揮發性物質(如水冰),測量其含量和分布。
TRIDENT和MSOLO的組合將首次在月球上實現就地資源利用(ISRU)演示,驗證從月壤中提取資源的可行性。這也是人類首次在月球上進行就地資源利用實驗。可以說,IM-2任務是NASA阿爾忒彌斯計劃的重要鋪墊,目的是為可持續的月球探索奠定基礎。水冰的探測不僅關乎科學發現,更是為未來月球基地提供水、燃料和氧氣的潛在資源。
此外,直覺機器計劃未來發射IM-3(預計2025-2026年,目標Reiner Gamma地區)和IM-4任務,并開發更強大的Nova-D著陸器,載重1500-2500公斤,以支持月球地形車和核裂變能源系統的部署。這些努力預示著一個新興的月球經濟時代的到來。
●創新技術:月球跳蟲與通信網絡
▲IM-2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亮點之一是搭載了直覺機器自研的微型探測器「微型Nova跳躍者」(Micro Nova Hopper,昵稱跳蟲),(Hopper)的微型探測器。重約10公斤,能夠攜帶小型載荷在月表上進行多次跳躍,最大移動距離可達25公里。主要目標是探索月球永久陰影區,尋找水冰存在的證據。
月球跳蟲預計在雅典娜著陸后14小時進行第一次跳躍,進入一個深度約20米的隕石坑進行探測。如果通信信號中斷,它會根據預設的定時器(45分鐘)或溫度閾值自動跳回安全區域。這種火箭推進的非漫游車技術,為探索月球極端環境提供了全新思路,可探索更廣泛的區域。小型漫游車和跳躍器的加入,使IM-2成為一次多維探測任務。
此外,IM-2還攜帶了諾基亞(Nokia)研發的月球通信設備,旨在建立月球上的首個4G蜂窩網絡。這不僅將支持著陸器與地球的通信,還可能為未來月球任務提供更可靠的數據傳輸方式。
除了IM-2著陸器,此次發射還包括三顆共乘航天器,分別來自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AstroForge公司和Epic Aerospace公司。這些小型載荷被安置在雅典娜著陸器的下方,利用SpaceX火箭的多任務發射能力一同送入太空。雖然具體任務細節尚未完全披露,但體現了商業航天中「共享發射」的經濟性和多樣性。
從今天SpaceX獵鷹9號的第24次起飛,到IM-2即將開啟的月球南極之旅,這次發射不僅展示了SpaceX的發射能力,也為人類重返月球增添了新亮點。3月6日或7日,雅典娜著陸器將在月球南極的蒙斯·穆頓(Mons Mouton)地區嘗試著陸,屆時我們將見證是否再次創造歷史,期待首次在月球上實現就地資源利用實驗,為月球探測與資源利用翻開嶄新的一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