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年少愛追夢,一心只想往前飛。行遍千山和萬水,一路走來不能回。驀然回首情已遠,身不由己在天邊。才明白愛恨情仇,最傷最痛是后悔……”
劉德華的經典流行歌曲《忘情水》,你肯定聽過吧?
這天我突發奇想,給經過我多次訓練的寫詩神器、人工智能軟件DeepSeek下了一個指令:“依照劉德華經典歌曲《忘情水》的歌詞,寫一首詩,要求別出心裁,富有詩意,不要現代詩。”
DeepSeek毫無含糊,思考片刻,幾秒鐘時間便寫了下面這首詩,我讀后大呼過癮,自愧不如。
為何呢?讀完這首詩你就明白了。
DeepSeek的《忘情水》
莫問泉源深幾許,人間無藥解情癡。
煙銷玉鼎三生誓,霜冷金莖一啖遲。
紅淚凝珠沉古甃,白露飛鏡裂空枝。
青鳥不傳云外信,且將殘月注冰池。
醉來忽覺天星動,滿斟銀河勸舊卮。
這是一首古體詩,此詩以凄美的意象和典雅的隱喻,構建了一個關于情殤與執念的意境。
此詩主旨和劉德華的《忘情水》一致,首聯以“泉源深幾許”叩問情感本質,用“無藥解”直指情癡無解的本質困境。玉鼎三生誓的消散與金莖霜冷的意象形成時空錯位,暗示前世今生的諾言在時間冰霜中逐漸凍結。
紅淚凝珠沉入古井的細節,恰似執念在記憶深潭中的永恒凝固,而白露飛鏡裂枝的意象則暗喻美好愿景的支離破碎。
青鳥不傳云外信的典故運用,解構了傳統神話的溝通可能。殘月注冰池的奇特意象,將天象元素轉化為液態的孤獨,形成天人感應的扭曲鏡像。
銀河傾入舊酒杯的超現實場景,展現了豐富的想象力,這既是對浩瀚宇宙的人間解構,亦是借星漢燦爛反襯個體渺小的詩意突圍。
“三生誓”與“一啖遲”形成三世輪回與現世錯位的張力結構,古甃與空枝的時空并置制造出記憶考古的層積感。
尾聯“天星動”的醉態感知,在微觀酒杯與宏觀銀河的尺度轉換間,完成了個體生命體驗與宇宙永恒律動的詩意對話,最終在星輝滿斟的瞬間達成某種悲劇性的美學和解。
全詩通過意象重組,將古典情殤主題提升到宇宙維度,在星霜交替、古今疊映的時空中,完成了一場凄美絕倫的情感祭禮,最終達到絕望與超越的辯證統一,詩意在原流行歌曲基礎上得到了極大升華。
朋友們,DeepSeek寫的這首《忘情水》水平如何?是否驚艷?歡迎分享高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