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奪冠選手被罵到不敢開口的魔幻場景嗎?
2025年2月23日深圳亞洲杯女單決賽現場,王曼昱以4-0橫掃孫穎莎奪冠。當《義勇軍進行曲》響徹場館時,刺耳叫罵聲卻撕裂了莊嚴時刻——
“王曼昱你好臟”“私教課給誰上不能上”
的羞辱,讓五星紅旗下的領獎臺蒙上陰影。
這已是半年內第二次上演“贏球即原罪”的荒誕劇。去年巴黎奧運會上,陳夢奪冠時同樣遭遇噓聲,如今王曼昱捧著獎杯卻要承受“研究隊友打法”“媚粉”的污蔑。有觀眾拍到:戴著熊貓頭套的粉絲對著領獎臺豎中指,保安勸阻時反被嗆
“我花8800元買的黃牛票,愛怎么喊就怎么喊”
。
飯圈毒瘤正腐蝕體育根基。賽后48小時內,孫穎莎粉絲建立32個控評群,將“華夫餅分給粉絲”扭曲成
“收買人心”
,把專業技戰術分析貶為
“偷師張繼科”
。更荒誕的是某百萬粉絲博主,用微積分公式“論證”
王曼昱反手擊球軌跡異常,這種披著科學外衣的抹黑竟獲10萬轉發。
國家體育總局2月26日雷霆出手,祭出賽事黑名單、實名觀賽、封禁挑事賬號三大殺招。知情者透露,帶頭辱罵的9名觀眾已錄入
《全國體育賽事禁入人員庫》
,3個造謠賬號被永久封禁。這記重拳砸得全網叫好,但能根治潛伏在觀眾席的飯圈病毒嗎?
深扒亂象背后,暗藏三條灰色產業鏈。黃牛把380元門票炒出23倍天價,熒光應援棒生產商半年狂賺2000萬,更有職業代拍團伙在球員酒店安裝針孔攝像頭。某平臺算法工程師自曝:刻意推送
“孫穎莎VS王曼昱”
對立話題,相關CP話題閱讀量超50億——當運動員變成流量棋子,體育精神早已支離破碎。
00后球迷小張的遭遇令人心酸:“帶著技術分析圖去現場,卻被罵‘假粉滾出’。”當討論落點旋轉需要先查超話等級,當加油助威變成
“誰聲量大誰有理”
,那些在訓練館揮汗如雨的運動員該多寒心?鄧亞萍在直播中痛心疾首:
“把娛樂圈那套搬進賽場,就像往泳池倒墨汁。”
破局需要多方亮劍。王楚欽在機場怒斥代拍的視頻刷屏網絡,
“請離我的生活遠點”
的吶喊贏得23萬點贊。某視頻平臺推出
“純凈彈幕”
功能,實時過濾67種辱罵詞匯。更有民間組織發起
《文明觀賽公約》
,三天征集到18萬個簽名——這些來自民間的清流,正在沖刷被污染的賽場。
回望劉國梁對著鏡頭怒吼
“中國隊輸得起更贏得起”
的霸氣,重溫馬龍打著封閉拼下大滿貫的熱血,這些才是體育該有的模樣。當王曼昱眼含淚光仰望國旗時,我們該記住:看臺上每一聲吶喊,都該獻給拼搏的靈魂;屏幕前每一次點贊,都該守護純粹的熱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