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爆火讓其創始人梁文鋒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而他的家鄉——湛江吳川市覃巴鎮上榕村米歷嶺自然村也成為了熱門打卡地。
梁文鋒成長和創業的勵志故事正不斷被挖掘和宣傳。天才、狀元、富豪、英雄、榜樣……“梁文鋒”這個名字被打上了各種標簽,米歷嶺村也被蒙上了一層傳奇的色彩,吸引人們前來一探究竟。
當地開始為村里的裸房裝修外立面,提升風貌、完善基礎設施;村小的老師用梁文鋒的故事激勵孩子們發奮學習,為他們樹立起“近在咫尺”的榜樣;村民們對村子的自豪感和認同感變得更加強烈,自發組織起來籌劃獎教獎學工作;當地民間藝人也別出心裁地創作以梁文鋒為題材的飄色等作品……梁文鋒不僅改變了全球AI競爭格局,也為米歷嶺這個小村莊帶來了由外到內的改變。
01
“狀元之鄉”火了,“狀元特產”走俏
1月30日,大年初二,上榕村米歷嶺自然村村口立起一個拱門,馬路對面還拉起橫幅,慶祝梁文鋒為家鄉爭光。盡管此時梁文鋒已經離開村子,但這個“梁文鋒家鄉”的名頭仍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圍聚在村口和梁文鋒家的樓房下打卡拍照。不少游客甚至徑直踏入屋內,尋找與梁文鋒親人更進一步接觸的機會。樓里人受不住煩擾,于是緊閉門窗,后來的游客們只能與屋檐下的鐵門和院子里的樹木合影,卻也顯得滿足。
村口拱門和橫幅很快被撤下,但村子的熱度持續至今仍未見衰減。工作日的村口依然停了不少汽車,周末還有多輛大巴滿載游客而來。據米歷嶺自然村小組長梁文芬回憶,春節期間每天的游客量超過1萬人。
米歷嶺是一個傳統的農業村。梁文芬介紹,村內戶籍人口約1000人,常住約700人,在村的青壯年勞力主要在附近鞋廠務工,或做建筑工,老人們則務農,在收獲水稻后繼續種花生和蔬菜等作物,將一年三熟的氣候條件充分利用起來。
大年初二開始涌入的客流迅速帶旺了村里擺賣的生意,村民們紛紛端出自家種的花生、番薯、辣椒、南瓜等農產品,雞、鴨、鴿子等也成為搶手貨。2月26日,一個下雨的周三,記者走進村中,只見從村口到梁文鋒家屋檐下,短短幾百米擺了10個攤檔,招待著來來往往的游客。
“還有人帶走了村里的一抔土、一些石子、幾片樹葉。”村民袁阿姨回想起一些游客的舉動感到不解又好笑。很快,他們就理解了這些游客的心思。不少游客帶著孩子過來,是為了沾沾“狀元之鄉”吳川和梁文鋒這個“高考狀元”的氣運——歷史上粵西地區唯一一位狀元林召棠正是來自吳川;梁文鋒在2002年參加高考,以優異成績成為吳川市第一中學的“高考狀元”。于是,從茂名工廠運過來的“狀元糕”,成為了村民攤檔上必不可少的商品。
米歷嶺有了“狀元村”的美名,又催生出“狀元椒”“狀元雞”“狀元鴿”等產品。袁阿姨端出自己種的花生和番薯,煮了一鍋咸水花生和當地特色小吃田艾米籺,由于味道好,得到不少游客點贊和加購。曾經需要運到街上售賣的農特產品,如今在村里有了更旺的銷售渠道。
02
村莊建設動起來,發展有了新盼頭
“政府計劃全面提升米歷嶺的村居風貌。”上榕村黨支部副書記容棋浩介紹,春節過后,村里陸續運來了一批建材,工程隊在元宵節前就開始動工了。據了解,村內風貌提升工程由建筑業央企參與助力,對29棟裸房的外立面進行改造,同時拆除危破房,清理空地雜草雜物,打造綠化美化景點,修繕村道,鋪設污水處理設施。
上榕村下轄8個自然村,米歷嶺過去只是其中一個不起眼的村落。行政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為零,米歷嶺則靠著幾個魚塘每年能有上萬元的租金收入。“算上魚塘的維護管理成本,租金也沒剩多少了。”梁文芬表示,過去村子的發展缺少特色產業支持,如今因梁文鋒有了更多的關注度,未來的發展也有了更多的盼頭。
當地一名村民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周邊村居缺少適合親子游的景點,他希望經過打造的米歷嶺成為一個有特色、美麗的鄉村景點。梁文芬介紹,相鄰的村居有的完成了外立面改造,整體風貌比較好看,但是游客不多。容祺浩認為,風貌提升項目完成后還會吸引更多游客前來。
在梁文芬等村民看來,梁文鋒是一位為家鄉爭光、帶來煥新生機的杰出人才。村民們感激梁文鋒為村子帶來的改變,也為家鄉感到驕傲和自豪。在梁文鋒返鄉前,村民和外出鄉親們便開始自發行動起來,討論組建“米歷嶺發展促進會”,發動開展更多獎教獎學等公益事業。“目前已經開始推選會長了。”梁文芬介紹,過去村里對優秀學子的支持比較少,梁文鋒的成功,讓更多村民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經過初步討論,以后村里考上中學的學生,每人獎勵2000元!”
03
勵志故事傳課堂、上飄色、入粵劇
改變還發生在學校和民俗活動里。容信耀是上榕小學四年級學生,他說,班主任曾跟他們介紹梁文鋒,“鼓勵我們好好學習,像他一樣作出貢獻”。了解了梁文鋒的事跡后,容信耀表示:“我也想做科學家!”據學生反饋,上榕小學幾乎每個班的老師都在課堂上跟學生們介紹過梁文鋒,鼓勵學生們以梁文鋒為榜樣。
“他從小就優秀,是個天才。”一位曾在上榕小學教書的退休教師和梁文鋒的父親相識多年,他介紹,梁文鋒小時候跟著當教師的父母在梅菉小學讀書。“四年級參加六年級的比賽還拿了獎。”他對梁文鋒印象深刻:“鉆在房間里學習,父母給他買了羽毛球拍等運動器材,他也不玩。”
一個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的成功形象,成為了當地學子一致看齊的榜樣。而在村子外,梁文鋒的勵志故事還被寫進了粵劇,塑在了飄色上。
2月11日,與上榕村相鄰的對面坡村下豐門自然村舉行一年一度的年例,和前兩年一樣,今年村里也邀請了梅菉頭民間藝術團舉行飄色巡游,但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巡游的飄色中創新推出了一板以梁文鋒為題材的三飄飄色《梁文鋒領軍 攀科技高峰》——色板上站著三名身著紅色上衣、灰色褲子的孩童,分別拿著紅旗、火炬和沖鋒號,彰顯人物勇往直前、為國爭光的奕奕神采。
該飄色的創意來自下豐門的村民林學斌,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湛江開放大學廣州灣與吳川文化研究會秘書長。他表示,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宣傳梁文鋒的事跡,鼓勵人們重視教育,以梁文鋒為榜樣,培養更多的人才。他還透露,不只是飄色,吳川的粵劇作家還將梁文鋒寫進了新的粵劇劇本里。“我們的民間藝術也要像梁文鋒一樣大膽創新!”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李國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