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有短視頻稱,2月28日前后,夜空將上演“七星連珠”天文奇觀,錯過這次恐怕再等77年,網友紛紛許愿“好運連連”。這次“七星連珠”肉眼能觀測到幾顆行星?“77年一遇”的說法是真是假?除了月底的這次天文盛宴,蛇年還將上演哪些“連珠奇觀”?一起來看。
━━━━━
“七星連珠”這一說法準確嗎?
只能在2月28日這一天見到嗎?
據深圳天文館介紹,所謂的“七星連珠”并非除地球外的七顆行星真的排成了一條直線,而僅僅是在某段時間它們都處于地平線以上。
自西向東分別為土星、水星、海王星、金星、天王星、木星和火星,???它們將出現在黃昏日落后不久。從最西端的土星到最東端的火星,張角為117°,橫跨大半個天空。這就是所謂的“七星連珠”。事實上,其實不限于2月28日這一天,從2月20日到3月1日,都會出現在地平線之上。
▲2025年2月底3月初的“七星連珠”示意圖。圖片來源:北京天文館
北京天文館科普教育部主任李昕也表示,“七星連珠”這一描述并不準確。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幾乎都在一個平面上,但不完全重合,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叫黃道面,從地球上看起來,這些行星始終在黃道附近運行,它們本身就可以大致連成一條線。只是它們有的離黃道更近,有的稍遠,也可能出現在太陽的一側或者兩側。所以可以說七星始終處于“連珠”的狀態。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天津科學技術館天文科普專家宋媛媛表示,“太陽系八大行星繞太陽公轉,不同的行星有不同的公轉周期,從幾個月到幾十年不等,想要湊巧運行到大致相同的方向上很困難,而且‘連珠’的行星數量越多,概率也就越低。不過,不管是幾顆行星‘連珠’,都不意味著這些天體就真的排成一條直線,從地球上看去,只是一種視覺上的效果而已。”
━━━━━
七顆行星都能看見嗎?
李昕表示,在2月底前后數天的傍晚日落后,七顆行星恰好都出現在地平線以上,能夠借助肉眼或者望遠鏡看到,稱為“七星同現”更貼切一些。但七顆行星的觀測條件也是有好有差。日落后,金星、木星和火星的觀測條件相對較好,它們比較高,也很亮,肉眼可見。要想看到暗弱的天王星,則需要借助望遠鏡。隨著太陽西沉,水星、土星、海王星的高度比較低,觀測難度比較大。海王星的亮度只有8等左右,在昏光中即使用望遠鏡也很難被觀測到。
事實上,在此前的2個月,除了水星外,其他6顆行星的觀測條件一直不錯。而本月月底,恰好水星的高度比較高,所以出現“七星同現”的情況。
━━━━━
真的是77年一遇嗎?實際上……
北京天文館專家介紹,所謂“77年一遇”或者“一生僅此一次”之類的說法很不嚴謹,它只是一個大尺度時間范圍內的簡單數學平均,或者說僅僅是一個數字游戲,純屬巧合。
▲2022年6月初的“七星連珠”示意圖。圖片來源:北京天文館
雖然這種天文現象并不多見,但也不是那么罕見。其實在短短兩年半之前就有一次“七星連珠”——2022年6月中旬的日出前,七大行星的張角為91°,排列得比今年這次七星連珠還要緊湊。
1962年2月5日“七星連珠”還與日全食一同發生,如此看來,“七星連珠”一點兒也不罕見。
▲1984年1月中旬的八星連珠示意圖。圖片來源:北京天文館
如果要求張角縮小到60°以內,在1984年1月中旬的日出前的“七星連珠”完美符合了這個更加嚴苛的定義。當時冥王星尚未離開行星的行列,要是算上它的話,這次甚至湊成了“八星連珠”。
其實每年都會有行星們在天上“小聚”,好像是太陽系的年度大團建。當兩顆行星距離很近就叫“合相”;當三顆或以上行星扎堆,就算是一次“連珠”。三星相聚稱“迷你連珠”,四星相聚稱“小連珠”,五星或六星相聚稱“大連珠”,七星相聚稱“終極連珠”。
李昕表示,“七星連珠”沒有自媒體所說的“吉兆”之說,公眾也并非可以看到期待中的“壯觀景象”。
而且“七星連珠”對地球也完全不會有什么影響,因為其他七大行星的質量相比太陽太小、距離相比月亮太遠,即使把它們加在一起,對地球的引力與潮汐力作用也遠遠不及太陽和月亮。
而“連珠”現象將在蛇年輪番上演。除了2月28日晚的“七星連珠”,4月15日凌晨會上演“四星連珠”:海王星、水星、土星和金星排成一列;8月11日凌晨上演“六星連珠”:水星、木星、金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土星。8月12日至13日,金星與木星將超近距離“同框”。
真正值得期待的“行星聚”將在2040年9月初上演,屆時,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將與月亮相聚在西方天空10度左右的范圍內,觀賞性極強。
來源:新京報綜合整理
-點擊閱讀更多科學家的故事-
科技發展的背后離不開科技工作者的奉獻
閱讀“科技工作者”
了解更多科學背后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