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似乎突然想明白,需要配合特朗普進行忽悠。這實際上與近些天的大熱門有關,也就是所謂的美國與烏克蘭之間的礦產協議的問題。
(特朗普終于“逼”澤連斯基同意簽訂礦產協議)
最近筆者看到環球網等媒體的報道,特朗普突然對外宣布,說2月2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就要來訪問美國了,而且已經同意與美國簽訂礦產協議了。特朗普對外宣布這事,顯得特別開心,特別得意。為什么呢?因為按照特朗普的說法,這是一筆非常大的交易,美國除了可以拿回這三年給烏克蘭提供的3000多億美元之外,還能掙上一大筆。
并且,在特朗普的強勢壓力下,烏克蘭人也不敢再有任何抗拒。所以,特朗普十分得意。大家伙肯定會有疑問,按前兩天所說,美國人提出的這份礦產協議,簡直就是要把烏克蘭人的血給榨干了,直接變成美國的經濟殖民地了,澤連斯基看了之后直接怒火沖天,怎么這位敢公然抗拒美國意志的烏克蘭總統突然之間就變老實了,而且直接就認慫了呢。
(烏克蘭的礦產分布)
其實,這個問題先不用著急下結論。目前這份礦產協議的主要內容已經曝光,我們來看一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據一些媒體報道,整個協議一共11條。
核心是一條是烏克蘭與美國政府建立一個重建投資基金,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個基金的名稱,叫重建投資基金,就是這個基金的建立目的和基金的用途是用于烏克蘭的重建的。
第二個核心點,基金的資金來源,要求烏克蘭政府將所有自然資源收入的50%投入到基金里。這個基金由美國和烏克蘭共同持股、共同管理。至于美國人在基金中的股權比例和決策權的大小,在目前曝光的這份協議中還沒有明確說明,還要等到澤連斯基到了美國后,與特朗普面談后再決定。
(烏克蘭頓巴斯地區擁有最具價值的礦物)
第三個核心點,這個基金所產生的收益,或用于在烏克蘭再投資,或返還給烏克蘭政府。此外,還有一條,就是這個基金,不會與烏克蘭加入歐盟產生沖突,也不會與歐盟在烏克蘭的利益產生沖突。
筆者仔細反復看了幾遍這個協議,認為根據目前曝光的協議條款,至少有幾點可以確定。
一,美國政府拿不走一分錢。這個基金的錢都會用在烏克蘭的戰后重建上。而特朗普所說的用烏克蘭5000億美元的礦產來還債,在協議中似乎并沒有體現。
二,這個基金什么時候才能有錢都說不好。烏克蘭得在真正停戰之后才能恢復生產,這礦產資源要產生收益,還需要投入大量的基礎建設,少說也得好幾年后的事,那會兒特朗普估計早就下臺了。
(遭遇襲擊的基輔。即便簽訂了礦產協議,特朗普也沒承諾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
第三,美國政府能占到多少股份,還不確定呢。如果真占多了,烏克蘭最高拉達那兒也不可能通過。
所以,看來看去,原來特朗普說的搞定這份礦產協議,或許還是“八字沒有一撇”的事。
那特朗普為何還要如此高調呢?因為他必須高調,他牛皮都吹出去了,要是連這個礦產協議都無法搞定,那回頭想讓俄烏停火就更沒戲了。特朗普當總統上臺后,許下了那么多的承諾,結果第一個就實現不了,那以后其他事情該怎么推進。
(基輔美國大使館外,還是有烏克蘭民眾對礦產協議進行抗議)
而澤連斯基從開始的憤怒逐漸冷靜下來,肯定在私底下與美國方面來回拉扯了好幾下,結果就是現在的情況,那就是礦產協議似乎可以簽,給足特朗普面子就行。當然,這礦產協議的里子呢,其實就是一個空殼,什么實際內容也沒有。
特朗普滿足自己的面子,澤連斯基也能對國內有個交代,這不是一個賣國的協議。而且對歐洲那邊也有交代,不會影響到歐盟的利益。三方都開心,這叫皆大歡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