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70歲的鄭淵潔上了熱搜,不是因為新書,也不是因為啥熱鬧事兒,而是因為他宣布要“隱退”了——不再玩兒社交媒體,也不打算再接受采訪。
他說想過點安靜日子,就像當年停掉《童話大王》雜志一樣。
這消息一出,不少人心里五味雜陳,畢竟這個“童話大王”陪著好幾代人長大,他的皮皮魯、魯西西,早就成了很多人童年的老朋友。
從鎂光燈到書桌,他想靜靜
鄭淵潔70歲生活得很有規(guī)律,每天晚上6點半準時睡覺,凌晨2點半爬起來,洗把臉就坐到書桌前寫東西。
這習慣聽著挺“硬核”,但他說這就是他最舒服的節(jié)奏。現在的他,不想再跟微博、抖音這些熱鬧地兒混了,也不打算讓《童話大王》再回到報攤上。
他說,自己不是要停筆,而是想把時間都留給寫作,回歸那種沒人打擾的日子。
想想他這半輩子,從一個寫故事的普通人,變成家喻戶曉的童話作家,再到扛起“童話大王”這面旗幟,風光過,也累過。
1985年,他一手創(chuàng)辦的《童話大王》月刊火遍大江南北,賣到970多萬冊,那可是個天文數字。
可到了2018年,他毅然停刊,說是不想湊合著做。如今這決定,像極了當年的干脆勁兒——不玩兒了就真不玩兒了,想清凈就真清凈。
AI時代,他眼里的新玩法
聊到最近火得一塌糊涂的AI,鄭淵潔倒是挺淡定。
他說,30年前他就在故事里想過這種日子。比如皮皮魯那幫小家伙,沒準兒就生活在這么一個智能滿天飛的世界。
他還試著跟AI過了一招,讓它模仿自己的風格寫篇皮皮魯的故事。他扔了一堆要求給AI:場景得怎樣,人物得是誰,關系得咋擺。
結果呢?AI花了4秒鐘就整出一篇來。他看完哈哈一笑,說:“我得承認,這玩意兒寫得比我還‘鄭淵潔’。”
這話聽著挺逗,但鄭淵潔可沒覺得自己輸得慘。他覺得,AI再牛也就是個工具,干不了真正有靈魂的事兒。
他舉了個例子,說AI啥都能模仿,可他腦子里沒“胡思亂想”的那根筋,沒法自己憋出個新點子。
所以他有個念頭:以后的人要想不被AI比下去,就得干他干不了的事兒——比如瞎想、瞎琢磨,把腦洞開到天上去。
想象力,是他留給我們的禮物
說到想象力,鄭淵潔眼里放光。他說,這東西是未來的寶貝,尤其是對小孩兒。
他那些故事,皮皮魯騎著罐頭小人滿街跑,魯西西跟老鼠聊人生,哪一個不是腦洞大開的產物?
他覺得,AI再厲害,也寫不出這種天馬行空的味兒。因為想象力不是算出來的,是從生活里蹦出來的,是人比機器強的地方。
他還扔了句話,挺有嚼頭:“別老盯著別人看的地兒,去瞅瞅沒人注意的角落,那兒全是金子。”這話聽著耳熟,好像是他故事里的tone。
他大概是想說,別跟著潮流瞎跑,找到自己的路,才是真本事。
這不就是他一輩子干的事兒嗎?別人寫正兒八經的兒童文學,他偏寫怪力亂神的童話;別人追流量,他偏躲起來寫自己的。
鄭淵潔這70年,活得挺值。從一個寫故事的小伙子,到“童話大王”,再到如今想回書桌的老頭,他沒變過那股子倔勁兒。
AI時代來了,他不慌,反而樂呵呵地跟它玩兒了一把,還提醒咱們別忘了腦洞的重要性。他不玩兒社交媒體了,但那又咋樣?他的故事還在,想象力還在,夠咱們嚼一輩子。
如果你小時候也翻過他的書,不妨找本舊的《童話大王》再看看。那些字兒還是那么好玩兒,那些想法還是那么野。
他用30多年告訴咱們,生活可以很奇妙,只要你敢想。所以,謝謝你,鄭淵潔,也祝你清靜日子過得舒坦。咱們呢,就接著在你的故事里瞎逛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