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公務員考試百里挑一、千里挑一,能考上的人是運氣好還是有關系能操作?
其實,能考上公務員的人,是在千軍萬馬里殺出來的,說是運氣你信嗎?
再說,現在公務員逢進必考,考試過程公開透明,你有關系也不可能有操作的空間。
說實話,能考上公務員的,99%逃不出這三類人。
一、有公考天賦的人
這類人邏輯縝密,思維靈活,對公務員考試題有優于常人的解題思路和技巧。
他們做行測題像開掛,邏輯推理題掃一眼就能拆解出答案;申論材料讀一遍,立馬抓住核心矛盾;面試時考官剛說完問題,他腦子里已經列好三個論點。
這種人,天生就是考公的料。
我認識一個朋友,985數學系畢業。他備考三個月,行測刷題量不到別人的三分之一,但每次模考穩定在85分以上。問他秘訣,他說:“不就是套公式嗎?排列組合和概率題,本質都是數學模型的變形。”
你看,天賦選手的思維就是降維打擊。
他們能把零散知識點串聯成體系,比如從“鄉村振興”政策推導出基層崗位的工作重點。
這類人看到題目關鍵詞(比如“矛盾特殊性”“供給側改革”),瞬間聯想到考點和答題框架。
他們的直覺往往準到離譜,即便遇到難題,蒙題正確率也比別人高,這不是玄學,是長期思維訓練形成的“題感”。
二、有助力的人
這可不是一些人理解的有關系,背地里混進公務員隊伍的意思。
而是說,這些人一方面從備考著手,另一方面提早規劃,從大學專業、大學入黨、崗位報考等方面,有家長或專業人士的助力,提前規劃,考上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比如,有些人的父母是體制內的人,他們對公務員相關的事情知道得多,他們父母早早就讓孩子報了漢語言文學、法學這類“公考王牌專業”。
臨到報考,請專業人士幫忙做“崗位診斷”,專挑那些限制條件多(比如要求黨員+基層經驗+專業證書)、競爭比1:50以下的“易上岸崗位”。
三、勤奮玩命的人
這類人最讓人佩服,也最讓人心疼——他們信一句話:“刷題十萬,自然上岸。”
公務員試題不外乎那些固定的題型,這些人玩命一樣的學習、刷題、總結,養成敏感的思維記憶,見到題就知道考哪方面知識,知道怎么解,這樣有毅力的人考上公務員也不是什么難事。
我見過最夸張的一個人,全職備考兩年,刷完3萬道行測題,寫廢200支筆芯,申論范文背了500篇。每天學習14小時,最后考上稅務局時,頸椎病已經嚴重到要戴頸托。
這不是勵志故事,這是現實中為了博取公務員身份,真實的考生案例。
最后送大家一句話
公務員固然是一個穩定且體面的工作,但考公不是人生的唯一選項。
但你若是非堅持選這條路,就請放開拳腳、全力一搏。
祝各位有意向的年輕人,早日上岸,江湖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