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展示車基于NSU Ro 80打造,后者是西德NSU于1967年至1977年生產的一款四門轎車。趣聞一則:NSU在1969年被大眾收購,隨后與Auto Union合并,最終演變成我們今天熟知的奧迪品牌。據統計,NSU Ro 80的總產量約為3.7萬輛。賓尼法利納正是看中了這一經典底盤的潛力,基于其原始設計,推出了極具前衛風格的概念車型——2 Porte + 2,該車曾先后在1971年都靈車展和1972年布魯塞爾車展上亮相。
從現代審美角度來看,原版Ro 80或許顯得有些古怪,但賓尼法利納的2 Porte + 2則將這種個性發揮到了極致。整車外觀經過徹底改造,每一塊車身面板均被重新設計:前臉呈現出鋒利的車頭造型,配備簡約風格的前大燈和小巧進氣格柵;側面則采用了罕見的后置“自殺門”設計,再加上類似上世紀(參數丨圖片)80年代美式轎車的平直車頂,使整車風格獨特而引人注目。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安全考慮,這種后門設計經過巧妙改良——后門必須在前門開啟的情況下才能打開,以防行駛中因風力作用而意外開啟,這一理念也曾被后來的車型采納。
這款車的一大亮點在于車頂設計:可滑動的車頂面板能夠巧妙地滑入后備廂蓋內,既營造出近似敞篷車的體驗,又不犧牲行李空間。進入車內,轉變依然持續——醒目的亮橙色布藝座椅、平整的儀表臺和大尺寸圓形儀表盤共同營造出一種極具視覺沖擊力的現代感。
在動力配置上,意大利設計師并未對原有機械核心做出改變,保留了那臺當年能輸出113馬力的雙轉子汪克爾發動機,通過三速自動變速箱將動力傳遞至前輪。盡管動力系統沿用原廠配置,但這也正好體現了NSU Ro 80在技術上的獨特性和時代精神。此外,車身兩側以及擋風玻璃下方的大型進氣口充分展現了賓尼法利納對空氣動力學的極致追求,既優化了散熱和通風,也使整車造型更具未來感。
這款概念車曾長期展出于奧迪博物館,其獨特設計和前衛理念不僅贏得了業內外的廣泛贊譽,也成為收藏家們夢寐以求的珍品。設計師Paolo Martin的大膽嘗試和對細節的極致追求,使這款未曾量產的作品成為汽車設計史上一段傳奇,至今仍吸引著無數熱衷于不拘一格創新的愛好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