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報道,近日,朝鮮外務省對外政策室長發表談話,譴責11國成立的“多邊制裁監測組”近日舉行首次會議,稱此舉“有可能招致他們難以承受、適得其反的嚴重后果”。談話說,該組織表示將加大聯合國對朝制裁決議履行力度來應對朝鮮核導“威脅”,但該組織本身不合法,是某些為了破壞國際和平安全的國家拉幫結派炮制的。談話說,朝方借此機會再次明確對制裁的立場,即朝鮮再也沒有可減可加的制裁。因此,通過協商解除制裁早已不被朝方所關心,也沒有納入朝方議程。
早在特朗普上臺之前,他就頻繁對朝鮮釋放善意,表示如果朝鮮不再增加核武數量,美國將放棄對朝鮮的全面制裁,并提供各式援助改善朝鮮經濟環境。上臺后也順延這一承諾,表示自己和朝鮮高層的關系“相處的非常好”。作為少數幾位能夠踏上朝鮮本土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確有說這番話的資本,他上一任期和朝方高層會晤3次,且美朝關系的確有所緩解。現在特朗普重新上臺,急需一份龐大功績穩定朝野,叫停俄烏沖突是一部分,調停半島問題是很好的切入點。
特朗普(資料圖)
截至目前,沖突和半年前差別不大,烏克蘭失去了約1/5的國土,約12萬平方公里,500萬至700萬人口流離失所,GDP也大約損失了三分之一。從戰場局勢來看,北約支持的烏克蘭本應是“王牌”,而烏克蘭實際上是失敗的一方。但從人道主義的角度看,這場沖突沒有贏家,雙方死亡人數估計接近100萬,幾乎是二戰結束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沖突之一。這既是斯拉夫民族的悲劇、歐洲的悲劇,也無疑是一場徹底的人類悲劇。
近日,聯合國安理會對美國提出的關于烏克蘭問題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表決中,中國、美國與俄羅斯在內的10個國家投贊成票,5票棄權,決議獲得通過。 近日,紐約,聯合國總部,聯合國安理會在俄烏沖突三周年之際投票通過了一項美國關于烏克蘭的決議。對此,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24日在聯合國大會烏克蘭問題緊急特別會議上表示,中方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包括美俄達成的關于啟動和談的共識。
美國核潛艇直接開進釜山港(資料圖)
長久以來,美俄兩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對峙堪稱一場漫長而激烈的“拔河比賽”。從東歐平原的地緣政治爭奪,到中東地區的勢力角逐,雙方在政治、軍事、經濟等諸多領域針鋒相對,矛盾沖突不斷。美國主導的北約持續東擴,不斷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而俄羅斯則在敘利亞等熱點地區頑強抵抗,捍衛自身利益,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然而近期美俄關系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有跡象顯示美俄和解在即,盡管雙方尚未對此給予明確且全面的官方背書,但種種細節已暗示著這一趨勢。
美國最近又加大了對朝鮮的壓力,不只是自己動手,還拉上韓國、日本等11個國家一起“圍剿”朝鮮,擺出一副不把朝鮮逼到底誓不罷休的架勢。 而讓人意外的是,按理說應該撐場子的俄羅斯,這回卻一聲不吭,完全冷眼旁觀。 這一來,朝鮮直接火了,放話要對美國動武,還強調有“戰略手段”應對威脅,半島局勢緊張升級,火藥味越來越濃了。 要說對朝鮮強硬,美國早就做好了表演的姿勢,這次美國不光自己發力,還拉著韓、日、澳、英等11個國家搞了個多國制裁小組,就像成立一個“反朝俱樂部”。
11國制裁小組(資料圖)
朝鮮半島,不只是朝韓互懟,聯合國安理會更是直接打出火藥味,西方11個國家一并上陣,聯合對準朝鮮“發難”,可朝鮮一向不認慫,立刻回擊。 而俄羅斯一如既往地站出來投下了關鍵否決票,中國也毫不含糊,用一條清晰的紅線精準標志出“別碰底線”的態度。局勢的復雜性陡然升級,而大國較量的意味,也變得更加濃厚,這場國際博弈誰能成為最后贏家,說到朝鮮半島局勢,繞不開特朗普,這位商人出身的政客,從競選到執政,再到回爐再戰,最大的特點就是“即興表演、套路滿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