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爭吵聲揭開了外交禮儀的真相。特朗普與澤連斯基的閉門會談最終演變成公開決裂,不僅臨時取消聯合記者會,原定的美烏礦產合作協議也淪為廢紙。這場戲劇性對峙的核心,是特朗普直截了當拒絕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證書,更對其加入北約的夙愿潑下冷水。而澤連斯基以安全保障是停火前提的強硬反擊,讓這場會晤成為觀察俄烏沖突走向的透視鏡——當美國戰略后撤、俄羅斯寸步不讓、歐洲角色曖昧,烏克蘭的求生之路正變得愈發狹窄。
自2022年戰火全面燃起,基輔當局就把加入北約和獲得美國保護傘視為保命符。但特朗普的美國優先鐵律讓這些期待屢屢碰壁。此次會談破裂猶如一盆涼水,既澆滅了烏克蘭的外交幻想,也讓和平前景蒙上了陰影。
一、美烏交鋒的焦點時刻
安全保障與北約議題的拉鋸戰
會談桌上,特朗普把話說得明白,美軍不會給烏克蘭當保鏢,北約的大門也不會為你們敞開。這位以交易藝術自詡的總統甚至給澤連斯基算起賬,要是再挨打,別指望我們出手,歐洲那些鄰居該多出點血。這種立場早有端倪,五角大樓高層半年前就暗示恢復2014年邊界不現實,副總統萬斯更屢次把烏克蘭難題踢給歐洲,抱怨盟友掏錢不夠痛快。
礦產協議的攻防戰
白宮談判團隊把礦產協議當作籌碼,要求烏克蘭用稀土資源抵償軍援。雖然基輔方面在協議框架上松口(同意保留資源主權、共建投資基金),但堅持要把簽字與安全承諾捆綁,同時拒絕對債務負責。這種既要又要的策略激怒了特朗普,他當場指責對方不知感恩還漫天要價,最終導致協議流產。
二、背后原因分析
美國優先的戰略考量
特朗普政府的算盤打得精明,既要烏克蘭的礦產資源,又不愿背上安全包袱。這種摘果子不種樹的思維,與其說源自孤立主義傳統,不如說是精明的風險管控——提供保護意味著駐軍、金援和潛在的戰爭泥潭,更可能刺激俄羅斯升級對抗。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私下多次向幕僚透露,留著與普京談判的余地,或許能在能源合作上換得更多。
俄羅斯強硬態度是背后更重要的原因
克宮主人的態度始終強硬,普京在最近的美俄通話中既不給安全承諾,也不設讓步底線。據白宮知情人士透露,俄羅斯領導人甚至嘲諷澤連斯基當局像賭輸的賭徒般歇斯底里。這種拒不妥協的態度,使得任何美國的安全保證都可能成為空中樓閣。特朗普團隊評估后認為,與其被拖入死局,不如讓歐洲接手這個燙手山芋。
這場白宮風波猶如多棱鏡,折射出大國博弈的殘酷現實,美國想著收割資源卻不背責任,俄羅斯堅持拒不退讓,歐洲在安全與付出之間搖擺不定。被夾在中間的烏克蘭,既得不到想要的保護傘,又被迫賤賣戰略資源。澤連斯基在返程專機上對隨行官員的感慨頗具深意,我們像集市上待宰的羔羊,屠夫們卻在爭論誰來磨刀。
歷史的吊詭在于,當烏克蘭把生存希望寄托于外部保障時,恰恰陷入了更危險的境地。未來戰局是走向緩和還是惡化,或許取決于兩個變量,歐洲能否扛起防務大旗、俄羅斯是否調整戰略紅線。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場大國角力遠未到終局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